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在讨论微信?对,不是微博!虽然让你觉得有点儿意外,但新媒体时代已难分你我。

  8月27日,由新浪传媒主办的“蚂蚁邦自媒体沙龙•八月汇”精英荟萃。“侠客岛”、“学习小组”、“团结湖参考”、“沸腾”……这些账号的运营大咖在现场与热切的粉丝们分享、交流、探讨经验。

  新浪这次举办的活动主题叫“传统媒体的小号”,京城某兄弟报社称此为“重度垂直号”,意思是说和母媒体的官微不同,由各个部门运营的小切口的号,相对于母媒体机构来说就是小号。这些微信号往往刻意隐去母媒体的特色——比如“侠客岛”玩神秘,不说自己是人民日报的;“团结湖参考”不说是北京青年报,以所在的地名团结湖故弄玄虚。

  作为传统都市报的新媒体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都市报微信官方大号没有几个成功的。现在看看以这些为代表的叫得很响的微信号,哪个是打着本报名字的?多是由母媒体某个领域的部门来运营,他们是脱颖而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了品牌之后,超越官方大号,被视为代表母媒体的形象。

  为什么会这样?皆因微信本就是闭环的基因,属于社交圈子类型,天然具有细分群组的功能,适合做精准、垂直的内容,包括新闻。这些特性决定了自媒体和企业机构做微信号的话,将十分契合。都市报某些部门的微信号,也与之匹配,本身就有一个天然的框架,只要在所在领域“深挖洞,广积粮”,就可吸引此类粉丝,做强做大。

  然而,都市报官方微信大号与微信平台,有些难以配对。

  首先,我们看看都市报。他们的成长,靠的是什么?综合类新闻的大而全,这是骨子里带来的。试想,一家都市报微信用的是母媒体的名字,头上顶着母媒体的光环,但不做一脉相承的东西,没有一把抓,这还了得?内部许多人已然反对,粉丝也会觉得有些不搭。这些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这种扭曲也是问题所在。

  其次,再看看微信。这个目前最火的新媒体平台,触角涉及各个领域与行业,体量庞大。因此,与各行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都市报找到了一定的重合点,但这些重合点足以让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吗?看看最浅显的吧,一家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一般每天只有一次推送机会,虽然每次可以装进7、8条的内容(再多的话超出屏幕显示范围,需要下拉,用户体验将变差),但是机会只有一次(多的也不过三次)。如果上午出现较大新闻,被迫需要推送的话,那么下午或晚上出现更大的新闻怎么办?天津爆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事故发生在深夜。

  再者,如果想做好微信官号,就必须有根本的改变,意识、机制、顶层设计都需跟上。可是,有几个传统都市报类媒体的掌舵者,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下功夫研究过?下得了决心摒弃延续多年的纸媒运行套路吗?只为微信这个目前尚无明确成功模式的新媒体彻底反转,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目前分众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和个性化,都市报官方微信大号极少突破或还未找到突破口,依旧在本质上走着老路,千篇一律,驳杂不精,肤浅地推送着涉及各个方面的消息(哪怕是整合过变了脸的),而非究其一点扎根植入,会有多少人看下去?意义何在?难!(京华时报)

相关阅读

连战看阅兵,两岸能否再破冰?

两岸关系要深化,从思想上、政治上都要再破冰才行。如今的抗战纪念活动和历史问题正可以视作一块试金石。两岸间经济议题推动了不少,政治和军事议题属于“深水区”,一时难以下手,那么从抗战史寻求深入突破口行不行?

《百团大战》何以成票房黑马

如果单纯以票房数据为依据,《百团大战》必将在华语电影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看看那些停留在上世纪的叙事语言,看看红头文件里那句“请各影城(院)用一切手段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再看到同档期几部影片的无奈遭遇,电影工作者和观众都会觉得被羞辱。

中共在抗战中无愧中流砥柱

看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22次会战,大多数不都是败仗吗?面对几十万日军进攻,除了台儿庄一仗外,各次会战都以失利告终,经过一年多的战略退却丧失了半壁江山。此时,正是靠中共领导的军队深入敌后战场,以游击战拖住了侵华日军的后腿。

谣言入刑,谁当谣言鉴定师?

什么是谣言,什么性质的谣言才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谣言者和传播谣言者的法律责任有何区别,无意传播谣言和故意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同等吗?更重要的是,谁是谣言鉴定师,他们判定谣言的依据是什么?

  • “助学达人”何以成为色魔诱奸女生
  • 别拿女职工更年期保护不当权利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 如何做一个风流又文艺的死鬼
  • 用说人话的方式解读《聂隐娘》
  • 赵格羽:爱情中最大的智慧是什么?
  • 美墨边境线:隔墙述说离别之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