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中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5: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钟心 9月初,美加华人参政访华团在中国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访问团先后到了北京、福建、上海、广东,对中国增加了感性的了解;同时,他们在所在国的坎坷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也引起了家乡人们的关注。 凌德丽(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为华裔人士提供法律帮助 中等身材,衣着朴实,随和的微笑,走在人群里,很难想到她就是纽约州最高法院大法官凌德丽。 凌德丽的双亲分别是洗衣工人和烫衣工人,家境普通。16岁时,为减轻家庭生活负担,她不得不自食其力,到车衣厂烫衣和剪线,从小就体会到新移民在异乡的艰辛。“这段人生经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与公正,不论贫富、种族与肤色。” 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她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就读。之所以选择法律专业,是因为14岁时,她曾陪母亲到法庭为一宗抢劫案作证,帮语言不通的母亲做翻译。当时,她对法律程序一窍不通,在困境中想到:“法庭上为什么没人来帮助我们呢?我今后要当这个帮助别人的人。”多年后,她与其他法官一起编写了一本书,专门向大众解释法律基本原理、法庭程序。她还特意托人把书翻译成中文,帮助有需要的华裔人士。 凌德丽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会变成一位法官。”因为在纽约的法院系统里,从来没有亚裔法官,就连穿着制服的法警、法庭记录官或一般法院文员也几乎见不到亚裔人士的身影。直至现在,仍不时有白人在看到她时,惊叹地问:“Judge(法官)?!” 目前,纽约全州3900位法官中,亚裔女法官只有6位。凌德丽深有感触地说,事业路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被同事当众唤作“chinky”(对中国人的蔑称),曾经让她身心受创,“要成功,只有靠自己冲出重围。” 中国之旅,让凌德丽更眷恋“根”的美好。“中国变得太好了。明年,我一定跟哥哥一起再回来,到家乡鹤山去看看。” 陈李琬若(美国第一位华裔女市长):为更多华裔人士谋福利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美国三军妇女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商务部工业贸易政策委员会顾问”、“洛杉矶郡社会福利部计划资源局局长”……这些头衔都落在陈李琬若的头上。 与陈李琬若聊天,她声音很高,语速很快,精力充沛且热情洋溢。陈李琬若说,她对广东印象最深刻,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和广东基层的年轻干部给她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20多岁独闯美国,陈李婉若自信与坚强。在为“美国之音”的《今日美国》栏目工作4年以后,她开始积极参与政府工作。凭着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她很快从最基层的社工人员变为主管,担任洛杉矶郡福利部计划资源局局长。多年来,她不断地与美国政界、政府机构和穷人、少数族裔、新移民打交道,深入了解了形形色色的美国社会,也打进了当地主流社会。 1981年年初,陈李琬若迈出了从政生涯的重要一步。她参加了蒙特利公园市议员竞选,并以高票当选。1983年,陈李琬若正式宣誓出任为蒙市市长,成为全美首位华裔女市长。“我对中国的感情之深,非言语可以形容。我这个人最大的长处,就是永远不失去我对故国的赤子之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更多华裔人士谋福利,也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 黄耀华(加拿大卑诗省省议员):点燃华裔社区的爱心火炬 祖籍香港的黄耀华给人的感觉很干练,却不失亲切。在加拿大读完大学以后,黄耀华萌生了从政的念头。因为“华人从政热情不高,也不够团结,导致华人的需求得不到政府的充分重视。”多年来,黄耀华热情地投入到当地的政党活动中,参与助选,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2001年,他以“黑马”的姿态击败了从政经验丰富的对手,当选为加拿大卑诗省省议员。“来自中国的移民近几年来每年都以1.2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是高学历的技术移民。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这些新移民跟政府沟通,尽快完成学历认可、资格认证等衔接工作,让人才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 不久前,卑诗省教育局下令取消有关规定,禁止华裔学生在中学毕业考试中,选择一科以中文作答。黄耀华为此事上下奔走,终于让教育局收回成命,为华裔学生争取到应有的权利。“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成熟、有社会责任感的华裔社区,我们还应该为当地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03年9月,在黄耀华的牵头下,华裔社区举办了“心连心卑诗赈灾大行动”,为在内陆城市甘碌卜的森林大火中受灾的灾民们筹款,10天内筹得善款30多万元加币。 黄耀华说,当我们把善款送到受灾地区时,当地居民都感到很惊讶。“有一个白人老奶奶握着我的手说,我不认识你们中国人啊,为什么你们这么好心来帮我们呢?”老奶奶双眼含泪的表情,让黄耀华至今无法忘怀。“华人社会热心公益,帮助别人,这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据中新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22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