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放心混凝土(三峡建设者风采(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4日07:0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三峡大坝,一座混凝土的庞然大物。三峡建设者不仅屡次刷新世界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的纪录,还在这里发起了一场混凝土的“革命”。 在三峡工程南线船闸下游右侧98.7米高程处,有一片简陋的厂房,它就是三七八联营总公司98.7高程拌和项目部。它生产出了570万立方米优质商品混凝土,占三峡工程总混凝土量的1/4;就在这不起眼的厂房里,水利水电混凝土生产浇筑上的一道道难题被攻克…… 1995年6月28日,98.7高程拌和系统正式开工建设。时值三伏天,工地气温有时高达40多摄氏度。工人们住的是临时工棚,吃水要到5公里以外去拉。在队长裴拦峡、王大力的带领下,青年突击队员们在骨料堆场摆开了战场。白天视线好,大伙就抢仓号准备,晚上则抢混凝土浇筑。遇到仓号没准备好,负责浇筑的队员便整夜整夜地等在工地上,一旦仓号验收合格,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队员们说:“为了抢工期,宁可让人等仓号,决不让仓号等人!” 人称“拼命三郎”的秦建春,安装冰楼冷凝器时右手大拇指不慎被砸成骨折,送到医院缝了8针,伤口还未拆线,又上了施工现场;电焊女工徐若兰在忙完焊接任务后,双手肿得像面包,手指像香肠,取下的手套再也戴不进去,她就打着点滴坚守工地…… 克服了语言不通、图纸不熟和技术要求高等困难,经过89个日夜的奋战,一座拌和楼拔地而起。日本设备生产商惊叹地伸出大拇指:“这样的拌和楼在日本安装需要半年时间,这真是一个奇迹。” 在常人眼中,混凝土就是石头、水泥的简单组合,似乎与科学技术无关。其实不然,三峡水利枢纽这样的世界级超大工程,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多达数百种,不同的原材料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不同的温度变化,又会引起不同的应力变化,产生混凝土裂缝,严重时会影响大坝的安全。只有生产7摄氏度低温的混凝土,才能保证大坝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三峡地区夏季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低温混凝土的生产。如何生产出适应大坝的低温混凝土呢?国内水电施工企业都没有从事这项工程的经验,在国外也没有成功的先例。这道难题摆在了98.7高程拌和项目部面前。 曾经担任98.7高程拌和项目部经理、如今调任水电七局六分局局长的曾倩彬,是破解这道难题的“主攻手”。回想在冷冰冰的低温世界里度过“激情燃烧”的那段岁月,他仍激动不已。 生产7摄氏度低温混凝土的难点是骨料的冷却。传统水冷工艺存在的致命弱点是骨料温度不能降到0摄氏度以下,否则就会被冻成团儿———即“冻仓”。骨料温度降不下来,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咋降低?水上面的文章无法做了,那就换一种介质,换什么?大伙狠了劲地琢磨。 对了,风!以风作为介质进行骨料冷却,没有比这更简单、更廉价的。一次风冷效果不够好,那就来个两次。方向对了头,一帮“发烧友”就跟风冷较上了真。 从《制冷原理》开始,《流体力学》、《热力学》、《热力传导》等有关制冷的书,凡是能够找到的,大伙都拿过来一本一本地啃…… 大伙以冰库为家,在里面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外面零上30多摄氏度,里面零下十几摄氏度。人一进去,心就和温度计里的红线一样嗖嗖下沉。当别人在发降温用品时,发到他们手上的却是棉大衣。 笔记本渐渐地摞到了半人高,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类数据,写满了各类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996年5月27日,第一罐7摄氏度混凝土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中缓缓出机,国内首创的二次风冷新工艺得到了我国14名资深水电专家的肯定,并在三峡后续拌和系统和其它电站建设中陆续推广应用。 1999年,在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高峰期,国内拌和系统第一个成熟的车辆调度自动控制系统又在98.7高程拌和项目部诞生。它减少了运输混凝土车辆待料的时间,实现了调度工作智能化,提高了系统混凝土均衡生产。项目部混凝土月产量也由原来的5.6万立方米突飞猛进,直达14万立方米,超过了原设计系统最高月产量13万立方米的生产强度。 8年来,98.7高程拌和项目部混凝土出机口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三,混凝土出厂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7%。两院院士、90岁高龄的水电专家张光斗在登上拌和楼后,由衷地发出感慨:“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水准!” 三七八联营总公司98.7高程拌和项目部() 三七八联营总公司是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第七工程局、第八工程局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组成的联合体。98.7高程拌和项目部人员主要来自第七工程局,高峰期员工为300人,主要承担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永久船闸混凝土生产任务,以及临时船闸、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左非溢流坝段等施工混凝土生产。该拌和系统自1995年投产。项目部还先后中标三峡工程98.7高程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建安、运行管理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坝河口35KV变电所工程;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六闸首部分混凝土浇筑工程等。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