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苦衷":广州银行业收缩二手楼房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0:07 新华网
  现象:门槛升高审批放缓

  “二手楼可获XX银行最高8成最长30年按揭”的广告,曾经在两年前各大中介机构门口随处可见,现在这样的广告几乎绝迹,而银行业两年前在二手楼市场激烈竞争的硝烟也开始消散。
有"苦衷":广州银行业收缩二手楼房贷(图)
二手房门槛升高审批放缓

  继今年相继退出二手车车贷业务、提高一手车车贷门槛后,广州银行业收紧信贷的范围扩大到二手楼按揭业务。记者日前从广州银行业获悉,近期有中小银行已悄然停止了发放二手楼房贷,而四大银行的二手楼房贷业务也在收缩。

  记者从一些房地产中介机构获悉,尽管目前各家银行执行的二手楼按揭准入门槛不尽相同,但是首付少于4成、所购房房龄10年以上的借款申请,现在很难获银行审批。记者近期也收到不少读者投诉,他们被中介机构告知二手楼不能办理公积金贷款。“中介说,这是银行的规定。”

  被访的中介机构人士承认,一些银行今年相继和中介终止了合作,而现在还在合作的银行“拣客”现象严重,不仅提高了准入门槛,而且对借款人资信情况的审查相当严格,审批贷款的速度也有放缓迹象,“过去半个月可以完成的审批,现在要拖到一个月以上甚至数个月。”

  四大银行回应:收缩战线各有“苦衷”

  一年前二手楼按揭还是银行争抢的大蛋糕,为何今年突然对这块蛋糕失去了兴趣?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内各家银行相关负责人。据业内人士称,银行业之所以在二手楼业务领域收缩战线,主要与四大银行今年在个人业务的战略调整有关。

  据悉,二手楼按揭办得最红火的莫过于四大银行。但今年以来,四大银行相继对二手楼按揭贷款进行战略调整,总体呈收缩态势。知情人士透露,中行、建行准备上市,因此对新增贷款的规模和质量要求很严格,再加上几大银行之前收回了一些分支机构的按揭业务权限,影响了二手楼按揭业务的增量。而过去两年二手楼按揭份额最大的某大银行广州分行,由于与中介合作方面的原因,二手楼业务发展的步伐也有所放缓。

  中小银行回应:

  无力发展二手楼按揭

  事实上,受业务重心转移影响而被迫放弃二手楼按揭市场最明显的还是中小银行。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某上市银行广州分行已停止发放二手楼按揭,其他一些中小银行的二手楼按揭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前年及去年,由于四大银行在各大楼盘的势力庞大,刚刚进入个人房贷市场的中小银行对于发展二手楼业务相当积极。

  不过,随着业务发展壮大,中小银行开始攻进各大楼盘一手楼市场,受人力物力网点资源所限,在二手楼按揭业务上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知情人士直言,相对批量办理的一手楼按揭,二手楼按揭业务手续较繁锁但利润并不高。因此,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发展一手楼按揭成为中小银行必然的选择。

  二手楼房贷两大风险

  随着近年来个人房贷的增多,逐渐暴露的二手楼业务风险也引起了银行业的警觉。

  风险一:投资型借款比例高

  业内人士称,二手楼按揭潜伏的高风险,与这类型业务的投资型借款人比例较高有关。据悉,购买二手楼的借款人中,相当一部分是二次以上置业的投资者。因此,一旦借款人所购楼宇无法放租或放盘,借款人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银行也随时面临借款人断供的危险。另外,在二手楼按揭中,还有不少是借款人以旧房抵押获得流动资金的融资个案。银行业人士表示,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内部风险把握的影响,对于这些投资型的个人房贷,银行肯定是保持慎之又慎的态度。

  风险二:银行中介责任不清

  由于二手楼按揭手续繁琐,银行一般都会选择与中介机构合作。但是,一些银行过分依赖中介,甚至贷款放出去后银行的业务员从来没到现场调查过。而且风险一旦产生,银行与中介之间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业内人士表示,二手楼按揭在开始经营的头三年资产质量都比较好,但一旦过了“安全期”,借款人的供款压力就会显现,因此在未来一两年内,由于业务扩张过快、把关不严所隐藏的贷款风险可能会爆发。

  银行业有识之士认为,二手楼按揭风险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借款人诚信问题所造成,主要是由于经办银行与中介之间沟通不畅而提高了业务成本,以及银行对投资型借款人把关不严而产生的,如果银行因此就淡出或全面退出二手楼按揭市场,对广大置业者肯定是不利的。(孔华)(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