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经济高位运行实现新突破(年终专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01:29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韩建清

  今年全年GDP预计超1.6万亿元,进出口额达3500亿美元,均较上年大幅增长

  即将过去的2004年,广东经济再上新台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广东经济今年预计增长14.2%,生产总值超1.6万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预期经济总量目标。

  数据让人振奋,另一番定性分析也让广东人兴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形势喜人。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广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抢抓机遇“抓落实、促发展”的结果。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高度重视协调发展,有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思想和行动要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着重解决关系广东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这个观点。

  抓好统筹,促进协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将着力点之一瞄准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今年,广东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特别是实行“激励型转移支付”,突出抓好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性措施和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落实,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激活县域经济增长动力,以此作为促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旨在确保既得利益、促进收入增长、实行奖勤罚懒的激励型财政措施,成为撬动广东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支点,让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显现出来。今年以来,广东山区县市的经济高速增长,增速已超过珠三角的许多市。清远、韶关、河源、梅州等山区市以工业化和招商引资为龙头快速发展,其中清远、梅州市工业增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位,河源、梅州和清远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六位。

  日前,在第三届“山洽会”上,为促进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广东又创新了区域合作方式: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税收五五分成。措施一经推出,引来众多响应,始兴县与东莞石龙镇已率先迈开了合作步伐。目前,在珠三角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山区市出现了以工业化和招商引资为龙头的全面快速发展态势。

  外贸大省广东,在占全国进出口额三成的平台上,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突破3000亿美元,增长25.8%,实不容易;据估计,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3500亿美元。引人注目的是,私营企业出口虽然仅165亿美元,但增长最快,达66.9%。这是广东提高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的结果。

  现在不抓教育,五年、十年后就要吃大亏。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我们广东有经济实力,为什么不把教育抓上去?广东高校不是多了,而是规模不够,当前的主要矛盾还是数量问题。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一再阐述的广东高校发展问题,在2004年也有了不错的收获,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如期在18个月内完工,大学毛入学率有了较大提高。

  短腿拉长,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抓住宏观调控契机,改变“广东制造”内涵,让工业再次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紧抓住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决策的有利时机———广东省领导一再要求省内各地善用宏观调控之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保有压”,增强抢抓机遇意识。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首先要压,把该压下来的坚决压下来。1—11月,广

  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5.7个百分点;全省撤并各类开发区397个,开发区数量由原来的499个减为102个,规划用地面积从34万公顷减为10.2万公顷,减幅分别达80%和70%;货币信贷得到有效控制,截至11月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9.8%,同比少增1187亿元。

  善用宏观调控政策,还要有所为。广东首先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广东未来经济发展后劲的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公共事业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建设。同时,苦苦探寻产业升级的广东,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提升竞争力,挑选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对调整结构、促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上报国家。今年,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珠段、广州丰田汽车整车等13项重点项目获国家批准,总投资1300亿元。经济专家指出,这将为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广东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如今,事关广东未来的石化、轻工造纸、汽车和零部件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重工业增势强劲,工业重型化和高级化趋势更加明显。中海石化落户珠三角东岸的惠州,明年将投产,与之配套的千万吨炼油项目开始动工,下游的一些产业也陆续进入。广东西翼的湛江,70万吨纸浆项目最近获国家批准,钢铁项目也正加快前期工作。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这些曾经的轻工名城,正成为国家级的重化工业名城。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珠海西部、湛江临港工业区四个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引人注目,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海石化产业带、沿高速公路和沿江经济带、环珠三角产业转移带正在崛起,它们都将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

  年初,广东请来国家级专家,“会诊”广东九大支柱产业。如今,广东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九大产业的带动下,广东工业不断推进,初具世界级制造基地雏形,石化、汽车、能源、造纸、IT、钢铁、船舶等产品,不断充实“广东制造”的内涵。专家评价说,近几年调整迸发出来的增势强劲、后劲十足的新型工业能量,正日益成为广东经济的“第一动力”。有数据为证,今年广东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5%。宏观调控,让“有所为”的广东夯实了发展的基础,动力、后劲由此而来。

  《华南新闻》 (2004年12月17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