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需要自律和多做公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9日11:26  人民网 微博
刘旗辉:财经类期刊的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 刘旗辉:财经类期刊的个性表达与社会责任

  媒体需要自律和多做公益

  周志懿:我想您的这些举措正好也是我们陈院长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所关注的方向之一。据说现在我们陈院长正在进行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的专项研究,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刚:传媒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它在社会责任方面,整个社会肯定是有更高的期许。目前整个中国的传媒,我觉得处在一个非常关键,又非常困难的阶段。媒体环境现在是非常复杂。但是在这个环境下,我们整个社会的转型更需要媒体做更多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我想一方面肯定是需要大家多做公益,通过自己的传播的力量,通过自己的资源,来为社会的公益做更多的推动。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传媒的社会责任,除了这样一些指标,还有别的。而且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些社会责任,我觉得在中国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陈刚:比如传媒虽然是社会公器,它有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职责,但传媒又是一个经营机构。如果一个传媒、一个媒体经营很困难,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问题。这个社会责任首先要把自己的内容做的更好,形象做的更好,如果你自己媒体根本经营不下去,谈何社会责任。

  陈刚: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一个是要媒体的自律,这是肯定的。再一个,媒体要多做公益。还有一个我特别关注,我们这个媒体的制度层面的一些问题。就是我们形成一种恶性竞争。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谈社会责任,谈的天大,但是假设这个媒体自己的发行量都虚报,那你这样一种虚假的形象,你对社会是什么样的影响?

  刘旗辉:今天我们国家还没有对发行量的问题拿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在国外打广告,谎报发行量是违法的。

  周志懿:你是一个媒体,你虚报发行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刘旗辉:也就是说媒体,相对于其他社会机构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更应该诚实的面对社会。

  陈刚:是。但是这个问题很复杂。所以我一直要求媒体自己做。当然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责任的提高,可能需要政府、社会、媒体共同合作。通过一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非常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可能要提高传播的力量,但是提高传播的力量要解决根本,就是使得媒体现在的这些结构要调整。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媒体可能是一种行政的需要。在经营上,它可能造成了整体环境的恶化。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优化了市场结构,优化了市场结构保证每个媒体更好的经营,这也是我们媒体社会责任的一个基础。

  刘旗辉: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什么东西是我们媒体的市场?我们的市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我在想,媒体的市场就应该是人们对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带有向上的那些,或者人类共同的一些价值、精神、思想,这才是我们媒体的市场。虽然现在比如有的黄色、色情,有一点市场,但是,它肯定不是主流,在任何国家它都不会是主流。所以,我在想,从我20几年的媒体经验,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说,其实媒体的市场,或者媒体的社会责任,它是和市场不矛盾,我认为不矛盾。

  传媒经营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

  周志懿:网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正好您是有实战经验的传媒专业人士,面对广告指标和社会责任之间,比如有一单广告,广告的广告主正好有一件事情是社会百姓比较反感的,或者一定程度的事件。该怎么处理?

  刘旗辉:我和我们业界经常说,我们有一个底线,“卖艺永远不能卖身”。我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你真正的把内容做好了,适应了媒体的市场化的需要,同时,又没有违背社会责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效益,一定有市场。我认为这是一个个体。因为从我们《商界》杂志这么多年的发行和它的发展来说,比如现在要去迎合的话,我的杂志收多少钱,报道多少人,完全可以这样做。但是我认为你把发行量做好了,内容做好了,广告说实话它会来找你的,因为你的影响出来了。

  陈刚:我认为广告和社会责任,经营和社会责任,不光是矛盾,经营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因为从传媒,一方面提供优质的内容,读者的需要。再一个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推动中国品牌的成长。没有这个广告的支持,我们的企业其实就缺了一个抓手,因为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也是社会整体的一个指标。经济发展市场更加活跃,企业成长了,这个时候,整个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广告经营,媒体经营本身,它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这个里面,媒体也不是一个神,它也会犯错误,我相信最优秀的媒体,可能一些违法违规的广告,可能会冒出来,但是比例会非常小。但是现在问题主要出在一些弱势的媒体上,因为我们现在的媒体结构不合理。

  刘旗辉: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引起重视。你不是市场化淘汰的,行政支持它。本身就是弱者,它就要给它打强心针,可能它就要出问题。

  陈刚:社会责任问题,不光是媒体的责任,是政府,我们的管理部门,你必须要支持,可能要加强管理,但是更重要的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媒体自身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周志懿:我想起现在国资委在中央企业里面每年都会推动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是也有人说,媒体是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请陈院长给我们谈一下您认为中国现在的媒体推动社会责任建设方面有什么样的进展和措施?

陈刚:谈不上透露,比如很多的媒体,也把这种社会责任变成了自己发展中,过去可能是一个公关性的事情,但是现在更有社会公民的意识。每年有一些媒体,现在开始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周志懿:有具体的案例吗?

  陈刚:有具体的案例。我们现在研究里面收集了相关的案例。社会责任报告应该是一个媒体对社会的一个交代,就是到底我在这方面,你们可以审查,我今年做的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评价到底你的社会责任,承担这样一些工作,做的是光是花架子还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社会公民的角度做出来的。我希望将来管理部门能够把这样一个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一个媒体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指标。

  周志懿:在课题研究这一块,下一步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活动?

  陈刚:我们现在正在和政府相关部门,和传媒领域做一个比较规模化的调查和访谈,汇聚各项数据和各种意见,将来我们希望能够最后确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我们中国现实的评价指标。我们用同样的指标,可以评估所有的媒体。通过这个指标,推动整个传媒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更好的服务社会,提升整个传媒的整体形象。

  周志懿:刘总您是业界代表,您怎么看待学界对传媒社会责任的研究?

    刘旗辉:我觉得刚才陈院长说的还是有很多同感和感慨。我认为传媒的社会责任其实和政府、国家对它的管不管制关系不是很大。管,你也有社会责任,不管,你也要有相当的社会责任。其实媒体的诞生、它的产生,除了传播的功能,它其实就有一个社会责任的功能。所以,我在想,可能原因比较多或者比较复杂,为什么有的媒体或者有的传媒单位见利眼开、唯利是图等等。但是我认为它在中国整个媒体界肯定也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但是我们怎样来推动媒体的社会责任,这可能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引起重视或者应该要去做的工作。所以我总结起来应该就是说,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门管不管,媒体都应该有社会责任。这个说起来可能就深一点了。纵观全世界,有的国家不一定有新闻行政的管理部门,人家的媒体也在承担社会责任,甚至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甚至有的记者为此献身的都有,你这个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认为,除了传播的功能,真正的还有社会责任的功能,它是一个功能,不是你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陈刚:非常同意。

  周志懿:从刚才两位老师谈的话题,我们总结出两位的观点。传媒的社会责任首先是自身要把它当作自己的生命线,另外,靠行业和部门的监管,当然我们陈院长这个地方,从学院的角度,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课题来进行各个方面的推进,几方努力,我想对于传媒的社会责任建设应该是非常好的。

  陈刚:还有一方面就是社会舆论。就是读者、我们的观众、我们的网民共同参与,这种社会舆论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周志懿:因为时间关系,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