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高楼突破1760幢,百米以上超高层达到121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0:24 南京报业网

  新街口楼群十分壮观。许军 摄【金陵晚报报道】一个城市,我们以前关注的是它的地平线,可现在,面对正在疯狂长高的水泥丛林,专家开始更多地关注它的天际线了。7月19日,本报“谁‘焖’了南京的天际线”两版焦点报道刊发以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特别是针对南京建设中的高楼现象,市民、专家的议论至今不断。在规划专家的眼中,高楼大厦是城市轮廓的主要元素;在经济学家眼中,高楼大厦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在建筑师眼中,高楼大厦是一个城市品位的体现;而在市民的眼中,高楼大厦不仅是一道城市风景,更是
现代城市的标志,是新的地标……市民对高楼的理解在不断变化,“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高楼也是如此。南京哪一幢高楼最美丽?哪一幢高楼和周边环境最协调?相信市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从今天起,本报开通读者热线,欢迎读者发表对南京高楼的看法,并评选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高楼。参与热线84612345,84686516。金陵晚报记者 汪明宇南京市有多少幢高楼?目前最高的楼有多高?南京第一幢高层建筑是哪个?相信南京市民对这些问题都非常感兴趣。别看这么不起眼的事儿,南京市还就有个机构专门统计。

  南京第一幢高层是丁山宾馆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高度在24米以上的建筑(楼层超过8层),即可称为高层建筑。记者昨日从南京市高层建筑建设办公室了解到,近几年南京高层建筑飞快发展,城市也在迅速长高。长期负责高层建筑统计工作的刘工程师介绍,建国时南京市没有一幢高层建筑,第一幢高层始建于1975年,1977年竣工,即丁山宾馆,但只有8层,到1985年前,高层建筑总数也只有45幢。其后,南京进入高层建筑迅猛发展时期,几乎以每年85幢的速度崛起,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到今年3月份,南京在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总量已经达到1760幢。

  金陵饭店曾是全国最高

  “高度100米是建筑的一道坎儿,再往上就被称为超高层建筑了。”一位建筑师告诉记者,看一个城市的高楼建设水平,主要就是考察这个城市的超高层建筑发展状况。因为,一旦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所有的设计规范、造价费用、功能要求以及对城市轮廓的影响远远超过普通高层。刘工介绍,南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幢超高层建筑是37层高的金陵饭店,总高度104.6米,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如今,这个纪录早已作古,根据最新统计,南京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为121幢,其中97幢已经于去年年底竣工使用。

  新街口高楼数量最多

  毕竟是南京最集中的商业中心,连高楼也那么多。金陵饭店、金鹰、国贸大厦、商茂……各方面优势让新街口成了南京高层最多的区域,“四环路以内就有47幢,还不包括外围的。”刘工介绍,新街口地区优势以及现有的高楼氛围,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南京“最高的地方”。他说,马上中央商场二期、新街口百货商店二期以及招商二期,都可能是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到时候新街口的高度又将重新核算。

  现有最高:商茂大厦

  1983年,37层的金陵饭店让南京人自豪了好久。此后,南京的“第一高楼”纪录不断被刷新。150米、180米、200米……当年雄心勃勃要建68层的同仁大厦、新百二期的58层大楼,再到216米的金鹰国际商城,直到目前已建成的江苏省第一高楼——218米的商茂世纪广场,都让人们对不断“长高”的南京有新的认识。刘工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已建成的最高的楼是新街口商茂广场,56层,总高度218米;排在第二的是金鹰商城,58层,总高度为210米。不过马上竣工大行宫新世纪广场将取代商茂,它总高度232.2米。至于不久的将来,鼓楼西北角的紫峰大厦、河西朗诗城市广场、中路国际商城2期等一批项目都会刷新这个纪录。

  特殊人物

  刘康鸿:15年统计楼高

  刘康鸿,一个年近八旬的矍铄老人,1990年开始从事南京市高层建筑建设的各项数据统计工作,一个南京高层建筑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采访是在刘康鸿位于珠江路的办公室进行的。上午9点进去时,他正在统计今年上半年的南京高层建筑报表。由于年事已高,刘康鸿每天只上半天班。“我是1990年退休后,开始在南京市高层建筑建设办公室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一干就是15年。”刘工回忆,南京的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其实很短,也就几十年。他在统计时发现,解放前南京市一幢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都没有,“当时最高的建筑是原来陶馥记营造厂建造的,在中山东路和洪武路交界处,现在是军区后勤部大楼。后来胜利电影院对面又出现了一个福昌饭店,也只有6层”。谈到建国后的高层建筑,刘工如数家珍。他说,建国后南京第一幢高层建筑是丁山宾馆,建于1975年,8层,1983年建成的金陵饭店一度在很长时间内占据全国第一高楼的地位。到了1985年以后,南京建设规模逐步放开,到2000年,15年南京盖了561幢高楼……建委一位熟悉刘康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以为统计数字很简单,1990年那段时间,资料收集手段非常简单,就是跑现场,拿资料,许多数据都是刘工骑着自行车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60多岁的老人,如果没有高度的热情,真难想象这些工作是怎么做的。刘工手里有一个蓝布包,这可是刘工的宝贝,平时工作中这个包寸步不离,这么多年的心血全在这包里了。采访中,刘工就跟变戏法儿一样,不时从里面拿出各种各样的数据、报表、统计结果给记者看。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都是刘工亲自用笔一点一点记录下来:高楼名称、建设单位、建筑高度、位置等等,非常详细。临走时刘工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市民只关心某某高楼有多高、某某地方不适合盖高楼,他们往往忽视了高楼带给城市的积极一面,如果能够客观详细的报道南京高层的整体情况,那将是一件大好事。

  市民调查

  半数市民认为南京高楼过多

  30年间,南京冒出了1760幢高层,其中八成以上集中在不到50平方公里的老城里。这么多高层的涌现,除了影响城市轮廓、天际线外,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大。为了真实了解南京市民对于城市高层建筑发展的看法,南京市规划局在编制老城保护和更新规划时,专门就此问题做了一份居民问卷调查。专家调查的问题是“受访者是否认为老城区的高层建筑应该控制”,结果发现,认为必要的占43.9%,非常必要的占24.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6.3%,认为无所谓的占13.8%,非常没有必要的占1.6%,很难说的占0.2。也就是说,有68.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控制老城的高层建筑。采访中一些市民也告诉记者,老城本来就很拥挤了,如果高层再无序增加,很多居民的阳光权都很难保证,有的市民还说,虽然有1000多幢高层,但能“拿的出手”的精品建筑少之又少,这样的高层多下去,还会影响城市形象。市民李云生告诉记者:“以前还真没怎么注意南京的高楼好坏,只是觉得现代城市嘛,高楼多是很正常的,可是后来看到外地一些报刊,比如有一次新周刊就评价我们南京的天际线比较乱,这才开始注意南京的高楼问题。每次傍晚时分,我喜欢站在我家高楼的楼顶上去俯视南京,感慨很多。南京这两年变现代了,这是好事,但太多了也不好。”

  专家点评

  高层多 精品少

  高民权,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设部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学系兼职教授。高民权在南京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主持、参与设计过包括南京新华书店大楼、南京中心大酒店、南京江苏省国际投资大厦、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地铁控制中心等多项知名建筑,拥有丰富的高层建筑设计经验。在电话采访中,高民权教授对南京市高层建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南京应适度发展高层

  高层建筑本身是不错的,特别对于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像南京这样的城市,老城用地匮乏,但人口越来越密集,土地成本与日俱增,新城建设又刚刚起步,因此绝对控制老城高度是不现实的。另外,适度发展高层建筑除了一般所知的节约用地的意义外,对于城市积聚人气,发展经济等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南京这么一个古都发展高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城市一定要分区规划,适合的地区则应充分发展,如新街口、长江路等等,高层建筑可以更集中些,只要保证足够的消防距离就可以了,至于需要保护的风貌区以及住宅区周边,密度就要严格控制。

  高层数量多,精品少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看了很多发达国家的高层建筑,设计优秀的高层建筑不但能够丰富城市的轮廓线,也会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对比南京,数量虽然很多,排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但这么多年观察下来,让人记住的精品却并不多。新街口这么密集的高层集中区,能让大多数专家认同的,金陵饭店算一个,它体现了现代的设计风范,风格简洁、大方,没有什么累赘之处。南京一直在塑造自己的城市品格和城市形象,高层建筑也是形象的组成部分,缺乏精品,那也是城市的遗憾。

  高楼成群好过“鹤立鸡群”

  南京在发展高层建筑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要建多高多高,要知道从经济角度看,超高建筑并不经济。外墙清洁、电梯设置、车辆停放进出都是耗费庞大。美国规定高层建筑的电梯设置原则,按上班前5分钟的人流计算,只允许候梯30秒。美国许多一百五六十米的大楼里就设置了二三十部电梯。而因为设计水平、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南京现在很多超高层建筑就存在“上下困难”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要盖超高层建筑,百米左右是比较经济的,而且应该“成群”设想一下,在一个区域,聚集了设计精美、充满现代气息的高层建筑群,那样可以更鲜明地形成气氛,树立形象,这比只有一位孤零零的巨人要好。另外还可以让市政工程相对集中,像各类管道、电力线路等集中布置,避免了东一处西一处,从城市整体效应来说是一种投资的节约。(编辑 晨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