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缘何能“拴”住外来工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6:27 大华网

  编者按:潮阳区谷饶镇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真正做到以真情和待遇留人,以宽松的创业环境留人,以广阔的发展前景留人,使这里成为一个外来工乐于扎根落户、创业发展的地方,努力创造了劳资和谐、外来工与当地人之间和谐的环境,从而使一个普通乡镇跃升为“明星”:中国针织内衣名镇。本报今明两天将进行“探秘”连续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记者近日在潮阳区谷饶镇采访,体会到一种令人感动的“包容性”,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这就是谷饶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尊重与善待。

  谷饶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近几年来产业急速扩张,4年间产值和税收均翻了一番,其针织内衣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当前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用工难”现象的情况下,谷饶镇仍保持了比较充裕的劳动力,在这里打工“跳槽”的少,一干十多年并已成家立业的外来工不乏其人。外来工已逐步融入了当地社会之中。这一切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谷饶镇各级党政努力为外来人员构建和谐环境、“筑巢引凤”的结果。谷饶人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汕头精神”的真谛。

  外来工参与打造“针织内衣名镇”

  上世纪80年代初,谷饶镇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挥著名侨乡的优势,开始发展针织内衣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完整的针织内衣产业链,目前全镇拥有针织内衣企业396家(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家庭作坊600多家,年生产各类针织布2亿多米、各类文胸6000万打、内衣1.4亿件、内裤1900万件,成为全国有名的针织内衣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21亿元,比增34.6%,占潮阳区纺织服装工业产值的80%以上。谷饶针织内衣企业的从业人员已近8万人,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那么这里所需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

  在谷饶镇党政办公楼里,镇委书记陈运源和镇长姚佐雄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谷饶13万多当地人除去过半的老人、孩子以及务农和在外经商外,真正想到、能到工厂打工的劳动力可能只有两三万人,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因此必须引进大量的外来工和引进一批有知识的技术人员,否则企业如何发展?谷饶历史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抗战时期从惠来、揭阳、潮阳迁入避难的人家很多。如茂广居委现有9000多人,就有36个姓氏,杂姓而居。陈运源介绍说:“海纳百川是谷饶发展的内在动力。谷饶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排外情绪。同时当地党政为外来工营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帮助他们;企业对外来工也给予爱护,提高职工的待遇,改善生产条件,丰富企业的文化生活。”据调查,现在谷饶很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都是外来工,而且人才引得进也留得住。陈运源还认为:“没有外来工的辛勤劳动,就没有谷饶今天的发展局面。我们的体会是,要把谷饶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针织内衣生产基地,把这一产业做强做大,就要有包容的胸怀。”

  事实在印证着陈运源的说法。目前谷饶镇有外来工近7万人,其中外省工约5万人,其余是周边的铜盂、贵屿、金灶等镇的务工人员。

  让外来工乐得其“所”

  “泥腿子”洗脚上田,往往手无寸技,而针织内衣业又是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行业,因此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外来工素质显得特别重要。去年初谷饶镇政府投入35万元资金兴建了面积150平方米的培训中心,配备3台电脑和40台(套)电平车,分期分批对周边及外来新工人进行免费的岗前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更稳当地端好“饭碗”,增加打工收入。

  “安家”而后方能“乐业”,谷饶人深知这一点。考虑到外来工大多人生地不熟,一些企业又没有自己建宿舍的条件,镇政府以茂广社区居委会作为试点,于2003年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外来工公寓综合楼。来到茂广居委外来工公寓综合楼,不由人不羡慕谷饶外来工的福气。两幢七层楼房建得颇有城市商品房的气派,全部为铝合金窗结构,里面有大小300多套房,套型分为夫妻房、8人房和12人房等几种,其中夫妻房最受欢迎。每套房间均设立卫生间、阳台和独立水电表,预留了电话和有线电视插口。一楼设有20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二楼3000平方米的超市更是充满了城市的新潮气息,普通城镇几乎看不到的自动扶梯也在这里出现了。外来工在这里还享受了城市人的“待遇”———物业管理,公寓设立了管理处,保安员实行24小时值班管理,确保了住户的安全和公寓的整洁有序。目前,这里已有3000余名外来工入住,租金也不高,多人合住的房租每人每天只需1元钱,夫妻房每月两三百元就可“搞掂”。由于这里的外来工收入普遍较高,所以公寓里的部分住户还安装了空调机,一些“白领”还成了“有车一族”,开起了小汽车。

  外来工来到异乡打工,碰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子女就学难。在谷饶工作多年并已落户成家的外来工不少,特别是住进公寓的外来工,大多数把原来在老家的妻子儿女甚至父母都接过来住,这样孩子的读书问题更显突出。对此,谷饶镇委、镇政府规定对所有外来工子女入学一视同仁,就近安排入学,收费标准与当地人一样,有困难的还给予补助。在患病外来工的就医上,谷饶镇也给予了适当的保障。去年有一名外来工重病入院,工厂、居委和镇里广泛发起爱心捐助活动,使之能顺利治疗。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除了外来工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扎根当地的积极性。

  留住外来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不久前有一位著名学者莅汕讲课时谈到了这样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据调查,珠江三角洲外来工的月平均工资比长江三角洲低了300元左右,近十年来的工资增长很缓慢。他认为这可能是造成“民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谷饶镇,我们了解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这里的外来工月工资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而且很少出现被拖欠的情形。比起附近某些地方外来工“跳槽”频繁、流失严重、用工困难的情况,谷饶的外来工队伍是相对稳定的,务工心态是较平和的,许多外来工也在寻求扎根当地创业、发展的机会,因而与当地人、与企业老板的关系也相对和谐。

  在茂广居委,救助外来工的例子很多,比如,去年他们曾组织为一名外来工治病募捐的活动。居委会还建立了教育基金、治安基金和扶贫基金等,资助包括外来工在内的困难人员治病、子女就学等。有人半夜肚疼或突发疾病,他们马上用车送其到医院。上个月的一天深夜,居住在外来工公寓的一名四川籍女工因中暑突发高烧,外来工公寓管理处即刻派车并专门护送她到医院。近日居委会又发起爱心活动捐助来自重庆的因洗澡烧伤的向家三小孩住院治疗。

  茂广居委党总支书记张伟忠说,在我们这里,做好事很平常,我们也没有专门记录下来,总之每年每月都有做帮扶外来工的事。本报记者王开颖苏硕元(来源:《特区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