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打工者出唱片发行量近10万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1:54 新华网

  一位女打工者的选择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张宗堂)2004年7月,经过半个月的思想斗争,张艳娥辞去了月收入1500元的工作,来到一家专门为打工者服务的社团工作,除去吃住,每月的收入只有600元。张艳娥说,这是她的打工经历让她作出这样的选择。

  来北京三年的张艳娥,换了好几份工作,谈及理由,张艳娥说几乎每次都是自己主动离开的。

  “这几年,感觉最难的就是与人相处,尤其与城市里的人,或是与在城市里生活了好几年的外地人。”张艳娥说这是她三年来最大的困惑。

  刚到北京的张艳娥,在工作之余,总喜欢到各处转转。但不久后的一次经历,使得她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蒙上阴影。

  在一次去西直门的公交车上,由于晕车,张艳娥上车后没多久就开始吐,“当时我还在吐的时候,售票员就拉着我下去擦车。我当时觉得丢死人了,整车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张艳娥擦完后就下车走了,她说自己没有勇气在这辆车上坐下去。

  虽然过去了近三年,张艳娥说这件事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三年来,张艳娥换过多份工作,对打工者的辛苦也有所体会。但在一家餐厅做“领班”时,和一位17岁女孩的聊天经历,让她体会到很多打工者“太难了”。

  “这个女孩给我说,她太累了,每天就想睡觉。别人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服务,别人不吃饭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工作。每天早饭几乎到11点才能吃上,午饭一般要到下午四五点,晚饭要等到深夜一两点钟,每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张艳娥说,虽然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但这个小女孩的诉说,还是让她至今记忆深刻,“哎呀,很多人真的太难了。”

  2004年新年过后,张艳娥一天在下班的路上,碰到一家由打工者组成的社团在“招新”。“他们说是专门为打工者服务的,我不是太相信,觉得如果真是这样,我倒愿意去做点事。”就这样,张艳娥成为这个社团的一名志愿者。

  出刊物、组织活动、慰问打工者……多方面繁荣打工者的文化生活,张艳娥在工作之余,常常会参加一些类似的活动。这年6月,她接到这个由打工者社团的正式加入邀请。

  “当时真的很矛盾,从工作环境和收入的角度看,都不应该去。但就是觉得为打工者服务这个工作,很需要有人去推动,就是我不去,也需要别人去。”

  现在,张艳娥的工作很琐碎,也很忙。组织培训、整理图书、编排报纸、接听电话,有时甚至要擦桌子扫地。“这儿人少,一个人通常要做以前三四个人要做的事,我来了半年,还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时候累得手都抬不起来。”说着,张艳娥抬起右手够了够自己的背,“一弯就疼”。

  “后悔吗?”

  “不后悔。这里人和人之间比较简单,与‘工友’打交道非常容易,心情愉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