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评委七艺节上"口无遮拦"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9:38 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22日电(记者傅丕毅、柴骥程)他们不像专业评委那样矜持,他们会毫无保留的向媒体公开对某台戏的喜恶;他们甚至比媒体的记者更加敬业,每一场新闻发布会都闪动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观众评委。 每天上午9点30分和下午13点15分,就职于杭州一家杂志社的何吉都会准时出现在位于新世纪大酒店的七艺节新闻中心,参加各剧团的新闻发布会,他是第七届艺术节的观众评委之一。虽然组委会给何吉安排的唯一任务就是看戏,但他却认为参加新闻发布会很重要。作为观众评委,总得多了解一些剧目的创作过程,这样评分的时候才能更公正。 经过层层筛选和面试后,中国第七届艺术节首次从群众中产生了73位观众评委,他们中有大学教师、公务员、技术人员、杂志编辑、大学生,也有民营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街道干部、普通工人、城郊农民,年龄从20岁到60岁不等,不同身份代表着各阶层的审美取向。 虽然观众评委的艺术水平很业余,但艺术节组委会认为:充分发挥观众资源,组织观众对参演剧目进行评论和评奖非常重要。我们尽可能地把观众拉过来,让他们共同参与,让观众评出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从而了解到观众的喜好。据了解,73名观众评委将在9月25日下午投票评选出10个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和20位观众最喜爱的演员。 在艺术节的许多新闻发布会上,每当记者们略有迟疑,今年已57岁的何吉就身体前倾,把手举得高高的,抢着提问。一位同行戏称:有何吉在的新闻发布会不会冷场;除了和许多年轻的记者一起争着提问,何吉还认真地听和记,在剧场里,何吉和其他观众评委一起湮没在观众当中,观看演出的同时,他悄悄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对戏的评价。何吉现在很看重自己观众评委的身份,艺术节已经嵌入了他的日常生活。 在七艺节上,和神秘的专家评委相比,观众评委活跃得多,他们并不掩饰自己对某台剧目的尖锐看法。舞剧《玉鸟》在洪水滔天之后,应该出现安详复苏的情景,应该用人性化的舞蹈来表现舒缓平和的意境,但编导没有这样做,我看了后就很不舒服。何吉对记者说,《水月》是一部非常精致的艺术作品,思想寓意含而不露,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很有韵味和意境。但另一位观众评委蒋国强却表达了相反的观点:舞剧《玉鸟》是一台令人赏心悦目的精彩演出。那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的舞台灯光,特别是结尾处别具匠心的舞台设计,让我惊叹,原来舞台艺术可以这样美!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本来就需要观点上的争鸣,重要的是我们都用民间的视角来审视艺术作品,我们都是圈外人士,都是平头百姓,我们没有太多的拘束,我们的眼里只有作品。何吉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