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深的大峡谷:黑部峡谷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13:51 中国新闻网 |
初游黑部峡谷,被她那线条清晰、锐角锋利的巨大的V字所震撼。站在她的面前,就好像苍天也被切割成了V字形,原本高耸入云的山被斩首破腹了一般。展现在眼前的这个V字外侧是深绿——那是郁郁葱葱的灌木树丛,内侧呈土灰——那是岩石绝壁,一条纵向的白线镶嵌在中间——那是飞流直下的黑部川,绛红和橘黄浓淡相间地装点着V字的主线及其两旁,那是秋天特有的峡谷景观。 激流溅起了飞沫,遮挡了人的视线,看不清峡谷里有没有生物,有没有路,只模糊地看见一条沿着悬崖峭壁往上游伸展的铁路线。 这就是我慕名而来的日本最深的大峡谷——落差3000米的黑部峡谷。我所仰慕的这个峡谷,在她的名字前面被冠以三顶桂冠:“中部山岳国立公园”,“特别名胜”,“特别天然纪念物”。其中,“中部山岳国立公园”的桂冠是70多年前的1934年12月由国家加冕(指定)的。 孕育了日本最深的V字形大峡谷的是立山。富山县内的立山,犹如她所在的县名一样,是富庶的山。立山位于富山县的东部,海拔3015米,自古以来是座火山,冰斗发达。其形状优美不说,还从中世到近世一直被人们视作信仰的山。传说立山在宗教意义上的开山是在奈良时代,与富士山、白山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灵山。立山山麓从古老寺庙的村落再往深处,曾经被视为灵地,女人不得入内。有一幅《立山缘起图》描绘了当时人们身着白衣,头戴斗笠,足蹬草鞋,手持金刚杖,去立山“禅定”的情形。明治维新发布了神佛分离令,开展了废佛毁释运动,传统的信仰遭到破坏,宗教色彩淡了下来。 在未作为旅游景点开发以前,登立山并非人皆可行,除了上述自然条件恶劣,人为限制等因素以外,还由于是灵山(也有人认为是魔山)。登山作为一种宗教活动,只是佛门修验道的修行者和登拜者之事。到了近代,也有登山家把她作为北阿尔卑斯的主峰而光顾的,但是,对于一般国民来讲,她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自从开放以来,这个深山幽谷变成了综合性的川岳观光线,成为每年观光客达一千万人次的国际级的观光地。 登山的起点站是宇奈月。之所以从宇奈月开始“立山黑部阿尔卑路”的游览是因为宇奈月本身就有十分的魅力,是富山县最大的温泉乡,宇奈月温泉以可容纳4000人而闻名。再则,把宇奈月作为进入峡谷的玄关这样的路线选择是各种导游书所推荐的。 从宇奈月到榉平,铁路线全长20公里多,以平均一小时16公里的速度前进,约乘了1小时20分钟。在这段时空距离中,我们穿过隧道41次,跨过桥梁22回。沿线是黑部峡谷的核心,身边展开了一幅大自然的全景图。那架在令人不由胆战心惊的深邃山谷中的铁桥,那拒绝人们靠拢的断崖绝壁,那闪烁着宝石绿光的清冽的河流……我的五感无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中的那一样,都在这个微小的旅行中受到了硕大的触动。 从榉平再往上,就是一人宽的登山路,也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我们乘坐缆车和索道车上升到覆盖着积雪的山腹并在候车室盖了一个红色的纪念戳:离星星最近的站——标高2,450米室堂站;我们步行走过贯穿山顶正下方的立山隧道,攀上陡峭悬崖上的大观峰并登上瞭望台眺望了高耸入云的山巅——立山连峰和后立山连峰;我们乘坐巴士领略了秋季的高原风光并在海拔2000米的弥陀原拐了七道弯,接连画了好几个“之”字。那种感觉妙极了,就像坐在轿子里通过上海老城隍庙的九曲桥!山上的空气显然比“下界”稀薄,但是,有一种置身于云里雾间的感觉。 返回富山站的电车从立山站始发。暮色已经降临,从开过田园地带的车窗里往外看,立山的连绵依然依稀可见。直到快要跨过常愿寺川时,后背还感觉得到立山的压迫。顺便提一下,常愿寺川这条长56公里,高低差3000米的世界罕见的激流的源头就是立山。 文章来源:日本《中文导报》作者:徐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