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知识经济压力下的变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4:50 南方周末 | |||||||||||||||||||||
李雾 另一方面,作为不同生活方式的延伸,class在口语里还有教养和优异品质的意思。英语说一个人have no class,是很严重的批评,相当于说这个家伙很低级,很差劲。女孩子对情人说这句话,如果不是开玩笑,那就快到分手边缘了。该系列6月5日的一篇,就是说那些近年发财的“新钱”和富了几代的“老钱”,虽然住在同一社区,却因品味不同而时有龃龉。“新钱”走进意大利餐馆,手拿菜单却点不出来,只能指着邻桌对侍者说:来一盘那样的。这种动作,看在“老钱”眼里,就是非常地have no class。 从移民的角度看,第一代老子是贫穷移民,英文讲不了几句,摸爬滚打半辈子,终于建立起一个商业王国;第二代儿子有钱了,读了些书,娶个家道中落的多愁善感名门闺秀,改造家族气质;于是第三代孙子成了艺术家,对经营不感兴趣,把公司扔进股市,雇了人来管理,自己戴顶破呢帽,上街唱唱歌,看似放浪形骸,其实兜里股息一叠叠的,而且早就从老妈那儿学会了用意大利语点菜———孙子已经混成“老钱”了。在美国,这类白手发迹的神话曾经比比皆是,以至在民间形成了相当浓厚的反智主义气氛,很多人认为上学太久是浪费时间。 但是,这种攀越阶级壁垒的模式,在信息时代,适用性越来越低了。到了现在,你没有知识,很可能就是一辈子在麦当劳翻汉堡包。你升不上去,管一家麦当劳,还要会用计算机呢。现在不是穷移民在小本本上用只有他看得懂的鬼画符记记账,就可以管理一家小店的时代了(二战前政府小,一般收入的人不用缴税,随你怎么记账,税务局都不查)。反之,如果有知识,像很多来美国读博士硕士的中国留学生,拿到学位后,在硅谷工作10来年,就成了小富翁小富婆。 知识经济的压力,使得向来有反智传统的美国社会也开始重视学习成绩。这一转变的“副作用”之一是校园里亚裔吃香了,特别是功课好的亚裔男生找白人女生约会,不如以前希罕了。记得数年前,互联网“泡沫”高潮期,《时代》周刊做过一个专题,报道高科技园区的高收入亚裔男性工程师,以前被视为“书呆子”,如今在各族裔姑娘眼里,即使算不上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至少也是成色十足的金丈夫。 但挣知识看来比挣钱更难。《纽约时报》的作者发现,美国中上层阶级如今深谙知识之重要,从小紧抓子女教育,尽力把他们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而下层贫民的孩子,学习上少人督促,生活中也没有追求知识的实际榜样,往往在质量低劣的公立学校里蹉跎多年而一无所得。近60%的美国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大学,但是,由于基础差和经济压力,只有40%的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能在5年内毕业(正常学制为4年);而高收入家庭大学生的相应比例是三分之二。 在美国,穷人和富人间的教育差距其实在扩大,穷人要翻身,远比以前困难。按某些专家的估计,富人家庭给予子女的优势,以前在两三代内就会拉平;而现在可以延续到五代左右,与孟夫子讲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倒是异曲同工。 据《纽约时报》讲,这一优势散失过程,在美国甚至比有过封建贵族传统的英国和法国更慢。笔者有点奇怪,见报文本没有明白指出谈教育时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原因:美国的公立学校太次,下层儿童的知识水准,相对地比英国和法国要差,踏上社会后也就走不远。 需要说明的是,家庭传递的始发优势并不是越小越好。如果就统计而言,父母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教养对子女前程几乎没有影响,这确实很平等,但也削弱了为子女而奋斗的感召。理想状态是既有足够宽敞的上升通道,让有决心有能力的贫家子女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社会上层;同时又鼓励适当的优势遗传,让人类惜爱子女的本能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和推进文化继承的动力。 只是天下事知易行难,如何引发这种理想状态,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何使缺乏文化熏陶的贫家少年喜爱读书(不读书也可以是他的自由,也不用担心因此就会饿肚子),是美国教育家们搔破了脑袋仍在摸索的难题。《纽约时报》的文章,也仅是揭出现象而已。 本版宗旨:刊登学者独立的分析、评论文章,点评网络论坛思想热帖,为独立、理性的思考提供兼容并包的思想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