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跑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人物)(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10: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这是中国内地摄影家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个人摄影展。邓伟说:“展出期间还要做摄影专题讲座,随后要在美国进行巡展,得好好准备。”他准备多选一些有影响力的华人名人肖像带去展出。 虽然说起话来还是略有些腼腆和结巴,但邓伟的语调中有着隐藏不住的自豪……记者知道,他在“享受”着自己的成功。因为这种成功来得如此不易! 成功需要极大的耐心 他身无分文,却萌发了环球旅行、自费采访拍摄世界名人的梦想。历经12年,他把梦想变成现实 1980年,还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读书的邓伟利用业余时间在国内自费旅行,为李可染、启功、冰心、钱钟书等文化界名人拍摄艺术肖像。 “‘文革’之后,有些文化大师要么永远离开了,要么上了岁数,当时主要是想做点抢救性的工作。”历经5年,《中国文化人影录》出版了,此时的邓伟已留校任教,讲课过程中,有关名人艺术肖像资料的匮乏让他很是头疼。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逐渐萌发了环球旅行、自费采访拍摄世界名人的梦想,并在1985年试探着给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等20多位世界知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写了第一批邀请信…… 这个梦,很大,也很不可思议。 “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一个普通人怎么能让这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上你的镜头呢?”在众人不解、怀疑、担忧的目光中,1990年5月,邓伟卖掉了全部值钱的家当,扛上摄影器材和简单的行囊,揣着几百美元,义无返顾地迈上了飞往英国的班机。 “飞机起飞时我哭了。现在若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没勇气再走这条路了,可当时年轻,没想过退路。”今天,人到中年的邓伟回想起往事,居然有些后怕。 对于别人怀疑自己在借名人出名的说法,邓伟很平静地说:“20岁出头时,我在国内就担任过多部影视片的摄影师,我的很多大学同学,像张艺谋、顾长卫等人在电影界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条稳定的、有前途的道路,而我之所以选择另一条前途未卜的路,其实就是想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我想,在名人艺术肖像摄影界,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 到伦敦的第七天,邓伟就来到当地一家制衣工厂打工。在英国的头几年,他当过家教、做过杂工、干过装修……没有钱租房,他就在朋友家的地板、沙发上借住;舍不得乘车,他经常步行几个小时;为省下胶卷钱,方便面更是他的家常便饭…… 但无论生活怎样艰难,邓伟从没忘记过自己的梦想。打工间隙,他常泡在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英中文化协会、各国驻英使馆等机构,他向采访对象不断发出邀请,然后等待回音,被拒绝后再发邀请……年复一年,他的邀请信换过若干次抬头:“您好,我叫邓伟,今年31岁”、“我叫邓伟,今年32岁”、“我叫邓伟,今年33岁”…… “有目标的等待,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过程。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就像他说的那样,邓伟在1991年8月13日终于见到了曙光:李光耀同意了他的拍摄请求———此时,距他向李光耀发出第一封邀请信已经6年了。虽然拍摄不到10分钟时间,但第二天,新加坡多家媒体记者不无羡慕地说,这是李先生第一次让一位职业艺术摄影师为他单独拍照。 1997年,38岁的邓伟终于实现了为首批百位世界名人留影的梦想。 成功绝不是便宜货 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顶级会员,却依然保留着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的习惯,坚持进行光线、色彩、构图等基本功练习 从为李光耀拍照开始,许多人陆续走进了邓伟的镜头:美国前总统里根、布什,福特,英国前首相希思,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南非大主教图图,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法国物理学家夏帕克,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名单越来越长。 邓伟的作品在许多世界级的摄影大赛中获过奖。他本人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权威的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顶级会员,并在2003年入选英国剑桥大学编纂的《世界名人录》。面对种种荣誉,邓伟却常常感慨:“我算不上成功,成功绝不是便宜货!” 邓伟的家人告诉记者,他不爱参加社交活动,也不讲究生活享受,最大的兴趣就是琢磨拍照。至今,他还保留着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的习惯,坚持进行光线、色彩、构图等基本功练习,每年拍的“作业”都能贴一大本。 名人们给邓伟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在十几、二十分钟内,要利用自然光拍出影调、色彩、构图准确,又符合被摄者身份、特点的照片,并非易事。“必须一次成功,没有第二次机会。”邓伟常常一边支三脚架,一边迅速地观察周围环境,他笑着说:“所有的练习和积累那时候都派上了用场,每次都要死好多脑细胞呢。” 邓伟还爱拍摄风土人情照片。无论是拍名人还是普通人,他都喜欢靠近对方拍大特写,因此,他在西方摄影界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呼———“0.45米邓”。邓伟解释说,这是能让自己的镜头焦点保持清晰的最小距离。在0.45米的距离内,他能听得到被摄对象心脏跳动的声音,这种近距离接触带来的真实感和冲击力令他着迷。 记者注意到,每次谈到摄影的技术性问题时,邓伟都显得比较兴奋,手臂不时上下挥舞,语速也顺畅了许多,一点也不结巴。 摄影师只凭作品说话 艺术上要强调自我和个性,但生活中,他习惯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反思自己 今年3月,邓伟被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至此,他已在国内十几家高校担任了兼职教员。邓伟说,自己的环球拍摄虽然困难重重,“但在不断的游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至善至美”,他愿意把这些经历和年轻人一起分享。 为人一向随和的邓伟却有“很不随和”的时候,在国内的一些演讲中,他曾毫不客气地把主办方挂着“摄影大师”字样的条幅当众扯了下来。“我特别不习惯这种称呼,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个职业摄影师,凭我的作品说话。” 邓伟还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多年来,他在日记中都坚持用第三人称“伟”,“艺术上要强调自我和个性,但生活中,我更习惯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反思自己。” 邓伟成名了,有人主动要提供资助,但他婉言谢绝了,“我想给自己一点压力,包括经济上的,人要保持适度的紧迫感,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他说,自己选择这条路,“成为了一名停不下来的马拉松选手,世界名人永远层出不穷,我的这场‘马拉松’看不到终点!” 高大的身材、方正的红脸膛、微卷的头发。这,就是邓伟。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16日 第五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