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苏: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5:03 人民网

  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事实上已成为新兴产业带和“移民”社会。全省现有流动人口900万人左右,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主体是进城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占苏南总人口的45%。目前,“移民”到苏南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总数已达600万人。农村人口流动已成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瓶颈”。我们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并将其作为全省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2004年,我们共培训进城务工人员90万人,培训率达15%。我
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应对新的发展形势,立足工业化、城市化大格局,统筹协调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

  进城务工人员的问题在本质上仍属于“三农”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反映“三农”问题的社会政策重点已转移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向上来。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我省立足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格局,统筹协调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着力于以下三个结合。

  与城市社区教育相结合。城市社区教育培训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服务民生,提升职业技能。针对“移民社会”的现实,扩展服务对象不仅包含辖区内市民,还要特别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着力于建立健全两本台帐:一是进城人员登记台帐,这是开展培训的基础。南京市于2004年7月1日前率先在全国研发开通了“警务综合平台”,专门开辟了“外来人口管理”模块,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居住地点、教育程度、专长、培训意向等40余项信息。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原则,为百万进城务工人员建立了信息齐全、数据新鲜的“电子档案”。二是教育培训台帐。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倾向和教育培训需求,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对劳动力的需求,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统筹制定职业培训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已经培训人员登记造册,并开展跟踪服务。

  与城市企业教育相结合。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劳动力的新增与提升,已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我们在城市企业教育中将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一并落实,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培训的责任。一是政府制定政策。我省规定,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列入成本开支;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从年人均0.5元提高到1元以上。二是企业加大用工培训的投入。普遍坚持上岗前的就业培训,对从事生产线熟练工种岗位的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培训一个月,免费吃住,另发300元不等的生活费。三是进城务工人员个人也承担一定的培训费用,其费用在培训时不用交付,待上岗后由企业在其工资中扣除,以增强培训者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进取意识。与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相结合。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其子女入学问题不仅是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也造成城市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新的不平衡,事关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我省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的一系列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解决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至今,全省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适龄子女有49.9万人,目前入学率已达99.8%,在公办学校就读达72.9%,有力促进了城市教育的群体均衡。

  二、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平台,满足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几年来,我省一方面以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大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率,如苏州市沧浪区2004年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培训8万余人次,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70%。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融入城市文明,服务城市文明,贡献城市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建设培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促进进城务工人员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围绕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要,注重做好基地建设和企业培训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民生性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的主阵地。无锡市崇安区统筹社区力量,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建设规范的社区教育工作基地,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3年来,仅无锡市崇安社区培训学院就培训进城务工人员12万余人。同时,各地发挥现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在人才、设备、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就业、致富一条龙服务。南京市确定了38所职业学校50多个专业,为进城务工人员和下岗、转岗职工进行培训。南京建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发挥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的作用,10年来培训赴新加坡建筑劳务人员2.8万余人,总收入达20多亿元,为国家创了外汇,为群众富了口袋。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寻找新的办学切入口,推动企业自主培训,拓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渠道。在苏州新区,很多企业主动与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联系,把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班办进工厂,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实际工作和交往的需要,举办语言学习班,教会他们说普通话和苏州话。各企业不断提高办学档次,从大量培养初、中级技工发展到培养高级技师,从应知应会一般操作技能发展到大量培训具备从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同时已开始注重培训企业骨干,为企业培训班组长,培训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企业管理者等。一些企业还把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是开办新市民学校,着力提高整体素质,促进进城务工人员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昨天的农民进城务工,就可能成为明天的市民。在进城务工人员聚集较多的社区和企业内开办新市民学校,是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由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省一方面充实培训教材内容,在职业技能基础上增加城市文明生活的通识性内容。另一方面积极兴办城市新市民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不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更多地开展法制教育、健康教育、计生宣传、公民道德教育、自我保护和维权教育等等。南京市鼓楼区建立了进城务工青年读书站,定期组织进城务工青年进行演讲、读书交流和征文比赛。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已形成社区培训学院、街道社区培训学校、居委会社区学习点三级新市民学校网络。常州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创办的新市民学校向所有进城务工人员敞开免费培训大门。在该市钟楼区,学校场地分别是企业、街道、居委会原有的各类活动室,必需的经费是从宣传、城管、劳动、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相关部门“挤”出来的,教员由上述各部门轮流义务选派。常州市新市民学校诞生不到一年,已迅速发展到60多所。为对新市民开展继续教育,我们还组织编写了新市民进城务工教材,出版20万册,全部免费发放给新市民,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将自己转化成较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新市民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是组织自学考试,着眼于全面可持续发展,引导进城务工人员由民工潮向未来的创业潮转变。城市是创新、创业、创优的聚集地。我省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安居乐业、创业成才。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亦在自学考试中设置了创业课程的自考科目,现参考人数已达2万多人。昆山市的120万人口中,有62万是进城务工人员,其中有1.6万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培训参加了今年上半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年来,在自考毕业生中,已有38人走上昆山市、镇(局)的领导岗位,286人成为各类企业中的骨干,8人成为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都被后来的自考者奉为榜样。

  实践证明,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自身素质,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后劲,有效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从事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向从事技能型劳动转变;由过去缺技能低素质的农民向有技能有素质的市民转变;由农村习俗生活方式向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由进城打工就业向在城市自主创业的转变。

  三、面向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不拘一格,构建灵活高效的开放性教育培训体系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人员技能水平高低,关系到就业效果优劣,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务工人员的现状与实际需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坚持开展三种培训:一是引导性培训,主要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进城务工的基本素质。二是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职业技术基础培训。三是创业培训,重点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

  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为满足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将集中办班、分散办班、送教上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授课持续时间也不强求统一与标准化,一切服从实际和效果。对于空余时间基本固定、居住地点相对集中、文化程度相差不大的民工,采取集中办班,定时安排学习活动;对于在企业工作的民工,采取送教上门,哪一班次有了时间,就对哪一班次的民工实施教育培训;对于从事个体经营服务、组织程度不高、居住又相对分散的民工,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志愿者作用,采取分散办班与个别辅导的方式。同时,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实行灵活管理。明确学员“天天可报名,随时可插班”,并坚持做到长、短期相结合。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培训机制,在培训时间上,有全日制、非全日制,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的需要,有白天、晚间、周末课堂等。在培训形式上,根据市场需求以定单、定点、定向的方法,采取课堂式、活动式、网络式的培训形式。

  组建培训讲师团。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积极组建进城务工人员讲师团,为进城务工人员搭建融入第二故乡的“桥梁”。讲师团由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合劳动保障所、妇联等部门组成,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街道各社区,为进城务工人员送上道德法律、安全生产、维权保障等知识。

  四、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培训机制,推动进城务工人员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文明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我省把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扎实运作,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工作上合理安排,在人员上保证配置。各地成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协调小组,由教育部门牵头,加强与宣传、劳动、民政、人事、企业等部门的联系、协调与配合,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区为主、社会参与、共育人才”的运作机制。城市社区教育实验区都为所有街道配备了专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并建立了数以百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多元发展机制。首先,发展民办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目前,全省民办培训机构已发展到近400家,在培训进城务工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推进市场化运作。鼓励职业介绍机构联合职业培训基地,实行用工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的一体化服务,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就业的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和一体化服务。再次,激励终身学习。用市场机制激励进城务工人员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我省始终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鉴定后上岗”的政策,推动用人企业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聘用制度,把培训结业证书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优先签订务工合同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培训,培训学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与保持学员的稳定上,一是相互配合了解学员情况,做好学员思想工作,有问题及时与企业、社区联系;二是做好学员学籍管理工作,及时联系缺课学员,保证学员到课率;三是规范考核。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通过层层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和技能比赛活动,树立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积极向上的导向。苏州市已有3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长期以来,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苏州的经济发展和腾飞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4年,苏州市开展了十佳“新苏州人”的评选活动。全省也开展了“优秀外来务工者”参评活动。

  建立政策驱动机制。为了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我省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省财政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从去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5000万元,其中包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经费。许多城市都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培训,免费发放培训资料。昆山市推进“人才绿卡”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只要在本市居住两年以上,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获得“人才绿卡”,享受市民待遇,参加培训并取得自考文凭或证明的人,凭发票到劳动部门报销有关费用。南京市还专门建立了各类进城务工人员公寓537处,为外来人员在宁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和服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