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贫困地区能否实行免费婚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0: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陈婉玲)针对省政协视察团提出的恢复强制婚检的建议以及黑龙江省恢复强制婚检的情况,昨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广东自愿婚检政策暂时不变。根据最近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的调研报告,新生缺陷儿数量的增多与婚检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鼓励,但婚检对预防出生缺陷作用有限。

  目前新生儿缺陷率正常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婚检成为热点问题。为此,从4月25日至5月11日,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分赴北京、内蒙古、上海、浙江、河南、云南进行专题调研。该调查组于7月份给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答复是,根据各省的统计数字显示,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升有降。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新生儿缺陷率仍然属于正常范围。

  据调查,近两年卫生部门确定了一些县、市为新生儿缺陷发生的监测点,由于加强了措施,避免了传统统计方法漏统漏记较多的现象,监测点新生儿缺陷数据均有所上升。因此,笼统地认为上升是由取消强制婚检导致的,这是不科学的。

  强制婚检不能避免缺陷儿

  调查组还专门对自愿婚检前后新生儿缺陷率有比较明显变化的云南某县(卫生部门新生儿监测点之一)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取消强制婚检并不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增长的原因,即使实行强制婚检也不能避免缺陷儿的出现。

  据了解,该县在强制婚检前的2003年出生缺陷儿30例,2004年实行自愿婚检后出生缺陷儿42例。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缺陷儿的父母60%没有进行过婚姻登记;在有婚姻登记记录的新生缺陷儿父母中,既有经过婚前医学检查合格的,也有未经过检查的,检查合格与不检的人都同样生了新生缺陷儿;新生儿疾病检出手段均为孕中检查、临床诊断,而非婚检。

  一些地方婚检成“走过场”

  通过这次调查还发现,有些地区有些人掏钱就可以得到合格的婚检证明,有些人婚检不合格,找个熟人也能开出合格证明。调查还发现,乡镇婚检机构没有持证上岗的人员,没有专门的设备,连规范的婚检证明表也没有。一些乡镇,婚检只靠眼看手摸,检查项目只是量身高、称体重和摸摸肝脾是否肿大,出具的证明是一张便签,这样的婚检没有人不合格。有的县妇幼保健医院,不仅没有艾滋病检查,也没有淋病、梅毒检查,甚至肝功能检查也没有。这使得婚检对预防传染病传播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几乎是“走过场”。

  怀孕前后检查比婚检重要

  广东省民政厅主管婚姻登记的有关负责人说:“婚姻登记新条例取消婚检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前法律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如花柳病、麻风病已不再是限制当事人结婚的条件。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虽然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论医学界还是法学界对于哪些疾病应该禁止结婚都尚无定论,所以新《婚姻法》没有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名称。”

  该负责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事人即便患有艾滋病,只要双方自愿,也是可以结婚的。作为与《婚姻法》配套的行政法规,《婚姻登记条例》也不应强制要求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提供婚检证明。

  该负责人还强调,影响生育的一些疾病并不能剥夺两个真正相爱的人结婚的权利,只要婚后不生育就不会造成缺陷儿。而且,婚检只是检查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检查不出通常所说的可能导致新生儿缺陷的问题,要控制新生儿缺陷率,要通过怀孕前后的身体检查。实际上,很多夫妇也是选择了怀孕前而非结婚前检查身体。

  中学阶段就应进行优生教育

  该负责人表示,婚检应大力提倡,但切不可强制。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可携手做好宣传,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意识,提高公民对疾病预防和优生优育的认识,应在中学阶段进行普及教育。该负责人说,如果等到男女双方感情发展到要求结婚时再要求他们进行婚检,对相当一部分当事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形式了。

  该负责人说,婚检部门应当为当事人婚检营造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加强对婚检工作的管理,使婚检的项目更规范,收费更合理,服务更热情,让婚检真正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

  年满18岁就建健康状况卡

  另外,对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婚检费用要采取必要的减免政策,使要求婚检的当事人检得起。对于疾病传播较为严重的地区,政府应当投入必要的经费,使婚检成为政府的一项福利政策。此外,提倡从现在起,每位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都应建立一个健康状况卡,记录本人身体健康资料,为今后的优生优育做好准备。

  而在广州,记者从市民政局、市妇儿工委办获悉,广州自愿婚检暂时不变。市妇儿工委办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该部门正在和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商量,争取不久后就在广州免费推行婚检的可行性进行专题调研。(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