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我的“海归”十年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15:23 新华网 |
“海归”,是最近新造的词,取“海龟”的谐音,意思是海外归来,也是人们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称呼。我写“海归”十年(1993-2003年),记述我回国走过的路。 告别泰晤士 泰晤士河是从南边流进伦敦市中心的。经过议会大厦以后,拐了一个90度的急转弯向东径直流向英吉利海峡。就在这个拐角处,有两个地方是我不会忘记的。一处是英国皇家学院(KingsCollege)的楼群,另一处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总部大楼。告别学习和工作了8年的英国,对我来说,除了两所大学的同事、全英学联的朋友、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的官员外,再就是这两幢楼房了。 我在第一幢楼房的办公室里坐了3年,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泰晤士的流水。在第二幢楼房里,我在一层报告厅里宣读过论文;也是在这个大厅里,我从协会主席手里接受过ElectronicsLetters优秀论文奖状和奖金;在门厅的书店里,我阅读选购过科技书籍;在四层的餐厅里,我和我的同事,中国人或英国人,享用过标准英国式的午餐服务。回国前的一个星期里,我用摄像机在第一幢楼里拍录了物理系走廊,那里悬挂着当年在这里工作的伟大物理学家Maxwell的肖像;在第二幢楼房的门前,我把法拉第的铜像摄入镜头。当我把留作纪念的理由告诉门卫,他热情地把报告厅布置得灯火通明。这位黑人门卫的友善和敬业是我保存的关于泰晤士的最后一个形象。 系主任:心中有个目标 1993年10月,我回到北京邮电大学任教授。几个月以后,学校任命我担任无线电工程系主任。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对留学生如此宽容了。在外多年,工资照发,工龄照算。“海归”了,提拔重用,让人不由产生知恩图报的感觉。 中国早些年贫穷,因为没搞经济建设,大学教师之所以收入少,是因为缺少工作对象。我出任系主任,把组织教职工劳动当作第一要务,利用富余的师资力量办夜大;制定系内激励办法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系办公室按需设岗,合同聘用;推动与国内外企业的科研开发协作。我对系里的教职工常常念叨的话有两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高等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1994年的北京,大学教职工月收入能够超过500元的不多,而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起点月薪为800元。在学校春节记者招待会上,我说:“我当系主任,心中有个目标:让我们系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先进,纳税多说明收入多,收入多说明贡献多”。这话着实让不少人大吃一惊,中国人从来对钱讳莫如深,也只有“海归”才从这样的角度说问题。让我感到满意的是,到1996年,当我离开系里任副校长时,系里所有正常上班的教职工全都交纳个人所得税了,而且,到2000年,我当校长的第三年,北京邮电大学果真获得了北京市交纳个人所得税先进单位称号。二百多辆教职工的私家车进出校门,引来了媒体的一篇篇报道。 系主任一年当下来,我召开全系教职工会,开场白是:“咱们的文化习惯,很少有人当面提意见,也不知道你们对系里工作是否满意,今天发一张表格,请大家给系领导打分,如果总评分在50以下,系主任辞职。”结果,总评94分,其中改革得96分,廉洁得100分。 系里王老师有一项光纤电视发送和接收设备科研成果。我到宿舍看望这位讲师,没想到,夫妇俩,一个出生不久的儿子,加上来京帮忙的母亲,三代人挤在一间14平米的筒子楼房里。我不禁问:“为什么不到深圳去,换一种生活方式?”他反问说:“系主任怎么赶教师走?”我说:“如果不走,就应该用才智和劳动,改变我们自己的处境。” 第一个合同签订了,是为齐鲁石化公司职工住宿区设计安装闭路电视,合同款11万。然而那时候的研究组,连启动项目的经费都没有,我这个系主任斗胆“挪用”了系部行政经费3万元支持他们。那天傍晚,我为年轻的王老师送行。要了一辆出租,是当时最便宜的那种“面的”,火车票是硬座,夜车,那一收一发光端机也是他自己拎着的。望着远去的人和车,我不免心中一阵伤感。但是,要创造财富,不吃苦,行吗? 终于有了第一桶金,科技开发公司开张。管理也简单,年度利润的30%交系部,30%用作三位参与教师的奖励,另外40%用于公司的发展。一年之间,竟然真搞成了:获利润70万,教师领到了奖金,公司买了汽车,系部也有了积累。这个公司,后来几经重组,现在的注册资金为1888万元,学校占有33%的股份。两位创业的老师占有公司15%的股份,算起来,都是百万富翁了。公司总部办公面积达1100平米,聘用职工65人,有46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在这个公司就业。截止2002年底,累计纳税超过800万元。 “海归”见多识广,对中国落后的方面、体制的弊端理解得比较深刻,高谈阔论是特长。当然,“海归”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干什么吆喝什么,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中国社会的进步需要千千万万踏踏实实的“海归”。 校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1996年,我担任副校长,分管财务、科研和科技产业。管理财务,当年紧缩开支,实现了招待费有史以来第一次负增长。管科研,面向市场推动与企业的合作研发,与Qualcomm等著名跨国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管产业,让教授和技术发明人拥有科技公司股权。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前,实行教授持股的办法,也许是中国大学第一家。 1998年3月,邮电部任命我为北邮校长。大学校长的定位,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精神领袖、教授代表等等。我当校长,首先希望能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任职后,安排的第一件事是学生恳谈会。200多座位的小礼堂,挤进了400名学生,谈学校未来,说改革思路,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学生会的海报是《与林校长恳谈:面对面,实打实》。我喜欢这个提法,也成为我当校长期间对待学生的一种风格。我回答他们的一句话是“没有学生哪来校长?” 这些年来,校长与学生的恳谈会一直坚持着,每年或两次或一次。 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现象叫“群体失语”,大家只会讲一种话,领导讲秘书准备的话,秘书所准备的是从报纸上抄来的话。我当校长,对学生讲话,或不用稿,或自己写稿,一律不用秘书准备。 当校长几年了,不论是典礼,还是活动,还是晚会,只要校长讲话,学生会安静下来,只要校长在网上发表文章,学生会很快相告传阅,校长办公室的秘书们把我的讲话整理起来,放在网上,设《校长演讲》一栏,据说点击率挺高,我也常接到电话,或是E-mail对《演讲》说两句恭维话。到台湾访问,一位中正大学的教授竟然也说《演讲》一篇篇都读过。用Google搜索引擎,取中文“校长演讲”进行搜索,第一个出现的条目就是北邮主页上的这个栏目。网络在中国大学中普及之初,有BBS版的各大学学生都相当活跃,北邮的BBS版取名作《真情流露》,学生在网上讨论问题,提建议,发牢骚。我发表自己网上的第一篇文章题为:“校长真情,也想流露”。在那里面,我告诉大学生,网上的人,是一种无标识状态,更应该守法,更应该讲道德、讲文明。“在有标识和无标识状态下保持行为一致,是修养。不仅珍爱自己,而且珍爱别人,是教养。有意见,有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是涵养。” 毕竟是网络时代,这一篇网络上的《真情》走进其它大学的校园,上大学的儿子转发给当大学校长的父亲,新华社记者撰文也作摘引,中国教育网将它收录。一位大学系主任告诉我,我在网上被称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校长。” 我陪着夏威夷大学的教授走在校园里,他对我说,你们学生很喜欢你这个校长,我问:何以见得?他说,所有走过我们身边的学生,不看我这个外国人,而是都用一种眼光看着你,那种眼光是喜欢一个人的眼光。 2003年的夏天,北京闹SARS,在人们最紧张,有点恐惧的那两个星期,我的每一顿午餐都是在学生食堂完成的,我用“完成”这两个字,是因为我把吃午餐当作镇定人心的任务了。效果是,学生在网上说“只要林校长在,我就不离开校园。”学生对校长的这种亲近感,使我感到充实而满足。 教授负责制 我没有系统的教育学功底,只有四所大学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安普敦大学、伦敦大学。好在教育部、北京市有许多交流培训,在教育行政学院的几个月学习也受益匪浅。 当了校长,我提治校的“四三二一”。“四”是指大学要完善四项功能,即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三”是指管理的三个目标:秩序、质量、效益;“二”是指处理好两类工作的关系,即日常运行与开拓创新;“一”是指做好事情的一个前提,即筹集资金。靠谁来实现大学的四项功能,要依靠教授和他领导的学术团队,学校要给教授掌握研究组人、财、物的权利,同时交给教授领导的研究组的责任。只要教授负责了,学科方向就有了,育人质量就保证了,科研经费就来了,师资队伍也就建设起来了。 传统的、习惯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将教授看作是一种身份,看作是官本位系统中的一个级别,它与工资、退休、医疗、住房待遇相关联。人们奋斗、努力,要学校评他为教授,评上教授以后,有哪些职责是不太在意的。大学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要把身份管理变成岗位管理,把级别待遇转变为职业岗位的权责,这种变化是本质上的,是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现在的北邮,一个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发展到十多个人的很平常,几十人的也不少见,上百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他们同时承担的国家研究课题和企业研发项目通常有十个八个,育人的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的博士、硕士供不应求,在发达地区乃至国际上的求职就业的竞争力相当强。最近两年,教授在科技产业中持有的股权已达7200万元。我陪着一位英国大学校长参观一位教授的研究组。我对他说:“我猜想这间办公室可以和英国比较好的教授办公室相媲美”。他说:“我相信英国没有一个教授有这么好的办公室。” 北京邮电大学,现在是“五星级”大学。“211”工程一颗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颗星,国家重点学科一颗星,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一颗星,研究生院一颗星。2002年,国家对理、工、管、农4个门类的12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进行评估,共有18个大学在前三名中榜上有名,有8所大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占据前三名的位置,北邮就是其中一所,名列前茅的两个学科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 这是学校多年学科建设的成就,而教授负责制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为了鼓吹教授负责制,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学想办好,教授要负责》,给研究生作过一次讲演《研究型大学:它的教授和它的研究生》,几名记者实地考察以后写出长篇报导,刊登在中国教育报的头版头条。 并不迟到的资助 校长是有任期的,我“海归”的终身职业是教授。现在我的光纤研究组,有两位年轻的教师,都是清华毕业的博士,有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有博士生18人。2002年,我这个组共发表论文30篇,国家的研究课题共有4个,年研究经费有100多万元,还与一个深圳企业合作,建设了北邮-飞通联合光电子实验室。到如今,博士生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交流,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博士毕业也能在美国、欧洲的大学申请到博士后的位置,我自己已经7次被国际会议邀请作特邀报告了,当初的目标——“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同步”,算是逐步地实现了。 2003年,教育部专门支持“海归”实验室建设费拨下来,北邮的六个实验室,平均每个有一、二百万的经费,我的研究组也受益了。这笔经费支持,对我来说,迟到了一些,但依然是及时的。 重返不列颠 1998年,中国总理与英国首相建议成立《中英论坛》,我有幸担任了中方核心组成员,并任教育组组长。论坛隔年分别在英、中举行会议,探讨中英各方面的合作。1999年的开坛仪式是在伦敦举行的,江泽民主席和布莱尔首相出席了仪式并讲话。2001年我又随团到英格兰赴会,布莱尔首相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接见了中英论坛各组组长。 最近两年,我也参加过教育部的大学校长代表团,还参加过中英远程教育合作领导小组的工作,2002年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授予我名誉院士称号,也曾专程前往参加仪式。2003年,北京邮电大学又到英国与几所著名大学洽谈合作办学的事情,算起来,这是第四次重返不列颠。 “海归”了,一味崇洋,不好。“海归”了,骂一通留学过的国家,也不恰当。这是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在这个互相包容的全球化的进程中,留学的经历很宝贵。(作者/林金桐) 个人简历: 林金桐,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获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硕士学位,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子学博士学位。1990年任英国伦敦大学英皇学院研究员,1993年回国,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称号。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电信通信学会理事长、中英论坛中方核心组成员、伦敦大学客座教授。(来源:神州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