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嫂”原型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19 今晚报

  现在大家明白了,“红嫂”是一个群体形象,是沂蒙山人民救护子弟兵的中年女性的泛称。小说改编成京剧,京剧又拍成电影,传遍中国。先有文学的“红嫂”这一人物,再在生活中寻找“红嫂”式人物原型,是生活进入艺术,艺术又回到生活。同时,若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审干审了一位被掩护过的战士,战士写信寻访掩护过他的“沂蒙老爹”,人们还发现不了“红嫂”原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老爹”的哑妻明德英。

  1960年,作家知侠在沂水县城住,写了短篇小说《红嫂》。他曾听李子超说过一个故事,讲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中,有一位中年妇女用乳汁救了一个打阻击受了重伤的战士。听说事情发生在龙泉山下的枣林庄一带,一位正奶孩子的中年媳妇用乳汁救伤员,说“不能见死不救,害羞也不怕了”。在医院养伤的战士,说本人不让宣传,“但我永远忘不了人家的救命之恩。我希望赶快伤好重上前线!”子超同志后来写文章说,因为本人不让宣传,所以他久久没有说开事情的原始状况。枣林庄是我二姑奶奶家,现在能打听到那位媳妇。

  1973年,我“解放”不久,去故乡沂南短期深入生活时,听说“红嫂”是沂水南墙峪救郭伍士的大娘祖秀莲。这个故事我有大体的了解,救他的大娘在沂南隋家店,也确是典型的“红嫂”式人物。但我想,子超同志战时在沂南县任抗联主任和县委副书记,他说的故事还是发生在沂南的可能性更大。

  1974年,我又在故乡沂南深入生活,从8月到11月跑了全县六七个公社的几十个村庄。在马牧池公社,9月29日的这一天,来到了北面不远的横河村,听女哑巴丈夫李开田的同辈———大队干部李开文等介绍说:是1941年10月或11月份的事吧?只记得第二天交九。小庄当时13岁。下面他讲了人们的传说,说小庄是山东纵队司令部的通讯员。司令部在马牧池,政治部在横河,蒙阴的鬼子长途奔袭来包围,敌人掐断了我们的电话,打死了两个哨兵,从西门、南门、东门打进来,只留北门。大家分析要反包围就能消灭敌人,敌人只来了三百。通讯员把司令员托上墙突围出去。通讯员自己突围时,敌人追来,通讯员跑到横河西面的李家林,遇见明德英喊“大娘”,明德英连忙把他藏起,敌人追过来到处翻,她让小庄装作自己的孩子,她假装在奶孩子,护着,敌人没犯疑。敌人走后,明德英让小庄藏在一个空坟里。那空坟是一个放牛的修的,地主霸去,但没用。李开田外号叫“毛二”。解放后,小庄来信多次,寄“沂水马牧池汶河西李大爷收”,说感谢救命恩人。可查问多次,没查到“李大爷”是谁。后小庄又来信,说“李大娘是个哑巴”。村上广文说:“开田家,开田家是个哑巴!”河西李家林,也属横河大队,开始人们没想到那里。

  我和大队干部来到明德英大娘家。大娘是属猪的,这年64岁,很健壮。老伴比她大20岁,前年82岁去世。她家在岸堤,已无人,嫁来时24岁,李开田44岁,她因家穷,将就嫁了扛活的丈夫,家中为她做了顿好饭吃了,送来的。哑大娘比画着,老伴长胡子,做了个睡觉的手势———已睡去,去世了;1955年,在上海工作的庄新民来信后,1956年老伴去过上海。墙上还有1966年国庆节全家合照,在老两口身边有两男三女,长子长俊1956年参军也在上海,老头去看庄新民时也看了儿子;大女长英,二女长娟,已分别出嫁北官庄和东山香炉子石;三女长花,也参军,驻军在河南省灵宝县,去上海学习时,也认识了庄新民。大娘指向南方,比画老伴去时推着小车。墙上有舞剧《沂蒙颂》宣传画,大娘拿出半包挂面,指着图画,是说剧组来深入生活时,她是下挂面接待的。

  1977年四五月间,我为写陈毅、粟裕与孟良崮战役的报告文学,访问曾在陈毅同志身边工作过的汪晓云,在上海住了一段。这期间我两次到庄新民家,却没能见到他。

  后来,见到1989年10月沂南党史办第6期《沂南党史资料》,有1988年8月30日庄新民写的一篇十分详细的回忆材料《沂南老爹》。文中说,“文革”后期,山东省文联一位负责同志多次登门访问他,因他当时还正在被揪斗期间,为避嫌坚决谢绝了来访。文中还说,几年前,县里去信让他写材料,他又因工作忙一直未得时间写。现在离休了,才得时间写出,“为了感谢沂蒙老爹和明德英大娘救命之恩,使这血肉情永志不忘,也是为了偿还这段历史旧账,我想借这篇粗浅的回忆,以了此心愿”。读了此文,发现1977年我未见到庄新民的原因;此时,我也了解了明德英与丈夫救庄新民的详细准确的情况。

  原来庄新民是山东纵队军医处卫生一所香炉石分所的看护员。1942年冬,日寇继1941年“铁壁合围”后,又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卫生所被冲散。当时小庄13岁。机关为防敌人扫荡,平日让大家穿便衣,同群众一起到处转移。原本虚弱的身体又犯了胃病。一次遇上李大爷,大爷知道了是自己的战士,便给地瓜干吃,又一起各处跑。一天下午,在马牧池东北方向的一个山谷里遇上敌人包围。大爷说:“别怕,到时候就说是我的儿子!”人们被关在一个寺庙里。第二天,敌人手持上了刺刀的枪,从人群中拖出小庄,一再审问是不是八路。小庄与大爷都一直父子相称,身份没暴露。敌人拴着他们带到沂水城,十几天后,又让大家赶一群牛驴往西走,到了坦埠,又到了泰安。鬼子说:“你们都是‘良民’的,可以走了的!”大家被解开了绳子。小庄在转移与被抓的一路上,鞋磨破,脚烂了,腿碰伤,头碰破,多少艰难,全靠大爷的照料。有时走不动了,大爷背着走。摆脱了敌人后,李大爷领着奔往家乡。到了家,大爷同妻子一起想方设法为小庄养伤与掩护。晚上小庄与他们夫妇和他们的男孩女孩睡在一间破草房里。直到伤好,小庄才恋恋不舍离开李家,回到了部队。走时,大爷夫妇含泪相送,大爷说:“孩子,找不到部队再回来啊,这里就是你的家!”小庄也哽咽着说:“爹,大娘,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望二老!”小庄走老远,还见两老人站在村头不断地招手。后来,战争连年,小庄一直未得机会去看望二老。1949年过江后留上海工作。再以后,1955年审干清查他这段历史,他想法与李家联系。联系上后,才知道了大爷夫妇的名字,大爷1956年去上海一趟,此后联系不断。“文革”中为这段事,他既被当“走资派”又当“叛徒”批斗,直到1977年还未解放,这才有我去访问时没见到的后话。

  明德英事迹很多。根据党史办搜集到的资料,1941年冬敌人包围山纵机关时,追一个战士到李家前面坟地一带,战士周旋着躲藏中右肩被打伤,此时明德英在门外看见了,连忙放下怀中不到周岁的小子儿,领战士到空坟里藏好,敌人追到墓林处,未见追的战士,刺刀指向明德英的嘴,问战士跑哪去了,明德英哑哑着朝西山指了指,敌人向西山追去了。敌人走后,明德英连忙去看战士,见战士因流血过多昏迷过去。她把战士背回家,顾不得烧水,便挤了奶水灌上。战士得了救。小儿子却摔伤了大脑,得了终生的痴呆症。这个战士伤好走后,一直未有消息,不知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以后的情况和现在的地址。这个故事和庄新民不一回事。今年5月间,我二次去明德英故乡访问,知道了这个战士,也驻香炉石一带,姓彭。2002年庄新民以第一个长子身份给两位老人立碑,碑文中将乳汁救彭姓战士的事,也担了起来。

  “红嫂”成小说、成戏、成舞剧、成电影,全国出名后,各方来访问的、来探望的,络绎不绝,多年写通讯报道的也不少。1974年我初访时,人们把两个战士的事情并在一起讲给我,细节也有了一定的传说性。这说明生活素材在还未变成文学时,在流传中已有了艺术成分,就是文学还处于原始素材的状态。艺术中“红嫂”的传说和“红嫂”原型发现的曲折过程,有多少深厚的生活意味和文学上的启示!

  明德英今如仍在世,不到百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