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0岁“小福建”街头流浪半年记者同海南省儿童救护中心前往救助结果扑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7:38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一名年仅10岁的儿童,从福建莆田独自一人来海口流浪半年多,每天白天到处流浪乞讨,晚上就在影碟吧看碟、睡觉,而当记者和好心人费劲周折找到这名孩子要提供帮助时,该孩子却一直强调“我不要回家、不要读书”,令记者瞠目结舌。

  读者报料

  10岁儿童常年流浪街头

  29日上午,本报一位热心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声称有一名十岁左右男孩在玉沙路附近常年流浪,每天靠卖花、乞讨生活,非常可怜,希望新闻媒体能帮帮这个孩子。接到读者报料后,记者立即和这位好心人取得了联系,决定要寻找到这名孩子,让孩子和父母团聚。

  据读者介绍,自己看到这名孩子在玉沙路附近流浪已半年多,经常光着膀子在太阳底下游荡,饿了就靠附近商店、饭店的好心人给一碗面或一个馒头吃,附近可怜他的人也经常给他一些衣物。孩子就靠别人的接济过生活。前几日读者又见他拿一束花在玉沙路椰海酒店对面出现,怀疑孩子可能平时靠卖花生活。

  记者寻访

  两夜终于觅得孩子踪迹

  29日晚上,记者和好心人一起开始寻找这名流浪儿童。考虑到这名孩子可能经常卖花,记者便把寻访的第一站放在万绿园,因为万绿园路口每天都有大量孩子在纠缠过往的群众买花。令记者没想到的是,从晚上9点一直到夜里12点,记者徒步走遍了万绿园的每一个角落,又专门在万绿园入口处等候多时,却一直没有等到这名流浪儿童出现。记者又专门对一些卖花的儿童进行询问,可这些孩子都说没见过这个流浪孩子,令记者非常失望。

  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记者并没有轻易放弃,30日晚上又专门来到了海口玉沙路寻访流浪儿童。这次记者改变的“策略”,不再盲目寻找,而是采取了边找边向路边群众打听的方式。可寻访工作依然不顺利,记者从晚上9点多钟一直找到夜里11点20分,可依然没看到孩子的踪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记者走到玉沙路上椰海大酒店对面进行打听时,一位店主告诉说经常看到那个流浪孩子在一个“时空隧道”碟吧看碟、过夜,让记者去这个碟吧看看。

  记者随即来到了位于椰海大酒店对面的“时空隧道”碟吧,发现这个影碟吧设在地下室内,很多年轻人正在里面看各种影片,非常热闹。记者一直走到碟吧的最里面,才看到一名穿着脏兮兮的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看影片,片名为《功夫小子》,知情者介绍该孩子就是流浪儿童。可当记者上前给孩子搭话时,没想到他只看了记者一眼,然后一言不发继续看影片,根本不理不睬。无奈之下,记者拿出10元钱递给这名孩子,孩子看到钱后立即来了精神,马上熟练的把影碟拿了出来,退给里面的工作人员后跟记者出了门。

  拒绝救助

  “我不要回家,不要上学”

  出了碟吧后,孩子表示自己饿了,想吃羊肉串,记者随即带着孩子来到位于碟吧隔壁的烧烤园内,让孩子自己点东西吃。这名孩子点了一些羊肉串和一瓶椰子汁后,开始和记者攀谈起来。孩子声称自己家住在福建莆田东专镇,今年10岁了,是过年后才来海口的。当记者表示可以送他回家时,这名10岁大的孩子非常反感,一直说“我不要回家,不要上学”,并说自己在这生活的很好。

  据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以前爸爸非常凶,经常打妈妈和哥哥,后来就把哥哥给打跑了,后来又想打我。于是自己就把过年的压岁钱攒了起来,存了100元,准备离家出走,听别人说海南很好,自己过年后就独自坐上一辆开往“海口”的汽车,花了50元路费就来到这里了。来到这里以后,一些福建的老乡看到自己可怜,就经常给自己一些吃的东西,有时候还给自己一些衣服穿,大家都喊我叫“小福建”。而这条路上的很多店老板都非常好,有时候就给自己几块钱花,有的还经常给饭吃。有了一点钱后,自己就来到这家“时空隧道”影碟吧看碟,一次2块钱,时间长就和老板熟了。自己晚上就一直在碟吧过夜,在碟吧里洗澡和睡觉,日子过的非常好。

  椰子汁喝完后,年仅10岁的“小福建”又提出要喝点啤酒,啤酒上来后,小家伙竟一口气喝了半杯,然后摸摸肚皮说自己吃饱了。而当记者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时,“小福建”立即紧张起来,说不想照片让家里人看到,并用手和饮料罐挡住脸部,随后趁记者不注意从烧烤园跑了出去。

  各方救助

  “小福建”再次没了踪影

  为了更好的帮助“小福建”,切实帮孩子摆脱衣食无着的困境,记者今天专门联系了海南省儿童救护中心,希望能救助这个孩子。儿童救护中心的邱站长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今天下午专门安排中心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去寻找这个孩子。

  可当记者一行来到玉沙路“小福建”经常出没的地方,却完全扑了个空,几个地方都没有孩子的踪影。在“时光隧道”碟吧里,里面的工作人员专门带记者看了“小福建”放在碟吧内的家当,一个小小的纸盒内放着三件破旧的上衣和一条裤子,其中还有一件厚毛衣,估计是他刚来海口时所穿的。而在碟吧厕所旁边的铁栅栏上,还挂着“小福建”刚洗过的两件衣服。据碟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福建一般是白天出去流浪,晚上十点钟后才回来碟吧睡觉,一般都是在外面的椅子上睡,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给碟吧的工作人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希望“小福建”再来碟吧时能及时通知记者,记者和儿童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尽力说服孩子接受社会救助。到底“小福建”的命运如何?本报将全程跟踪报道。(记者宗兆宣 王薇 摄影报道)

  作者:宗兆宣 王薇

  (来源:南国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