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义举VS理所当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3:23 贵州都市报

  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关注着丛飞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些事情,那就是丛飞说曾经有一个父亲给他打电话催孩子的学费,大意就是说娃就要开学了,丛飞你怎么还不把学费寄来啊。

  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不同的境遇,有的人的境遇好些,遇到的困难少些;而有些人的境遇差些,遇到的困难就多些。同样都是面对困难,有些人奋发图强,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并改善自己的境遇;同样还有一些人在困难面前不是想想自己能多做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而

是理所当然地坐等别人的帮助。我不想去谴责这些人,我想,如果要谴责,丛飞比我们更有资格,而丛飞并没有这么做。所以,一度,看着这些报道时,因为心疼,所以我甚至有些责怪丛飞了:资助这样一些人把自己弄成这样,你值吗?于是,在刚刚开始接触丛飞的事迹的头几天,我对于丛飞,感觉他似乎是到了佛的境界,离我们甚至有点远而不真实了。

  昨天晚上,看深圳台为丛飞做的一个节目,丛飞的妻子邢丹也在现场。看着他们两人的对话,我明白,其实丛飞仍然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烦恼,也有过迷茫。特别是看到他认认真真的对妻子邢丹说“老公一定会为你买一辆车,10万元的车”时,我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看到如此真实的丛飞,我不得不苦涩地说丛飞的确值得敬重。你我皆凡人,同在人世间,有谁不是被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欲望折磨着呢?而和我们一样的一个凡人,能够最大程度的淡泊自己的欲望去更多的帮助别人,这一点,更加难得。

  但我仍然担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别人,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构建和谐的社会自然少不了这种美德的互动。但当善举一再遭遇理所当然的时候,当施善者正常的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们还能轻松地赞美丛飞的善举,简单的号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丛飞么?

  面对着一群群让人过目难忘的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窘迫现状,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和等待牵扶的小手,面对浩瀚的爱心世界,丛飞就像是一只衔石填海的精卫鸟,在他精神境界的绽放让人仰望的同时,也不免令人心生叹息。

  爱心、慈善事业是一项光荣、伟大但又充满坎坷和挑战性的工作,在目前还大量存在着的贫困现象面前,需要呼唤的不仅是全社会的爱心责任意识、慈善事业意识,最关键的是,要造就和形成一种有组织、有力度和后劲、短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慈善扶贫生态环境,使之形成一种科学常态,而非激情动态。这,或许是爱心丛飞带给我们的最大反思。

  丛飞的值得与否,我们评价起来显得如此苍白,但我开始懂得,丛飞并不是佛,他是一个把义举身体力行的前锋和苦行僧。而我们要做的是,每个人尽自己的一点力,分担一点丛飞的负担,让普通人的爱心,成为“普通”的环境,成为“普通”的常态。

  卢奕凝:本报记者,在本报“新闻时评”版开设署名专栏

  作者:卢奕凝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