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云冈石佛撑把"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0:12 人民网
为云冈石佛撑把"伞"(组图)
石窟内已经设置的温湿度监测设备

  7月30日上午,云冈石窟防水工程的首个设计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石窟顶部防渗工程随即转入施工设计阶段。作为云冈石窟防水工程目前的核心工作,窟顶防渗方案设计历经三年,经过三次专家集中论证会,终于确定为以铺设膨润土防水毯为主要方式,分区、分期、分阶段实施。一半佛像风化消失

  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的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以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气势雄伟、雕刻艺术精湛闻名于世,与甘肃敦煌莫高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成为我国三大石窟群。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建国后,有关科研单位在此进行了大量的勘察、试验和防治工作,取得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云冈也由建国时的瓦砾遍地、杂草丛生,成为保存基本完好,旅游设施基本齐备的国内重要旅游景区。其中,上世纪70年代进行的“三年保护工程的完成,基本上解决了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八五维修工程”的实施也为石窟风化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距石窟仅350米的109国道车流量剧增,仅运煤车平均每天就有1.6万辆通过,为消除由此引发的粉尘和废气污染,国家与地方共同投资2.6亿元,在距石窟1500米以外新建运输干线,将原有公路定为云冈旅游专线。

  但由于种种原因,云冈石窟的病害一直未能根治,石窟生存仍面临严重威胁。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长黄继中介绍,云冈是属砂岩,石质密度介于龙门石窟和莫高石窟之间,龙门是石灰岩,石灰溶于水,使岩体紧致;莫高窟虽是砾岩,分子颗粒结构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干旱少雨,因而保存性好。砂岩易于雕刻,但也易于风化。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风化损坏极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又加快了石窟的风化速度。据统计,云冈石窟历史上有大小佛像约十万尊,现仅存五万一千余尊,其中1474尊还被盗失佛头。风化损坏最严重的东部、西部洞窟,石窟外壁的雕像与题记几乎风化殆尽,其中16窟至19窟外壁上原来密布千佛造像,现已无从辨认。石窟内各壁面近窟底2米的雕刻几乎全部风化损坏。许多石窟内的窟顶雕刻已呈板状剥落,局部窟顶岩石还有崩塌掉块的危险。

  种种现实表明,大规模的石窟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国内规模最大的石质文物保护工程

  2002年1月,国家、山西省、大同市联合启动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山西省副省长、大同市市长为工程主要负责人,中科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等组成专家顾问组。

  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和环境污染是引起石窟风化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水既直接造成石质文物的风化,又加剧环境污染对石雕的影响。因而,治水成为云冈石窟保护中最根本的问题。威胁石窟安全的水主要有四种,窟顶渗水、空气凝结水、冲刷窟前的雨水和地下上升的毛细水。云冈周围存在大量煤矿,煤矿开采使地下水持续降低,目前地下水水位已经低于石窟地面十米左右,因而地下毛细水上升的威胁可暂不考虑。大气降水是石窟地区的主要水源。窟顶防渗治理、凝结水治理,以及防治窟前雨水冲刷的窟檐工程,成为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的三项主要内容。

  从十四窟旁边的小铁门爬上去,云冈窟顶一片荒凉,只剩下明代屯军城堡残破的城墙遗址,和。2002年7月,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办公室在全国进行窟顶防渗设计招标,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成为中标单位。勘察方案通过专家组论证后,2002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在云冈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实地勘测。大同的冬天特别冷,窟顶气温比地面又低好几度,寒风没有任何阻挡乌拉拉地吹,人穿着军大衣戴着帽子捂着耳朵都觉得头吹得疼。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研究员彭涛回忆说。2004年6月8日,云冈石窟窟顶防渗工程勘察报告在北京通过。当时会上实际上就确定了设计方案的许多细节,如要尽可能使用粘土、膨润土等传统材料,再也不能用现代的防水材料等。

  凝结水的勘测试验、窟檐的勘察设计也相继展开,其中凝结水研究目前由中国地质大学进行,窟檐设计方案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共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石质文物勘测、保护工程,在国内尚属首次,很多实验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所长黄继中介绍。众多物理、化学、地质学科专家参与其中,多学科、量化研究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为了完善设计方案,设计方对石窟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水文勘测,搜集了历年的气象资料。7月30日进行的专家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该方案基础资料丰富、翔实,分析准确,针对性强。”几次专家评审会上,都有专家提醒,要妥善保存一系列的勘测、试验资料,已备后人利用。专家建议考古清理和监测工程要先行

  此次通过专家评审的窟顶防渗设计方案共分窟顶排水、窟顶防渗、水土保持和绿化、防水效果监测系统、防水治理施工设计等五部分。其中,通过建立窟顶排水系统,使大气降水及下渗的水分尽可能迅速排出窟顶汇水区,减少大气降水在窟顶的停留时间。窟顶防渗部分采用设置防水层的方式,对下渗水分实施有效拦截,切断石窟渗水的补给途经。大部分地区采用膨润土防水毯,此材料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柔性,利于窟内的空气循环以及适应窟顶地面的不同坡度。对进行防水处理的窟顶区域,最后还要进行水土保持和绿化。

  这么多小工程并不是一起全部开始实施,边施工边监测,如果工程效果好到一定程度了,后面的工作也可以不做,这样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彭涛说。一次设计,分布实施,在工程设计方案研究会上,专家组就确定了这一原则。工作有先有后,根据防水治理技术与工期要求等分区、分阶段实施。关于防水效果监测系统,专家组就特别提出,监测工程对检验防水工程额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马上启动,并要考虑施工前后、处理区域与未处理区域的对比。

  不改变文物原状也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之一。在历次对窟顶防渗工程方案的讨论中,窟顶的明代屯军城堡遗址备受专家关注。30日评审会上,专家组建议在施工之前对此进行详细的考古清理,并根据考古清理结果确定工程方案。这一原则在窟檐工程的设计中体现更为明显。目前窟檐的设计方案尚在制定当中,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现代的全透明式,一种是仿古式。工程办公室决定多种方案同时做,最后优化选择。
为云冈石佛撑把"伞"(组图)
窟顶明代城堡遗址是窟顶防渗工程的第二区

  作者:人民网 记者鲍丹摄影报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