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最后的答辩以优秀结尾 坚强女硕士的人生完美谢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07:05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新华社电6月10日,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学进行:会场是特别设置的,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高度也特意调低。会场外,一辆救护车正在默默守候。上午10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被人推进来。

  她开始宣读自己的论文。

  读了十来分钟,女孩猛地咳嗽起来,呼吸困难,现场医护人员紧急输氧。但她咳得实在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她在一旁补充。伤感向每一个人袭来,有的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一个多小时,对于这个面对死亡的女孩来说,是如此漫长。答辩结束了,评委一致认为,论文设计合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优秀。女孩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1个月零4天后,她安静地离开人世,微笑着以“优秀”完美谢幕。她叫何国英,广西大学研究生。她告诉人们什么叫“坚强”何国英,一个28岁的女研究生,一个几年间经历了两次大手术、数十次化疗的癌症病人。1997年,来自广西一个贫困山村的何国英考上了广西大学。读大二时,她被诊断出直肠癌,但她从未放弃。2002年,大学毕业一年的何国英以优异成绩考上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然而,厄运之箭再次射向这个姑娘。当年11月底,她肺部出现癌广泛转移。短短两年多,四次化疗、一次大手术,每次化疗疗程2至3个月。疼痛,呕吐,头发脱落,身体极度虚弱———何国英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然而,身体稍有好转,何国英就捧起课本补习功课,戴上耳机听英语,住院期间还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今年5月底,病情恶化的何国英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而6月10日对她是个重要的日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在这天举行。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表示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把答辩会场搬到病房。然而,对何国英来说,在严肃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才是完整的。她含泪央求医生和导师满足她的愿望。导师夏中生说,自己从教20年,从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学生。

  “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

  何国英不长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命已经结束,我可以离开了,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何国英家在农村,靠着父亲外出打工、东挪西借,她和弟弟才读完了大学。农村的贫困,从小就深深烙在她的心底。有人惊异于这瘦小的身躯何以蕴藏这么巨大的能量,她的弟弟说:“姐姐最大的心愿是用她的研究造福农村,让农民受益。”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恳求过医生:“你一定帮我顶住,答辩完论文,我才可以安心离去。”

  生命的葫芦丝

  去年初冬,何国英偶然听到老师卓有权吹奏葫芦丝,顿时泪如雨下。那山泉般的乐声打动了她,那一刻连疼痛都消失了。葫芦丝从此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为减轻疼痛,她开始学习葫芦丝。卓有权说:这瘦弱的女孩好比葫芦丝,朴实无华,却充满生命的张力。没有人知道,钱对于何国英意味着什么。为给她治病,家里欠下十几万元的债。“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她独自默默地扛着,由于经济压力,她只服用普通的止痛药。”身为医生,胡晓桦深感痛心无奈。在何国英生命最后的两个月,父母日夜守护着这个从中学就离家的女儿。本来,何国英怕父母担忧、又花钱,瞒着他们住进医院。是同学们偷偷从她手机里找到弟弟的电话,父母得知后匆忙赶来。大爱无欲。在何国英的遗书里有如下内容:财产3000元,一部分给父母,一部分捐给失学儿童;内脏器官如果能用,就捐献给医学。7月12日,何国英去世前两天,几个师兄妹去看她,她用尽最后一口气,给这个世界留下两个字:“谢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