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米防洪大堤面临坍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4日04:00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12日下午,江宁外秦淮河东阳堤60米长的防洪堤出现大面积下陷……这是今年南京入汛以来发生的最大一处险情。附近群众闻讯后,连夜自发赶至大堤抢险,上演了一幕千人救堤的感人场面。 出梅后,滁河、秦淮河也已开始退水,但防汛抗洪工作容不得丝毫麻痹。前天下午,江宁发生一起今年南京入汛以来最大的险情:位于外秦淮河东阳堤的一段长达60多米防洪大堤出现堤坝下陷,面临坍塌……闻讯后,千余群众连夜上堤排除险情。 防洪堤出现大险情 昨晨1时许,记者赶赴江宁外秦淮河东阳堤险情地段。此时,大堤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南京入汛以来最大的一场抢险抗洪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防洪堤的一些背水堤段出现下陷,与堤的水平面落差足有半米之多。抢险人员已在大堤背水坡开凿了20多条沟进行导渗,每条沟深0.5至1.0米,并用粗砂、石子导渗。为了确保大堤万无一失,数百名抢险人员正在紧张地打水桩固基,两排水桩间距4米,桩长11米。 一名在场指挥抢险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圩堤险情是在7月12日下午3时发现的,当时在堤顶的2/3处出现纵向裂缝、下沉,长度将近60米,坍塌高度30至60厘米,且有发展迹象。 江宁区防汛指挥部得知险情后,立即赶到现场勘察,当日下午就组织了大批抢险队员对防洪堤的迎水坡进行“挂漏”防渗处理,用长100米、宽6米防渗布铺迎水面,并用沙包、泥球袋压面,有效地防止了险情的进一步扩大。这位负责人说,很多抢险队员在“挂漏”防渗处理的抢险过程中一直是泡在水中的,大家非常齐心。 千人凌晨上堤抢险 防洪堤出现裂缝、下沉的险情后,龙都镇面临大面积被淹的危险,东阳圩与湖熟镇白米圩、句容市郭庄镇百丈圩连成一圩面积10万亩的土地,8万人随时可能遭受水灾。在市防洪办、江宁区政府的及时组织下,果断采取措施连夜抢修,附近群众得知防洪堤的险情后,立即自发赶来抢险,1000多名抢险人员在堤身不稳固、易发生堤防内塌坡等险情的堤段上连夜加固,场面十分感人。 江宁区区委宣传部陆部长一直在抢险现场协调各种工作,她告诉记者,区里的领导连夜到场指挥工作,参加抢险的群众非常积极,有的人摔了好几跤,浑身都是水和泥,打桩时很多人的手上都起了血泡,但没有听到他们有一句怨言。至凌晨3时,抢险队共做土方2000方,耗费防渗布6块(8米×30米),木桩20立方米60根,编织袋15000只。至昨天中午12时,抢险人员在堤顶进行抿缝、夯实、薄膜覆盖的处理基本结束,险情已经被排除,防洪堤终于化险为夷了。 洪水减退易发险情 据江宁区水利局谭局长介绍,发生险情的科学园东阳圩面积4万亩,耕地面积2.8万亩,圩内地面高程7.0米,出现坍塌时外河水位11.28米。这次险情是今年南京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他告诉记者,在1991年,江宁境内共发生管涌、堤身下沉、坍塌决口等恶性险情1115起,抢险打桩4000多根,但自1998年以来,江宁每年投入1亿元整治水利,由于堤身稳固,今年只发生15起小险情。今后3年,江宁将再投入3.5亿元,加固全区76座水库,加高386公里江堤、河堤,防汛能力将大大加强。 面对这次江宁东阳圩防洪堤的险情,南京市防汛办和该区区委的领导都表示,6月份开始的这场特大洪水,江宁的秦淮河大堤是经受住了考验的。但在目前雨水量有所减小的时候,防汛工作丝毫不能放松,特别是在洪水减退之际,防洪堤在长时间的洪水浸泡后,更容易发生堤防内塌坡等险情。防汛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切实落实24小时定人、定段、定点巡查责任制,确保防洪堤万无一失。 本报记者 许尽义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