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救助向左,谋利向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0:17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山东省利津县有位以捡破烂为生的青年农民李俊民,8年来先后收留过数百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他没有万贯家财,他创办的“爱心家园”只能依靠自己的经营收入和部分流浪汉的劳动收入勉强维持,质疑之声也因此而起。有人称赞他的义举,也有人怀疑他只是把这些流浪汉当成牟利的工具。(《北京娱乐信报》7月27日)

  抛开任何的理由,一个人8年来能够先后收留过数百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这本

身就是个壮举,值得人们欢呼。试问,舍他其谁?

  一个人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做到无限期无偿收留流浪汉,更何况是一个没有多大经济实力的农民?按照有关人士的说法,如果李俊民能够让流浪汉们只是轻轻松松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就会毫无疑义地被人称为“慈善家”甚至“圣人”。但是这样的“慈善家”太高了,个人几乎是做不到的。这样的标准对那些需要救助的流浪汉有什么益处?民政部门政府因为这一点在是否支持李俊民上为难,则大可不必,民政部门救助的是那些流浪汉而不是李俊民。

  李俊民在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下,利用自己的力量做了对流浪汉个人对社会都有益的事,又有何不可?况且李俊民并没有压榨流浪汉谋取私利,只不过是让他们劳动来延长收留的时间罢了。再说,流浪汉有体力,出点力赚钱这又怎么样呢?总比他们在街流浪没人管强吧。

  那些沦落到无法保证衣食住行的流浪人群,因着李俊民而不再流浪,许多人得以重新走回了家,许多人能够活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李俊民的做法不仅是一种爱心活动,更是一种超越普通人员所能认识的伟大壮举!当我们以一种我们自己也难以企及的标准去要求李俊民时,是否扪心自问,我为那些浪浪汉做了什么?笔者倒是希望,全国能涌现更多像李俊民那样的人,把流浪都收留起来,让他们自食其力,不仅可以减轻社会负担,安定社会,更能够弥补政府的不足。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当今社会,人人都是“经济人”,人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关键是要用合理的手段把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在社会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又实现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吗?

  听着太多的谴责声和质疑声,我以为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没有足够的宽容度。生活是多元的,不会总是非此即彼。对李俊民,我们不妨以一种更为宽泛的心态待之:救助向左,谋利向右。(稿源:红网)(作者:林卫萍)(编辑:耿红仁)(2005-7-280:05:54)(2005-7-2215:35:07)(2005-6-5 20:59:18)(2005-6-315:29:22)(2005-5-2916:53:26)(2005-5-29 14:41:45)(2005-3-518:11:19)(2005-2-2718:30:05)(2005-1-14 21:56:28)(2005-1-422:39:29)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