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路”伤了人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6:41 中国青年报

  豫西北有个城市,城市中心有条人民路,人民路两边分布着党政机关、重要部门和商业区、居民区。前几个月这条路改造了,改造后市民意见很大,有人说:这条路不配叫“人民路”,改叫“老爷路”或者“官员路”得了。

  过去的人民路是四车道,车道外侧是自行车道,再外边是人行道,各条道相互隔离,功能明确,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比较和谐。改造后,四车道成了六车道,把非机动车道弄没了。自行车也不能飞啊,于是骑车的人们遵守着不在人行道行驶的交通规则,在机动车道外侧溜边儿。可交警认定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于是带着大群“协警”,在各路口截堵自行车、电动车,把它们往人行道上赶。那人行道本来就不是供自行车、电动车行驶的,瓷砖铺的路面,路边的门面一个挨一个,走几步就遇到台阶、出车口,非机动车在上面走着别扭极了,行人也感到很不安全。这样,行人和骑车人自然心里窝火。无车族又是绝大多数,就是有车族,也得时不时在这里走路,这不满就必然广泛而强烈。

  但是当地没有一家媒体报道这种意见,有关部门对抗议、牢骚没有任何反应。除了路面上的现场抵触,能表达、发泄不满的地方就是网络了。在当地论坛上,笔者见到许多谴责和质问的帖子,对此表示无奈、失望的也不少。因此想到,我作为“元老级”的市民、人民路上的居民,有必要尽一分责任,谈谈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我不相信网友们“设计决策者没脑子”的说法,也不认为“这种改造纯粹是为上工程”。观察人民路改造前后的状况,改造的动机实在不好揣测,改造后的效果却是明摆着的,即有利于轿车行驶;同时,这种少数人获得的好处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换取的。

  但是,轿车在这条路上行驶本来就很方便。这里不是交通要道,与它相接、相邻的几条路,车流量大得多,也时有拥堵,却没进行如此改造。人民路如果不是人为设卡,是不存在行车难问题的。我在这生活了17年,从未见过非蓄意堵车现象发生。那么,为什么不改造别的不太畅通的路,而要把人民路改成现在这样子?答案只有一个:为了特定的轿车更畅达、更便捷。有些网友说这设计是“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这评论站得住脚。

  工程动机是“让领导满意”,其性质是“以官为本”,其代价是劳民伤财和平民“路权”被侵犯,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意味着,在经济建设和公益投入中向“强势”倾斜的欲望和动力非常强劲,甚至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而遏制这种欲望、冲动的机制迟迟未能形成,也就是使它有恃无恐的原因。人们不禁要问:“强势”的需求到什么程度才能被满足?对弱势的侵占、侵权到什么地步才算个界限?

  假如媒体能够对当地领导的作为实施监督,假如政府在工程决策前征求公民意见,假如不容许政府对批评对质询没有反应,假如像“一把手工程”一样让人知道“缺德工程”是由谁拍板、组织的……假如有如此这般并不难实现的一些“假如”,“人民路”和种种冠以“人民”字样的事物、实体,也就名副其实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