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筑法官间隔离带有利于司法公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1:43 法制日报

  构筑法官间隔离带有利于司法公正

  李坚

  近日,河南省法院分别制定和下发《关于规范法官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关系的暂行规定》、《关于严禁法院工作人员过问职务外案件的暂行规定》(试行)。两《规定》

对法官与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的关系作出具体规范,禁止法官为当事人推荐辩护人,严禁法院法官过问职务外案件。据悉,这是河南省法院为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官司进了门,两边都托人”的顺口溜。的确,从这句顺口溜中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案件当事人的普遍心态。许多当事人总是认为,案子来到法院,不想办法托个朋友或同学之类的关系向办案法官打声招呼通通

  气,甚至送点礼物、喝顿酒,心里就总是不踏实,总认为法官不会尽力去办案。或者个别当事人别有用心,想通过找关系,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受社会大气候的不良影响,许多当事人在案件到法院之时,就通过各种途径向法官打招呼,目的是让法官网开一面,多多照顾。在一些案件的说情者中,也有法院内部法官说情的情况存在。在法官干预法官办案,法官为当事人说情的氛围中审理案件,公正与效率也就很难保证,因此为规范法官办案,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出台“严禁法院法官过问职务外案件”的规定很有必要。而这个规定,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给当审法官设置一道“隔离带”,可以防止法官之间的“勾兑”,避免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审判独立与司法廉洁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两大支柱。不准法官之间过问案件的作用,就是使司法审判免受外来干扰,独立地依法作出裁决,同时防止其他法官以各种方式影响具体办案法官的审判,从防止司法腐败的层面维护司法公正。因此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切断对法官审理案件的干扰源,建立完善的抗干扰机制,堵塞不法影响管道,形成法官之间的隔离带和防护屏障,严禁法官过问职务外案件,便是这样一个隔离带和防护屏障的关键环节。

  虽然社会和法律职业本身对法官的人格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但是有的法官也会辜负人们对他在这一方面的期望。因为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在开放性的复杂人际关系中,当事人很容易找到对办案人员有影响力的人进行“打招呼”。现实诉讼中,对于法律规定幅度内的利益博弈,在各种干扰下往往造成当事人在诉讼中社会关系的显示和较量。况且由于法律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案件是多样和复杂的,因此承办具体案件的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而根据人们

  关于权力的认识,只要是存在权力的地方,往往就会有腐败产生,而且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自古不易的道理。因此如果法官手中的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必然走向腐败。而严禁法院法官过问职务外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法官的权力加以制约的一种制度设计。

  马克思说过,“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程序公正、体现法官形象公正,并最终实现实体公正。而从法治的角度讲,法官之间相互过问案件,不是良性规范下的正常关系,可能会出现法官不以法律为唯一“上司”的情况,这将导致法官独立、中立、诚信的品格丧失,降低法律的尊严,严重影响法律职业的公信度。而要构建理想的法官工作环境,不能仅依靠法官们的严格自律,更需要各种制度的规范,这恐怕也就是河南省法院出台“严禁法官过问职务外案件”规定的意义所在。(责任编辑:秦静)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