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模到劳模(劳模就在身边(19))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2:06 人民网-华东新闻 |
翟玉启,江苏省丰县供电公司总经理。这位曾在战场上荣立过一等功的战斗英雄,2005年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英模到劳模,17年来,从炮火硝烟到经济大潮,翟玉启实现了人生的精彩跨越。 “荣誉只代表过去” 见到翟玉启,他的一句“荣誉只代表过去”,将功勋和荣耀淡化得了无痕迹。 的确,鲜花、掌声、军功章,并没有带给翟玉启更多的沉醉。经历过血与火、生与死洗礼的翟玉启,对生命充满敬畏和珍惜,他不敢也不舍得虚度一分一秒。“有的战友牺牲了,可我还活着,就这么简单。”翟玉启对人生的诠释朴实得不能再朴实。 1989年,25岁的翟玉启转业到电业系统工作,开始了崭新的人生。面对陌生的电业工作,他的心中又激荡起战场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打仗,咱不怕死;干工作,咱也得是条汉子。 翟玉启明白,搞经济建设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10多年来,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大专、本科、研究生;中文、经济管理、电力工程……2004年,翟玉启以“县级供电企业综合信息系统设计”为题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所研究的“农村配网自动化方案的研究及试点工程”,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不懈的追求使翟玉启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2003年,他所领导的丰县供电公司通过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验收,翟玉启实现了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活着,就得干点事” 2000年9月,翟玉启调到丰县供电公司担任总经理、党委书记。 丰县地处江苏最北部,经济欠发达,工作条件差。那时的丰县供电公司,人员多、电量小、局面窘迫。“自古忠良将,都是把边关。”翟玉启二话没说走马上任。 “活着,就得干点事。”他说。翟玉启从做强主业下手,先抓制度建设,一系列管理制度把住了预算考核、农电财务统管、经费切块包干等各个环节,仅3个月就为企业节约支出近百万;大刀阔斧地改革用人机制,在上千名村级电工竞聘上岗中,549名农电工被解聘,乡镇供电所所长异地交流,3名不称职所长被免职;抓科技创新,分线、分压、分台片考核的线损管理全市率先,城乡一体化营销系统实用化验收全省率先,小型化变电站建设更是被列入全国试点。 主业刚刚上路,翟玉启又把目光转向三产经营,他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创一流企业的新路。一个只有5人的作坊式电缆小厂被翟玉启注入资金进行改制扩建。跑资金、跑土地、跑设备,100天后,一个占地58亩的股份制企业──徐州苏源银龙电力电缆公司诞生。2001年,“银龙”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达两亿元,2004年达3.74亿元,今年销售预计达5亿元。 翟玉启创造了被当地称奇的“银龙速度”,而他却为“银龙速度”瘦了整整12斤。如今,丰县供电公司以电力电缆为主,工程施工、物资贸易、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已颇具规模。2004年,丰县供电公司纳税突破2500万元,连续4年保持丰县纳税第一的地位,为丰县这个经济落后的贫困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做‘电老虎’,当好‘电保姆’” 初涉电业,翟玉启对“电老虎”一词深恶痛绝,每次听到群众的这种议论,心里就很痛;每次收到吃、拿、卡、要,坑农害农的举报,翟玉启的血就往头上涌。他对干部职工说,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农民,不能做“电老虎”,要当“电保姆”,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这份信任。 为了这份信任,翟玉启上任后,投资2.6亿元对全县360个村和城区进行农城网改造,在丰县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农村电价每千瓦时由0.65元降至0.52元,一年就为农民省下600多万元。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电”、“明白电”,翟玉启在全县每个村设立公布栏,实行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的“五统一”,群众对“农电”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3年,丰县供电公司实现农电“零投诉”。 对翟玉启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百姓满意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这份信任,翟玉启在当上丰县供电公司一把手的那天,就掷地有声地说:“以我为标、对我监督、向我看齐。”几年来,他上交的礼品礼金多达10万多元,其中包括岳父去世时同事们吊唁时送的3000元。翟玉启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丰县供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丰县的党风廉政评议中,公司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为了这份信任,翟玉启干起工作来总是生龙活虎。2003年3月,翟玉启在赶往公司的途中遭受严重车祸,浑身是血的他腿、臂、胸、腰等部位12处骨折。4个月后,翟玉启带着体内的6块钢板、拄着拐杖来公司上班。人们赞叹翟玉启顽强的生命力,更为他的意志深深打动。由于右臂过多、过早活动,两年多来,断臂接了断,断了又接,至今还打着石膏。可翟玉启已经不太在意失去功能的右手,硬是把左手“逼”会了写字、打电脑、料理生活。 如今,翟玉启仍没有停步,这位昔日的英雄、当今的功臣,正以铮铮铁骨、满腔赤诚,奋力书写着明天的辉煌。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02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