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推进教育富民工程 提高教育的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6:14 人民网

  2002年5月30日,现江苏省委书记、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在调研教育时对南京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教育要为富民强市培养人才。城市的教育还要包括三块内容。一块是下岗工人培训,一块是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普通学生的创业精神。教育每年要进行‘万名下岗工人再就业技术培训’和‘万名农民致富技术培训’,培养一万名下岗工人就业就为全市减少了一个百分点的失业率,培养一万名农民致富骨干和经纪人就会使我们的农民尽快地富起来,教育要为市委、市政府挑点重担。”此后,市教育局迅速行动,于

7月份召开全市教育“促就业、助致富”培训工程动员大会,对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育“促就业、助致富”培训工程进行具体部署,会议同时还下发了市教育局、市农林局、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协等五个部门联合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意见。

  在实施和推进教育富民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挥教育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顺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将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富民工程范畴,在教育培训上让他们享受市民待遇,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从而帮助他们在南京更好地创业、就业。在实施和推进教育富民工程的三年中,我们始终树立大教育培训观,一方面抓好南京本地的下、转岗职工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培训,让这部分最可能流出南京到其它城市务工的人员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这部分人的“职前”培训,另一方面抓好外市流入南京的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职后”培训。

  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育富民工程实施意见,努力做好这项工程,取得了丰硕的培训成果。全市教育系统每年培训失业、下岗、转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5万余人,通过职业教育和各级各类成人文化教育培训农村各类人员50万人,其中,培训农村致富骨干、农民经纪人3万余人,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人。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认识更加深刻、思想更加统一

  全市教育系统特别是职成教系统的同志,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己任,充分发挥职成教育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服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我们深深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反映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开展教育富民工程,帮助下岗职工、广大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掌握致富本领,让这些在城市中相对困难、相对弱势的人们尽快富裕起来,就是教育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尽快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现实体现。在这三年的工作中,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不仅把培训工程当作一件培训工作来完成、一项培训任务来完成、一个培训问题来对待,而且把培训工程当作一件政治工作来完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一个政治问题来对待,全力以赴,以争创一流的态度,为下岗工人、广大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高品位的教育服务。“治穷必先治愚”、“富民必先富脑”、“民富才能市强”、“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这些教育理念通过我们的教育培训已逐渐深入人心。

  二、注重统筹规划,教育资源得到较好利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在比较江苏与浙江、福建等兄弟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时指出:“江苏的最大优势在教育、在人才,要发挥优势,让江苏人靠自己的头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财富、致富江苏人民。”为此,我们统筹、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市、区县职业学校、市属高等院校、区(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燎原学校和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动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已任,在抓好自身发展的同时,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设置情况,积极开展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和下转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并及时扩大在农村的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教育程度。

  南京职业教育中心以对外劳务输出培训为重点,自1995年开始开展劳务输出培训,10年来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输出培训的技术工人3万余人,据新加坡中建南洋公司统计,仅在新加坡的务工人员就已创外汇折合人民币25亿元。发挥农村乡镇(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主阵地的作用,以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乡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并把教育培训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农村务农、从业人员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全市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去年已达9.99年。江宁区方山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坚持常年开展本地农民、外来务工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并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把经过培训的本地农民、外来务工农民向江宁科学园及日本输出,劳务输出率达到100%。市电大、金陵科技学院积极开展燎原计划和送科教下乡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场授课讲解、咨询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获取致富信息、获得致富办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今“农科教讲师团”依然巡回在高淳、溧水、江宁、六合、浦口、栖霞、雨花、沿江工业开发区等8个区县70多个乡镇的农村村间和田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

  社区教育机构和部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下转岗职工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术培训。鼓楼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的实施的社区教育“百千万惠民工程”(建设好100个学习场所,举办1000场学习活动,让10000个家庭得到教育的帮扶),使外来务工人员提高了城市生活的生存能力,在城市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教育局组织市电大燎原学校编印《进城务工100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收录了外出务工以及求职所需的有关知识常识,通过用工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和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发放到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千家万户的手中,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广大农民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创业。从2002年开始,我们已连续3年免费发放8万多册《进城务工100问》到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手中,深受外来务工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三、重视制度建设,工作体系趋于完善,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教育、农业、劳动、科技、科协等部门组成的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统筹协调,总体部署,结合区域特点制订教育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和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围绕总体目标,定期研究、解决出现的具体问题和矛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培训局面已经形成。

  二是建立免费培训制度。教育“促就业、助致富”培训工程启动时,我们在全市确定了38所职业学校选取50多个专业免费为下转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这种“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已坚持了三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项培训工程也因此受到了下转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教育局连续三年对开展这项培训工程的有功学校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并且把此项培训工程的完成情况列入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考核办法,作为评估职业学校质量一个重要指标。

  三是建立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月报制。各区县、学校及时将培训情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按月汇总上报,为市局掌握培训一手资料提供了可靠依据,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培训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对照目标及时分析成绩和不足,更好地指导培训工程的展开。

  四是建立了督查制度。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建立了助学券制度,为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子女提供减免费用教育,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制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宁创业、工作创设良好条件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使我们的机制更加顺畅,工作更有成效,也使我们的教育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百姓的信赖。

  四、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服务意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

  与劳动部门密切合作,按照《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核证后上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教育部门所属劳动技能考核站(点)的作用,对培训后的下转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实施技能考核,把教育培训、技能鉴定考核、持证就业上岗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教育培训与就业的直接挂钩。利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及科协的技术优势,加强农科教示范基地建设,以推广农村科技致富示范项目为重点,通过引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示范项目,为农民提供生产、科技、信息等服务,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加强与区(县)、街道(镇)政府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筑学习型城市方面的作用,在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努力为教育富民工程做出贡献。全市各区均建立了区、街、居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即区级有社区培训学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有个社区分校,社区有社区居民学习点,让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有学习之处、培训之处。通过社区教育培训,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也同时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玄武区外来务工人员倪春法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并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社区委员会副主任,当上了“小巷总理”,《人民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富裕不忘帮困的先进典型黄正湘,自1989年进南京城务工做裁缝开始,到今天拥有了自己的印刷公司,自己富了以后,他不忘帮困,先后为苏北、河南、南京的贫困学生捐资助学6万元,而且在苏北老家为乡亲们修了一条1000米长、6米宽的公路,造福乡亲,被鼓楼区推荐为南京市“十佳进城务工人员”。

  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三年来,收获颇丰,成果多多,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关心指导,靠的是全市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靠的是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靠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方方面面的配合。新的形势和发展对教育富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教育局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踏踏实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富民工程,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时期赋予教育的新任务,努力为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