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兑现投入不等于学费能减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1:36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舒胜来

  按中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计算,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增加一千多亿教育经费,若其中的三分之一用于高等教育,即有300多亿。以目前每年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000万、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计算,每年总共收取学费约600亿左右。有关教育专家称:如果“一个百分点”的国家教育财政投入的承诺能够兑现,那么大学学费则可以减半(昨日本报第11版)

  政府4%教育投入目标从未达到,只要财政投入兑现大学学费即可减半———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期待,似乎通过各种方式促成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享受不昂贵的高等教育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没那么简单。

  诚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十分充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仅有3.28%,而世界各国平均水平是5.1%。根据一般的经验,人均GDP达到600美元,国家教育投入应占GDP的4%———我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上世纪末达到GDP的4%的目标。如今,我国人均GDP早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却停留在3.28%的水平,这客观上确实是教育高收费的原因之一。但是治好了这个“溃疡点”,是否就能迎来国民享受低价高等教育的好日子呢?

  “投入兑现学费减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一旦“不知好歹”地碰到现实中高度“溃疡”的土壤,很可能将“死得很难看”。简单的道理是,大学收费未实行“并轨”之前,大学收费一直很低,高校同样保持了较好的正常运转。可是那时的财政投入并非奇高,而顶多只是略高于现在的水平。大举收费以来,高校教育成本中,学生家庭通过缴费所分摊的比例已经达到50%左右。那么,政府财政投入较之以前所减少的比例是否有50%之高呢?

  显然,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元到8000元不等,猛涨约20倍,超过国民人均收入增长16倍,并非仅仅只是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财政投入不足只是高校挂在嘴上的一个“响当当”的借口,只是教育高收费的一个浅层原因,真正的深层原因在于以“教育产业化”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权力寻租和体制混乱。

  著名时评人童大焕先生通过系统的数字分析证实,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大学学费比“世界最高”的日本还要高3倍以上。根据国际经验,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以此计算,我国大学学费应该只有2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2000元。如果是按照这个“国际惯例”计算,目前的财政投入即使一分不增加,大学学费也应该至少减半。而不把这一半先砍下来,“投入兑现学费减半”无异于与虎谋皮。

  “校级领导一走廊,处级领导一礼堂,科级领导一操场”,这样大的一个“无底洞”,财政投入增加“一个百分点”,高校一口气就能轻松“消化”了,估计连一声响都听不到,哪里又有给学生减半学费的可能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