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定县白岩镇实行村干部“末位淘汰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0:42 人民网 | ||||||||
新华网贵州频道电(记者周芙蓉)贵州省普定县白岩镇提高执政能力从基层党支部抓起,建立“千斤重担有一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考核制度,实行“末位淘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全镇农村出现了催人奋进的可喜局面。 白岩镇2003年启动村干部“末位淘汰制”,白岩村原党支部书记柯玉泉年度考核综合排名挂末被淘汰;前寨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兴明今年
白岩村新任支书杨德伟四处筹资,为村里硬化的1公里公路半年考核综合排名倒数第一而被“下课”。镇党委深化改革动了真格的,群众编了一首顺口溜:“得了倒数第一名,村官回家去种地;要想当稳村干部,协调发展迈大步”。 白岩镇党委书记刘周高介绍说,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实行“末位淘汰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有才干的人脱颖而出,才能提高执政能力。 白岩镇对村干部的考核半年进行一次,由镇人大主席为组长的考评组进行打分,评分结果在全镇公示。对排名倒数前三名的干部,或进行诫免谈话,或按有关程序令其“下课”。对获得85分以上的则给予表彰和奖励。 “末位淘汰制”不仅考核村支书,村主任、会计、计生专干等也要列入考核之列,注重发挥村级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记者看到,镇政府与村干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共考核8大项、36小项,涵盖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项考核都细化为分值,考核总分为100分,将农村基层工作的“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 镇党委副书记吴有云介绍说,“末位淘汰”不是简单化的“一刀切”,要针对实际情况,帮助找出主客观原因,再给半年时间整改,将压力变成动力,有利于改进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县乡人大代表、全体党员、村民组长和群众代表等对整改后的工作进行评议,工作仍无起色才“下课”。 两位村支书“出局”引起不小震动,26个村的干都有了紧迫感,相互比经营意识、比协调能力、比为民办实事、比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实绩。 现任白岩村党支部书记杨德伟吸取前任的教训,四处筹资,硬化了进村的1公里公路,修了1000多米长的水渠,使100户的200多亩农田改善了灌溉;还发展了7名预备党员。今年上半年,白岩村综合考核获86分,在全镇名列第9。村民杨崇元说:“新支书思路清晰,求真务实,全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刘周高感慨说:“‘末位淘汰制’有效地扭转了村级基层组织年龄老化、部分支部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通过一年多来的运行,村级组织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