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埋伏”多处菜场 为读者揭开菜场贼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谢孝国 余颖 夏杨 实习生 罗卫光 廖杰华 陈琳 陈慧 图/本报记者 邓勃 颜长江

  对每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菜场不可一日不去。然而,有一些菜场,却有一些特殊人物让街坊们避之唯恐不及。

  近两个月,本报接到二十多起市民报料,称附近菜场小偷频繁出没,猖狂作案,有的市民遭遇连续被偷的事件,暨南大学一位退休女教师一个月内被菜场小偷光顾三次,每次都被偷了1000多元。菜场小偷为何如此猖獗?

  本报记者兵分四路,连日来蹲点守候,与菜场小偷零距离接触,直击小偷如何在菜场大行“贼”道。通过对市内十几家菜场进行走访、观察,记者大致摸清了菜场小偷的“贼形”

  然而,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单纯的“直击”行动,引来了猖狂小偷的误会……

  A、记者调查

  地点:暨南大学西门餐餐鲜新街市 目标人物:“蓝衫仔”

  众人面前不慌不忙“打劫荷包”

  “小偷?多啦!喏,那个着蓝衫的后生仔刚来开工,前面那个红T恤也是一伙的……”

  7月24日上午8时多,一位档主随手一指,就把记者苦寻的目标从汹涌的人头中“独立”出来。仔细一看,他们确实“与众不同”,手上没有任何东西,一直不断地来回走动,东张西望,一只手始终插在口袋里,眼睛贼溜溜地紧盯“猎物”……

  很快,“蓝衫仔”将目标锁定一位正在聚精会神地挑龙眼的中年男子。他装作要买龙眼,紧贴中年男子站了两分钟之久,缓缓将右手伸进男子的裤袋。中年男子察觉了,恼怒地瞪着“蓝衫仔”大喝一声。“蓝衫仔”耸耸肩离开了。

  “蓝衫仔”几次找到“目标”,几次都未得逞。不过他丝毫没有受挫的感觉,依然肆无忌惮地在人群中寻找目标。记者注意到,每次扒包都被很多人看到,“蓝衫仔”却丝毫不紧张。11时30分左右,他“下班”了。

  记者与市场的管理人员聊天得知,活跃在这一带的小偷经常换茬,起初有一帮“白粉仔”,但后来据说转战石牌西了。现在有两批人马,人数约6人。“蓝衫仔”算是老资格的,来这里有几年了,一个月前进了班房,估计是刚放出来。

  等到下午6时40分,在菜场苦候的记者又看到了“蓝衫仔”熟悉的身影。这回,“蓝衫仔”换了一个拍档———一个染了红头发的时髦女郎。这回“蓝衫仔”手拿一卷报纸,旁边的一位档主告诉记者,里面包着的是夹子,估计有一尺来长。“蓝衫仔”和“红头发”时而一前一后行动,时而由女的站在路边等待机会同时望风。

  没什么斩获,“蓝衫仔”有点急躁,竟然跑到记者这边,跟另一位管理人员要了根烟抽,还聊了几句。随后和“红头发”一起消失了在夜幕中。此时是晚上7时30分。
记者“埋伏”多处菜场 为读者揭开菜场贼踪(组图)
上图:一名扒手把手伸进别人口袋,正尝试作案,最后没得逞

  地点:龙津路、华贵路交界的鸿福市场边20米的走道 目标人物:“瘦子”

  记者误被当“鬼”险被“鬼”打

  7月24日下午5时许,另一组记者赶到了位于龙津路和华贵路交界处的鸿福市场。报料人带记者在市场兜了几圈,却不见偷儿的身影。报料人释疑:“别急,保安刚下班。小偷马上就来!”

  “小偷来了!”5时30分左右,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进入记者的视线。这是一个瘦得出奇的男子!“瘦子”走路时眯着的眼睛好像要睡着似的,只见他头不抬,眼睛不斜视,只盯买水果和过路人的口袋和背包,右手总是叉在裤兜里,发现目标就紧跟!

  6时许,在报料人的提醒之下,记者又看见五六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陆续走了过来,有几人手上还拿着一张报纸,“那是包钳子的!”报料人告诉记者。仔细瞧去,他们的行为和前一个男子无异。他们今天“上班”好像迟到了。

  令人奇怪的是,过道前方的龙津市场和右边的鸿福市场好像是小偷的禁地,每次盯人或者自己绕圈都是以这两个市场为界,一般不进入这两个市场里面。据报料人说,他们的行动范围就是水果摊两边不到20米长的走道!

  据一位档主介绍,这里的小偷有三十多个,一般都是在早上7时左右或下午5时保安下班之后出来活动,并且都是集体行动。“上次有个顾客在这儿买东西,有个贼用钳子掏他的兜被我看见,我就小声提醒几句,结果那贼回头就过来威胁我说:‘你啊你啊!以后小心点!’”

  6时10分左右,买菜、买水果的人明显多起来,而小偷们也忙碌了起来!

  “贴过去了!”直觉告诉记者,“瘦子”要下手了。只见他慢慢靠近一位正在挑水果的青年男子,弯腰、掏钳子、出手!突然青年男子站直了腰。没掏到!一分钟后,另一伙小偷也遭到了相同的失败,看着“猎物”离开市场,心有不甘的小偷竟然把手中的钳子抛向了空中,在夕阳的余光中,一道微光闪过,钳子回到了他们的手中。接着,是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

  在不到20米长的过道上,这些小偷不停地来回走动着。为了看个究竟,记者边啃着桃子边跟着他们溜达。“瘦子”又盯上了一位买完菜的老大爷,猫着腰就要下手。记者不忍,干咳一声,大爷闻声回头,“瘦子”像没事一样走了过去。记者准备回头离开。而刚回头的一瞬,记者的心差点蹦出来了!身后三个年轻的小偷正尾随着自己,其中一人离记者不到一米,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要吃了记者!

  记者赶紧去找另一位也在跟踪小偷的同事,糟糕,两个拿着报纸的小偷就站在不远处反跟踪他!他还不知道,若无其事地吃葡萄呢。据报料人介绍,就在上月,两个偷儿因抢地盘而发生冲突,打架中的他们只是猛揍对方而不说话。市民称他们是“鬼打鬼”!今天他们不会也把我们当成“鬼”了吧?!
记者“埋伏”多处菜场 为读者揭开菜场贼踪(组图)
  上图:7月26日晚8时,鸿福市场大门前,几名扒手跟着“目标”消失在巷子里……

  地点:芳村区百合苑市场、中市市场和华苑市场 目标人物:众“荷包友”

  七旬阿婆毛头小子伸“三只手”

  芳村区百合苑市场、中市市场和华苑市场巷道相连,四通八达,被当地人统称为中市市场。

  这里的“荷包友”活动相当猖獗,连当地村里负责保安的治安民兵都不放过!7月25日下午4时半左右,记者亲见一个“荷包友”在临街蔬菜摊位前想掏一名治安民兵的钱包。

  根据报料人事前的“反扒辅导”,为避免频繁走动引起“荷包友”的注意,记者们分批轮番在菜市场来回搜索。很快,“荷包友”们开始“粉墨登场”———

  一名肚子发福、颇有点派头的高大男子左顾右盼。5分钟后,他跟上一位挎包女士;一名40岁出头,背微向前倾,着蓝色条纹短袖,穿一双旧尖头皮鞋,看起来有点失魂落魄的男子在肉制品市场转了一圈;一名身材单瘦的中年男子来回游走;腊制品摊位前有两个男孩靠立柱站了很久,他们看起来还不超过16岁,一名嘴角长着一颗痣的男孩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其中似乎包着什么东西,报料人说,报纸里是钳子……

  一名治安民兵介绍道:“这里的‘荷包友’各色人等都有,上至70多岁的老太婆,下至十多岁的毛孩子。但主要力量还是那批‘白粉仔’。”他说,这里扒手全天都有活动,尤其是早上八九点钟最多,暗偷明抢都有。

  记者发现,这里街道和市场不分,几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地域狭小,光线昏暗,最长的街道市场绵延近一公里。顺着狭窄的巷道向南向东,中市市场与邻近的华苑、百合苑两个市场连成一片。这些市场虽然有治安民兵和保安昼夜值守,但由于过于分散,完全没有封闭性,“荷包友”往往神出鬼没,难以控制。

  治安人员和市场管理方面反映,目前针对这些小偷他们也无可奈何,即使抓住扭送派出所,大都由于无法取证而很快被释放,“荷包友”的活动已经甚嚣尘上,成了菜市场无法割掉的毒瘤。

  地点:天河区棠下市场 目标人物:矮瘦青年、十六七岁年轻人

  两擒两纵“荷包友”让人无奈

  接连两天遭遇“荷包友”,这是记者在天河区棠下市场的亲身经历。

  7月22日,下午5时许,记者和妹妹、妹夫以及他们两岁大的女儿一起去买菜。时值下班高峰,棠下市场人潮汹涌。妹妹抱着小孩,渐渐落在后面。

  “抓贼!”突然,记者听到妹妹大喊,转身看去,妹妹正拼命拽住一位矮瘦男青年的手,他手里抓着两张一百元。妹夫抓住了他的衣领,同时把钱夺过来。买菜的人流似乎注意到了这边发生的事,大部分人都远远地绕开。

  这时,旁边来了一名“劝架”的男子“义愤填膺”地帮忙教训小偷,他迅速从妹夫手上一把抢过男青年,作势要揍他,然后两人撒腿就跑。这一幕把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因为没有任何损失,也就没去报案。

  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记者随同他们再次去买菜时,又上演了一出抓笨贼的活剧。这次“荷包友”跟踪的还是抱小孩的妹妹,但换了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记者正好看到“荷包友”作案的姿势,他半蹲着,欲用一把钳子从她裤袋里将钱弄出来。妹夫将钳子夺下来,一把将他掼在地上。“荷包友”拼命护住头部,一副等待挨打的姿态。

  “快走开,到别的地方去吧,不要影响我们做生意。”身后的几个蔬菜摊主朝妹夫喊道。过往的人群,依旧行色匆匆,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记者正要打电话报警,被妹夫拦住了。“算了,每天都要来这买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听到这话,“荷包友”突然爬起来一溜烟跑了。

  据了解,活跃在棠下市场一带的“荷包友”大约有6到7人,他们成团伙作案,分工明确,有人放风,有人接应。市场管理方及棠下村虽然近来加强了保安力量,但他们的活动仍然十分猖獗。记者采访了几位买菜的人,他们都听说或者亲身经历过被偷的事件。一名湖南妹气愤地说,“上个月,我买菜付钱的时候,硬是被人家夺走了钱包。”一名卖熟食的江苏大妈感慨说:“小偷每天就在你周围转来转去,经常有人丢东西。我觉得在这里做生意很没有安全感。”
记者“埋伏”多处菜场 为读者揭开菜场贼踪(组图)
上图:几名扒手蹲在鸿福市场大门前寻找“机会”

  B、解剖贼形

  菜场小偷何许人

  几天菜场找贼,最后才真正感觉一位菜档老板的话精辟:菜场的贼最好认,因为他们不买菜,光看别人买菜!

  记者在多个菜场暗访,只要随意问一句:“这菜市场有没有小偷?”菜档档主马上会抬起头,毫不犹豫地指出:“那个就是!”或者踮起脚,在菜市场扫一眼:“他(们)还没来。”

  菜场小偷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地盘,如在荔湾鸿福菜场活动的是一帮广西人,而且根据彼此出没的时间或猎取的对象不同,还分不同的帮,如暨南大学西门旁餐餐鲜新街市和荔湾鸿福市场,就分群帮和单帮。

  菜场小偷有三个“相熟”、两个“盯紧”:与档主、买菜的常客、市场管理者彼此相熟。盯紧新来买菜人的荷包、盯紧“入侵者”的手。这些人中男女老少都有,多数是外来无业游民,部分是“白粉仔”(吸毒者),甚至连70多岁的老阿婆、打扮入时的少妇都加入了“打荷包”行列,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芳村区中市市场和百合苑市场原本是“白粉仔”活动的“天堂”,他们活跃在人们出来买菜的高峰期:清晨和下午5时以后,中午休息。近来竟有70多岁的阿婆抢了他们的风头。而冼村市场比较严重的是抢劫事件,劫匪以中青年男子为主,多向妇女出手。

  菜场小偷选场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的大型菜市场因设施简陋、治安状况相对较差,往往成为菜场小偷“吃食”的首选地,而市内那些规划合理、管理先进的菜市场,使得“打荷包”族难以容身。

  如棠下菜市场,因为照明黑暗,摊位之间间隔较窄,加之人流量大,是“打荷包”一族的理想之所。芳村区中市市场是一条绵延近一公里的狭长街道,中间不见治安岗亭,“打荷包”族即使强抢,买菜的顾客也无处可避。而相连的成津和鸿福两市场其室内是整齐划一的菜档,贼人光顾较少,重灾区恰恰就是菜场西入的一段十几二十米的小巷,这里两旁挤满了果摊。

  菜场小偷“趁虚”作案

  菜场遭遇“打荷包”的事件时有发生,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很少有受害人报案。黄埔区穗东街派出所一位值班接警员告诉记者,他工作十几年了,几乎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报案。该派出所辖区内有6个菜市场,要说完全没有小偷,那是不可能的。辖区内夏元菜市场一个卖蔬菜的大妈就说,她在批发蔬菜的时候,就三次丢过钱包,但一次也没报案:一是怕麻烦,二是担心小偷报复。不报案的另一种心态是认为报了案也没用,东西也不一定要得回来。

  黄埔区沙步市场管委会去年一共才接到10起投诉,今年只有两起,人们似乎不把报案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办法。近年管委会加强了巡逻,也扭送过一些“荷包友”到派出所,可“你前脚还未出,人家后脚已经回来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许多小偷因其偷盗数目小,根本构不成犯罪,顶多也只能依法关上几天了事。

  抓住小偷狠狠打一顿也许是许多人觉得最解气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不过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这种侵犯人身权利的做法已被明令禁止,对此,一些市场治安管理人员觉得他们已经无法管制这些“荷包友”了。

  (报料人卜先生、潘女士,获奖金各200元)

  怎样识别扒手

  1、看神色。扒手两眼总是注视顾客的衣兜、背包等,特别留心外地人、妇女、老年人。选准目标后,一般要环顾四周,两眼往往因紧张而有发直、发呆等现象。

  2、观举止。扒手选择目标时,往往在人群中蹿动,选定目标后即咬住不放,紧紧尾随,趁人拥挤时,用胳膊和手背试探“目标”的衣兜。

  3、识衣着。扒手大多数衣着入时,或长发、光头或流里流气,那些三五成群作案的,衣着打扮往往相似。少数衣着朴素者,则是老扒手。

  4、听语言。扒手之间为方便联络,常用“黑话”。他们把掏包称为“背壳千”、“找光阴”;他们互称“匠人”、“钳工”;把上车行窃叫“上车找光阴”,把上衣兜称“天窗”,下衣口袋称“平台”,裤兜称“地道”,把妇女的裤兜称“二夹皮”等。

  5、看动作。扒手在作案时,一般借人们拥挤的机会,紧贴目标,利用他人或同伙作掩护行窃;一旦发现有人跟踪,扒手便做一个“八”字手势或摸一下上唇胡须,暗示同伙停止作案。

  (日京/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