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莎乐美 :一位征服多位天才的女性(组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16:57 《人物》杂志


莎乐美、保尔·里和弗里德里希·尼采(1882)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莎乐美和弗里德里希·安德烈亚斯的订婚照


  接下来的10年间,莎乐美在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年的时间里她共完成了8本书和50多篇文章,这一成就确实令人目瞪口呆。而且,她对文学心理学的运用和她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文学界是超前的。

  4

  1897年,春天来到了慕尼黑,万物苏醒,生机勃勃,一颗爱情的种子在莎乐美的心中萌发,一缕生命的阳光让莎乐美的生活再一次闪闪发光。

  1897年5月13日,莎乐美收到一封署名“莱纳·玛利亚·里尔克”的人写给她的信。信中充满了对“著名女作家”敬仰、恭维的词语,还表达了希望能见到莎乐美、聆听她教诲的意愿。莎乐美对这一封普通的信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命运安排他们见了面。

  他们是在一个文化沙龙中相见的。如果说在没见到莎乐美以前,里尔克是因为莎乐美的作品和名气而崇拜她,那么在见到莎乐美的一刹那,他更多的是为这位女性超凡脱俗的美貌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所倾倒。这位看上去面色苍白的年轻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第二天,当莎乐美没有如约来到剧院时,里尔克竟失魂落魄,捧着玫瑰花在慕尼黑城里漫无目的地游走。

  最初,莎乐美对她和里尔克之间关系的发展是非常谨慎的。1897年,莎乐美已经36岁了,她有能力用理智来制约自己的情感。里尔克的激情则像孩子般毫无遮拦地喷涌出来,他用诗人的语言向莎乐美发起了炽热的情感攻势,像孩子一样向莎乐美苦苦哀求:“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惟有你……”里尔克在无意间击中了莎乐美与生俱来的母性情怀。在某一个瞬间,她突然想起了自己17岁时和吉洛牧师的交往,要是那时候吉洛牧师拒绝了她的呼唤,她真不知道自己会在黑暗中怎样地挣扎。里尔克现在正是需要帮助、需要呵护的时候,怎么能拒绝他?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打开了感情的闸门。

  当再次见到里尔克时,莎乐美伸出手臂,紧紧地握住了里尔克的手,“以一种伟大的平静和这就是天意的心态”,接受了这一段即将传为佳话的爱情。

  这一年的夏天,他们在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镇里度过了他们爱情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莎乐美乐观、自信、充满活力的性格和她广博的学识带来的智慧之美,感染了生性忧郁、伤感,还有点自负的里尔克。除了精神上、心灵上的相通外,这时的他们是“身体和人已经不可分”了。他们的灵与肉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整个人仿佛经过了一次神奇的沐浴而变得容光焕发。在这次爱的历程中,莎乐美体验到了作为女人的全部内容。有人问,谁是她真正的“第一个男人”?莎乐美从来没有明确地透露过。不过我们可以看得出:吉洛牧师、保尔·里、尼采、丈夫安德烈亚斯……以及在里尔克之前给予她性爱的“泽梅克”显然都不是。只有里尔克,莎乐美在回忆录中认真地写道:“如果说我是你多年的女人,那是因为,是你首先向我展现了真实:肉体和人性那不可分割的一体,生活本身那不可怀疑的真实状况……”

  时光流逝,转眼间到了1900年,他们一起迎来了20世纪的第一个春天。5月,莎乐美和里尔克携手开始了第二次俄罗斯之旅,并且第二次拜访了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莎乐美还带里尔克认识了许多知名人士,如俄罗斯绘画大师埃里亚·列宾、大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多年以后,里尔克和他的儿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瓦戈医生》的作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同时,里尔克和女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之间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也源于这两次俄罗斯之行。

  经过几年的相处,莎乐美的心理有了微妙的变化,她已经从爱情的高潮中退了下来,开始对她和里尔克的关系进行理智的思考。几年来,她更多地是像导师和母亲一样呵护着里尔克。里尔克在无意中养成的这种过分的依赖性,无疑对他是一种障碍,限制了他个性的发展,对他今后的诗歌创作没有好处。同时这种依赖性也束缚了莎乐美,限制了她的自由,她不愿意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

  1901年到来了。这一年莎乐美40岁整,她要在新的一年里安排新生活,于是,决绝地向里尔克提出分手。

  这种快刀斩乱麻的绝交方式大大地刺伤了里尔克的心,但这是莎乐美性格的一部分,总比虚情假意好。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即将彻底分手的时候,莎乐美把一张牛奶瓶子的包装纸塞在里尔克的手中,背面是几行潦草的字:“在很久以后,如果你的情况不好,那么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这儿就是你的家。”

  尽管他们炽热的爱情仅仅浓缩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但他们的灵魂再也没有分开过。1975年,他们长达30多年的通信在德国公开发表,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的真实记录。这种精神上的相互依赖和支撑,就是到里尔克魂归九泉也没有结束。

  1926年,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前,里尔克告别了人世。对于里尔克的死,莎乐美一直处在一种难以置信的状态中。两年过去了,莎乐美的论著《莱纳·玛利亚·里尔克》问世,这是对里尔克最好的纪念。又是七年过去了,莎乐美记了一篇日记,标题是《莱纳,四月,我们的月份——在这个月份,我们走到了一起》。这一年莎乐美年满72岁,她在回忆36年前与里尔克相恋的时光。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