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效应”与“人质外交”(国际随笔)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朱梦魁 近日,有3名美英人质在伊拉克遭绑架,绑架者要求释放在阿布格里卜和乌姆盖斯尔监狱的伊拉克女囚犯,未果,便于日前先斩杀1名美国人,声言如再不响应,就要对另外两人撕票。前些日子,有两名法国记者在伊拉克被绑架,绑架者要求法国取消禁止在公立学校佩戴伊斯兰头巾的规定。法国政府在宣布不会妥协的同时,不断派人和托人多方营救人质,成为人质外交的典型事例。面对人质危机,有关的国家在愤恨惊恐之余,不得不想辙防范和应对。有的国家已经或准备从伊拉克撤军,不少与美军合作的公司也因此打了退堂鼓。眼下的伊拉克,绑架人质与营救外交此起彼伏,像走马灯似的。伊拉克虽然已经从美国方面“接管”了政权,但危及国家安全和政府形象的人质问题似乎越闹越大,并对出兵伊拉克的国家产生了强烈心理震撼和政治冲击。 一般的绑架活动多与经济利益有关,但伊拉克发生的绑架和杀害人质事件的大背景是反占领,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目的,是既要鱼,也要熊掌。伊拉克绑架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通过极端手段达到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目标,即要求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及其盟国撤军。应当看到,外来军队的入侵和占领,特别是美军触目惊心的虐俘问题,必然催生极端的反抗与强烈的报复。 斩首人质野蛮残忍,是对生命的肆意摧残和对人类自身尊严与生命权利的践踏。伊拉克、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表示强烈谴责,呼吁通过正常途径和合法斗争手段恢复伊拉克的独立和主权。另一方面,伊拉克战后的动乱无序显然是美国无端兴兵种下的恶果,也是奉行强权和霸权的代价。 绑架和斩首人质产生了威慑效应和心理冲击,许多相关国家迫于压力都想从伊拉克退步抽身。这使美国在伊拉克的联军乱了阵脚,美国一面为盟国打气,一面加紧清剿伊拉克的恐怖组织和反美武装。在无可逃避的抉择面前,出兵伊拉克的国家去留两难。事态表明,只要伊拉克局势还不安定,人质事件和由此引发的人质外交就难以禁绝,有关国家在处理人质危机和进行人质外交时也是面对两难,因为解救人质必然要运用政治斡旋和金钱赎买,这又很可能鼓励和纵容类似的恐怖活动。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22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