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专家参与工程设计 南水北调要防血吸虫“北上”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01:32 北京娱乐信报 |
政协委员建议血防专家参与工程设计 信报讯(记者李谱春)南水北调是好事,但一定要严格防止血吸虫病向北方传播。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免疫学系主任熊思东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吉永华委员联合呼吁有关部门关注此事。 据介绍,血吸虫病是与水密切相关的疫源性疾病。国内外许多事例表明,水资源开发可引发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加剧。如20世纪30年代埃及Aswan水库,是世界上建立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最大水库之一,其建立虽然改善了农业灌溉,却也造成埃及血吸虫的大范围扩散。而我国的洞庭湖、鄱阳湖及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仍然发现有血吸虫病存在。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西线工程,包括穿黄工程、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引江济淮工程和京杭大运河的总体规划布局,二位委员认为,绝对不能对血吸虫病放松警惕。 为防止南水北调工程引起血吸虫病传播,他们建议:在工程设计中要有血防专家参与,在运行过程中要有疾病监测的配合。此外,工程中要采取防治血吸虫病的措施。加强工程沿线的安全用水和粪便管理,及时进行改水和改厕工作。加强工程沿线人、畜查治工作,做好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还要对沿线居民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等。 锵锵一案 北京团代表李铭陶建议 用“综合减灾法”帮城市抗灾 面对“非典”疫情、新疆地震等突发灾害,全国人大代表李铭陶准备提交一件议案,建议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法”,以提高城市综合抗灾能力。 “目前我国防治灾害方面的法律已有十余部,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制定‘综合减灾法’。”昨天,来自北京团的李铭陶代表向记者解释说,像《传染病防治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等,都是针对个案而制定的法律,虽然它在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治理时也有局限性。因为纵观每次灾害形成的时候,必有次生灾害发生,如地震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和瘟疫;火灾可能引发房屋倒塌、管道爆裂、交通堵塞等。针对这种情况,急需有一部“综合减灾法”来应对各类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发生。 李代表举例说,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643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248000处建筑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但8年后发生在日本仙台的里氏7级强烈地震,仅仅造成一百多人受伤。这正是其制定“综合减灾法”的功效。 李铭陶感慨道,城市综合抗灾能力强是仙台地震“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都有健全的综合减灾法律体系。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如果有了“综合减灾法”,再发生像“非典”、地震这种灾害时,政府就可以依法采取紧急措施,成立综合指挥中心,统一指挥,畅通信息渠道,打破行业部门界限,整合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组织群防群控和协调各部门的救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准备这件议案的过程中,李铭陶走访了减灾学会的专家,进行了大量调研,起草了《综合减灾法内容框架设想》,包括12大方面的内容。他表示,要在这次会议期间向其他代表介绍自己的想法,征得30位以上的人大代表签名后,就可以将其作为议案提交。 信报记者白延龙 制定“高校校园安全法”迫在眉睫 据新华社电“长期以来,涉及几千万校园师生安全、学校稳定和教学秩序的学校保卫工作竟然无法可依。学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主管机关责任不明,学校没有执法权,‘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了一句空话。”昨天,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华与记者一见面就提起了校园安全的话题。 李华代表说,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后勤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校园与社会的围墙越来越模糊,校园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教育事业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向校园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是与这种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法分子时常入侵校园,校园案件频繁发生,高校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李华代表认为,制定高校校园安全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对这个立法问题,高校保卫工作者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详细论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前几年的人代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曾就高校校园安全立法问题向大会提交了议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应加快立法步伐,使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相关专题: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