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三年已资助五百四十名学子——情重如山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0:56 大江网-江西日报 |
新学年开学以来,省文明办收到了一封封学子来信,信中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我们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幸运儿,曾经面临辍学的境遇,是党和政府圆了我们求学的梦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将青春的热血洒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02年,我省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3年来,先后资助大学生240名、高中生300名,他们犹如蓝天下一朵朵灿烂的花朵,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把关爱送给最困难的优秀学子 对家住南昌市的熊磊来说,2003年的夏天终身难忘。 那一年,熊磊以639分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然而,母亲眼睛有疾,一直在家待业;父亲在一家小厂打工,每月300多元工资。如此贫寒的家庭,难以支撑他的学业。正当他心灰意冷之际,社会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学校、区里、市里层层上报,省文明办审核,熊磊成为我省2003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受助者,迈进了清华大学校园。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是国家一项旨在资助贫困地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完成学业的民心工程。在江西,“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资助80名大学生和100名高中“宏志班”学生,其中大学生和高中生每人每学年分别资助5000元和2000元,还全部减免学费。为确保资助款用在刀刃上,我省制订了严格的审批措施,公示受助对象,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3年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的对象全部是贫困家庭最需要资助的品学兼优的孩子。 在服务中体现人间真情 每年开学前夕,省文明办的同志特别繁忙。 作为我省“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者,他们要为每一位新受助大学生办理银行通存通兑存折和储蓄卡,连同资助证书逐一发放到他们手中,并将国家资助款及时划入已受助大学生账户;要向受助者所在高校逐一寄送相关文件和资料,落实国家减免学费的政策;要将“宏志班”新学年经费下拨承办中学,委托学校按月将生活费发给每一个受助学生,安排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消费,确保专款专用。 “这些受助的孩子,从小经历了贫困的磨砺,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是贫困家庭最大的希望与寄托,更是祖国同一片蓝天下的灿烂花朵。”省文明办调研员、被受助学生亲切称为“阿姨”的肖锦江说,作为一名助学工程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在服务工作中体现人间真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受助者心中。 今年7月,省文明办首次组织2002级和2003级受助大学生参观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短短3天的暑期实践活动,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更激起对未来的思考,坚定了他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温暖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 赣州三中和吉安一中是我省“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高中“宏志班”的承办学校,两校不但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而且配备高级教师授课。 我省开办“宏志班”以来,承办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向学生们涌来:赣州三中投资125万元,为其兴建学生公寓,花6万元配齐床铺、衣橱、电风扇、电话,全校师生捐赠棉衣、棉被;吉安一中免费发放校服,为他们集体购买寒假返程车票;宜春企业免费配备日常生活用品,专车送他们去报到;红蜻蜓集团公司捐赠价值2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吉安桥梁厂用专车送他们赴井冈山、文天祥纪念馆参观学习,等等。 情如山,爱如海。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激励着寒门学子发奋学习,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3年来,“宏志班”学风浓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茅,年年都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 (万武龙 本报记者 李文亭 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