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破解简牍保护难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5: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记者 彭波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将建立集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宣传展示和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简牍保护研究中心。这标志着甘肃省简牍的保护研究工作有望走出困境。 甘肃汉简“富甲全国”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这些简牍的出土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省不仅是近代以来最早发现汉简的地方,而且也是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截至目前,甘肃共出土汉简30多批次,60100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2%。 甘肃汉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出土的汉简上记录有大量两汉时期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俗等诸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两汉时期的珍贵史料。在汉简中发现的大量经济资料,为研究西北地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以及地租、税赋的形态提供了新的证据。汉简关于西北边陲防御体系、屯兵戍边、军队布防的记录,则是研究军事史的珍贵资料。此外,在汉简中还保留有大量儒家经典和古代典籍,有些竟是遗失了近千年的散帙古籍,弥足珍贵。 简牍保护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甘肃省的汉简保护工作一直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甘肃出土汉简占全国所发现汉简的绝大多数,汉简本身存在的巨大价值形成了一门学科:简牍学。另一方面,甘肃省在保护、整理、研究简牍的各个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汉简保护的重要性与现状存在很大反差。 据了解,目前,甘肃省出土的大部分汉简都保存在省考古所的地下室里。作为临时的库房,地下室的面积只有40平方米左右,不仅没有恒温、恒湿、防尘和灭菌措施,连最起码的灯光和通风条件也不符合要求。由于缺乏专业的存放设备,大部分的汉简只能分装在若干纸盒子里,然后一盒摞一盒地放在铁皮柜子里。一旦需要搬出翻检,一些胡杨木质地汉简常常疏松断裂,甚至变成碎渣和粉末。就在这样的贮藏条件下,汉简入藏时间长的已有30多年,最短的也在10年之上。长期的自然侵蚀、灰尘污染、霉菌虫蛀,使得相当一部分简牍已经出现变形断裂、朽蚀发霉、变质变色、字迹和墨色暗淡不清等现象。6万余枚简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保护刻不容缓。 汉简的整理研究也和保护一样,基本陷于停滞。由于人员、设备、经费等不足,汉简的发掘报告一拖再拖,有的甚至长达30年之久。此外,专门从事汉简研究的人员寥寥无几,也没有专门的机构。随着老一辈简牍学家的退休或者故去,现在大部分汉简都得不到及时整理。 在今年的甘肃省政协会上,李文衡、郝树声等4位甘肃省政协委员曾联名提交提案,提出要加快筹建“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提案中,委员们表达了对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工作的担心,提出应尽快扭转甘肃汉简在保护、利用方面的被动局面,把这笔珍贵遗产发扬光大。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甘肃省发改委已经对提案作出立项批复。甘肃省文物局也已采取课题制管理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对历史上长期遗留的居延遗址、悬泉置遗址、放马滩遗址、肩水金关遗址等大量出土简牍的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编写工作。这些遗址的发掘报告将为吸引更多专业学者参与到保护研究工作中来提供重要平台。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1日 第十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