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16:37 人民网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人民时评: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组图)
  刚刚放暑假,清华、北大每天都有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前住旅游参观。电视上播放了孩子们行进的队伍,也播放了专家的意见:让孩子们了解名校、旅游观光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就此引导孩子们向两所名校进军,那将是不幸的。专家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高考第一批录取工作已于几天前结束。因微小差距,又一批高分考生遗憾地未能跃入清华、北大等顶尖“龙门”。由于“名校情结”,不少孩子已毅然放弃后续录取,踏上复读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北京、上海、湖北、天津、广州、江苏6省市考600分以上仍复读的就达3000多人。其中,更有1800多人是已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却未去报到。由此,一种新现象——“高分复读”已然出现。

  对于这种选择,高分复读生和家长当然有自己的理由。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也开始分为三六九等。大本、大专自不必说,本科也分一、二批,就是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都有上百所,虽都叫大学,差别却很大。像清华、北大、复旦等“象牙塔尖”不光名头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与环境、与国外交流机会……一系列软硬件条件同样远非寻常大学可比。政府不断的巨大投入,打造“世界级名校”的目标更使差别越拉越大。至于就业与出路,当“杂牌大学”毕业生还“没头苍蝇”似地四处投简历之时,名校生多数坐等就有大公司上门招聘,甚至提前被预定。因而,在很多人看来,跨入名校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命运。复读再冲“塔尖”自然就成为许多具备一定实力的孩子和家长的共识。

  此外,现行高考的填报志愿方式,也是使不少人踏上“独木桥”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考前、还是考后填志愿,只要分数线未公布,考生实际都是在“撞大运”。学校对“忠诚度”的要求更使除第一志愿外的申请变得几乎毫无意义。纵然人们对志愿政策多有不满,要求过多少次改革,但终究无济于事。心有不甘?只有重头来过,再跳一次“龙门”。

  然而,“高分复读”却绝不单单是再复习一年那么简单。复读学校现在都是赢利性的。通常复读比读一年大学还要贵许多。而钱还不是最主要问题。眼看同学进入大学,自己却“蹲班”,个中滋味、来年再考压力、家长高度期待等心理负担可想而知。虽然有的人通过复读如愿以偿了,但君不见还有些人却越考越差,越考越没信心。这种经历对学生和家长绝对是刻骨铭心、难以言表的煎熬。而本应升学的好学生却被人为“积压”,来年名额之争也势必更为激烈。如此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无疑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也将造成惊人的浪费!

  中国高等教育刚步入大众化阶段,教育资源还不足就出现严重的“挑肥拣瘦”和巨大浪费现象,这是值得深思的。那么,高等教育十分普及的发达国家是如何处理、对待此类问题的?据了解,发达国家首先十分强调受教育权的公平性。这一方面取决于较为充沛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学校在投入与政策上并无偏袒,也保证了教育水准的整体均衡。而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顶尖名校实际都是私立的。想弃公立进私立,不但成绩需十分优异,更要有经济实力作后盾。人家也没高考一说,学生凭高中成绩与推荐信可同时申请数所同档次大学,再根据情况自行取舍。既满足了普通纳税人对高等教育的一般需求,名校又不会“打破头”,国外的做法可说是各取所需,各方都能接受的。

  当然,各国国情不同,我们的教育资源、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差距。可这能成为单纯“突出重点”的理由吗?如今有种说法:中国名校生中最精英的1/3出国,中游1/3进外企,最末1/3才“委身”国内。这种拿多数纳税人的教育经费培养少数人出国的做法,是否公平合理?所谓“教育没有绝对公平”就是这么个体现法?分数至上就是在体现“最大公平”?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仍是最现实的成功途径。“高分复读”、钻“牛角尖的尖”之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这种个人对现实的无奈,或者说低层次抗争,不但相当残酷,还反映了上层建筑改革的滞后。高考折射出的一系列体制缺陷、落后观念、功利行为,到底是不能改,改不动,还是懒得改?

  专家的意见对办教育的官员和复读的学子,提供了参考价值。对重新要参加高考的复读生们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难道真的就由他们去吗?

  作者:蒋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