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民居现状调查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11:2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一位专家这样说:广场、大厦是每个现代大城市都有的东西,而古文化才是西安的特点。如果我们破坏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没有尽到为子孙后代保护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责任,而且将丧失扬长避短,凸显古城独特魅力的机会。 由于古民居要被认定为文物并加以保护的手续比较复杂,加上个别惟利是图的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违法抗法,所以,要保护好我市现存的古民居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共同努力。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前些年对西安城墙内的古民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普查,结果表明大多古民居的生存状况让人十分担忧。省民俗学会的一些专家说,西安市的古民居,尽管有因保存完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232号“安家小院”,有成为古城旅游的新景点,并成为许多古代影视剧拍摄场地的北院门144号高岳崧故居,以及较好地保持了原貌的柏树林高培支旧居等以外,从整体看遗存现状尚不容乐观。 西安古民居现状 在荐福寺的院子中,小雁塔往南,有一截高不足十米,直径约二十厘米的“树桩”,在三根木条的支撑下立在新培的土中。树上悬挂的说明牌写着:“树名:梧桐;树龄:50~60年;清末民国陕西省省长、督军陈树藩府邸移栽”。移栽时,树的旁枝和叶子都被裁掉,几乎只剩下了主干。由于种种原因,督军宅的异地重建计划,现在看来是遥遥无期了。说明牌上还注有“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等文字,可现在看来,这棵梧桐非但没有引来金凤凰,连自己也得忍受背井离乡之苦了。 北院门144号高岳崧故居,则较好地体现了古民居幽深、典雅的建筑特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书画、楹联,换上古装拍照留念,甚至可以步入小姐的绣楼,感受一番深闺风情。 督军宅和高岳崧故居相比,古城内更多的民居则是像湘子庙街16号一样,在拆迁与保护的夹缝中等待着那迟迟未到的修补。在湘子庙街16号,院子中间的古式结构大厅还有一间小房未拆完,那是住户贾大娘的居所。院子前半部原先的门房部位已成了一片废墟,后半部分则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水泥楼,也已经破旧不堪。83岁的贾大娘告诉记者,这里几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的拆迁,最近听说是要实施保护了,可房子已经残破得不像样子。原先的二十多户人家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搬走了,院子里现在只有两户常住人家。记者看到,断瓦残垣颤巍巍地在院子里相对而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会倒塌。贾大娘说,拆迁时碎砖瓦把院子里的下水道也堵住了,每逢大雨,院子里便积满了水,原先的墙是泥砌的,说不准哪天被雨水一泡,就倒塌了。为了防止下雨时屋子进水,贾大娘不得不在她的小房间外砌起了高高的门槛。在湘子庙18号,院子里后面的几间古式房子还保留着精美的雕花门窗,但墙上写着的几个“拆”字却不免让人产生些许忧虑。 据专家介绍,七贤庄、化觉巷和柏树林是我市仅存的三处尚有片状分布的古民居的地段。7月20日,市委李书磊副书记召集市文物局、市规划局、市社科院、陕西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领导,亲临现场对柏树林街区的古民居进行了考察。这些古民居、建筑,大都已经破旧或被人为改造,亟待修补保护。 记者走访了柏树林街区的几处民居,发现这些民居很多已改修或增建,光从临街的门口已很难看出古宅的痕迹。走进院子,一些保留下来的古式建筑上,精细的雕花门窗、古朴的砖瓦仍在散发着古朴典雅的历史气息。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的话,这些饱经风霜,显得残碎破旧的砖瓦和门窗的状况很令人担忧。在柏树林街西的一座院子里,一位住户从墙脚捡起一块瓦当碎片,让记者看上面的雕花,并惋惜地说,每逢大风大雨,这些东西便从房顶掉下来。 文物专家介绍,我市古民居除了极少量的明代民居建筑外,以清朝及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西安古民居一般称作西安四合院,但和北京的四合院又有不同。北京的四合院是单体的四合院,没有前后院之分。而西安的四合院一般都有两到三进,呈长方形,为典型的“深宅大院”。另外,西安现在存留下来的古民居,以前大多是富商或官宦人家的房子,大部分都有精美的雕饰,比较华丽,艺术价值很高。 他山之石的启示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曾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古城西安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一位专家这样说:广场、大厦是每个现代大城市都有的东西,而古文化才是西安的特点。如果我们破坏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没有尽到为子孙后代保护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责任,而且将丧失扬长避短,凸显古城独特魅力的机会。多年来从事古民居研究的西安市小雁塔文物管理所所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说,对于古民居,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古时候修建的一座座房屋、院落、街区,它是历史的“记忆”,城市的传统和文脉,是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支点。 关于西安古民居,孔正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几年前,一位退休的日本老人来西安旅游,当他参观了几处西安的古民居后,被那神奇的结构、精湛的建筑艺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放弃了到中国其他地方旅游的计划,整整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跑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拍下了500多幅照片。他尤其酷爱古民居中的石刻门墩,当他看到一些拆迁地到处乱砸乱扔的石门墩后,痛心不已,自己出钱,将一些散落的石刻构件买下来捐献给文物部门,并希望他们尽快地把那些散落的石刻门墩收集回来。 有专家还认为,《世界遗产公约》特别强调了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就是说它必须是真东西,完整性就是保护范围要包括它的历史环境风貌,离开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文物的真实性就不完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的选择标准,正在由原来的倾向于选择纪念性建筑物,转向更注重带有人文情调的遗址。也就是说,维护某地域历史文化的整体性,比单独保护某个历史遗址要有意义得多。 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其他城市的一些文化古迹,论规模和年代久远,都远远比不上西安,但是由于保护措施得当,已经成功申请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位专家给记者举了这样的例子:南京的明孝陵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成功,和它周围统一协调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不无关系的。此外,已经审遗成功的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也都有着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面貌和协调的自然环境。而相反的例子是,国内很多已经成功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遗存,因为现代建筑的大量增建,周遭原本很协调的历史人文环境受到破坏,正面临着被教科文组织撤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资格的危险。 在这方面,我市也有很好的例证可供参考。在我市化觉巷一带,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两万名回民在此居住,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其中的化觉巷232号“安家小院”,其原始风貌保存得非常完好。1985年,挪威第二大学术院校———挪威大学教授哈罗德来西安旅游时看到这种情况,赞叹不已,经他多方努力和牵线,促成了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化觉巷232号成为中挪合作保护的第一个中国传统民居(挪威出资480多万元)。2003年,化觉巷232号院落保护工程更是从15个国家的4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西安市文物园林局文物处处长黄伟曾经说:“传统院落、民居最能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以亲切感、怀旧感……有些人也想在城墙内建一所属于自己的传统房屋。因此,我们还建议政府在旧城历史街区合适的地方规划成片院落,材料可以从民间收集,或者请收藏爱好者自己投资建设,开发为旅游接待用房。这或许也是保持、恢复古城风貌的途径之一。” 亡羊补牢,抢救西安古民居 有专家认为:保护在化觉巷、七贤庄、柏树林这三块我市仅存的存在成片古民居的地段,对保护我市古民居意义重大。以柏树林为例,在柏树林街区附近,下马陵、卧龙寺、关中书院、碑林历史博物馆、古城墙等历史文化遗址共同构成了一个展示古城独特历史人文风韵的大展台。也有专家建议,柏树林等市区内的道路规划应该以步行道为基本模式,首先考虑人行,而不是车辆的通行。在这些地区,保护文化远比创造经济利益重要,创造经济利润的地域应该是在市郊。一些文物专家认为,西安市城墙内的规划建设不应以交通枢纽为主,而应该以体现历史人文为主,充分体现国际化、人文化、市场化、生态化这“四化”,达到“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及时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能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 可见,城市发展和古民居保护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只要规划得当,从全局和整体着眼,发展城市和保护文化两者之间也可以协调进行、相得益彰。那么何必非得让历史文化在我们这里断代呢,且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可以缅怀的东西吧。 今年以来,西安市主要领导曾先后带队到外省一些先进城市参观学习,每次外出,他们都把学习观察外地的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西安市委宣传部调研处副处长、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健彪告诉记者,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市领导对古民居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视,不仅在多个场合强调保护古民居的重要性,而且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 随着保护古民居任务的日益紧迫和重要,很多有识之士和民间组织也参加到宣传行列中来。省民俗学会和陕西广播电视报刊录像出版发行中心正在筹备拍摄的《中华民俗·三秦民俗》打算把西安民居作为该片的开篇节目,对古民居进行“抢救性拍摄”。该专题片的首倡者省民俗学会会长梁荫,在该片即将开机之际对记者说:“西安古民居的遗存现状,已经容不得我们再拖延。省市领导对保护古民居工作的重视,也激励着我们摄制组的人员尽最大的努力去拍好它,把散落在西安各个角落的古民居完整地摄录下来,永远地保存下去,使更多的人感受到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巍巍大观、神奇魅力”。 见习记者杨昌梧 相关专题:璀璨明珠-山西古建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