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刘志人和他的“问题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5:02 中国青年报

  实验班的学生们正在安静地等着开全校师生大会。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不爱上学爱打架的“差生”、“坏孩子”。

  “爷爷好!爷爷好!”一位老人走到跟前时,他们齐声喊道,言语中透着亲切。

  刘志人,78岁的退休教师,多年来开班授课,专门招收因各种原因辍学的“问题学生

”。“这些学生让学校都头疼,没救了!”一些老师说。

  “他们不仅能转化为好学生,还能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在刘志人看来,关键是要用心、平等地去对待他们。

  实验班招的大都是“问题学生”

  刘志人和学生没有界线。学生看见他,亲热地搭着肩膀又说又笑。他也真心地为学生骄傲:“他们的不少初中同学还在念高中,等同学考上大学了,他们也差不多大学毕业了。”

  刘志人出生于广东一个教育世家,1983年离休前是一名教师。1984年拿出身上仅有的40元,租了一间教室办起高考补习班,当时学校只有他一名教师。

  在广泛接触中学教材之后,刘志人认为,我国现行教材结构和教学方式明显滞后,教材水平远远落后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内容繁琐而重复,无法充分满足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他举例说,高中数学3个年级的课本总共851页(原人教版),其中197页为选学教材(即高考不用考,老师可以不讲),这样一来,就剩下654页,如果每天上两节数学课,每节课讲两页,用160天左右就可讲完,加上复习和测试的时间,一年时间完全可以学完。

  1988年,刘志人在广东开始了教改实验,把高中三年学完的所有课程压缩到一年完成。

  从2002年开始,刘志人先后在广西的柳州、玉林、南宁开办实验班,为了证明自己的教改效果,刘志人招收的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的差生以及打架、逃课的问题学生。

  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能得到老师公平的对待

  曾经拿刀砍伤人、被派出所拘留的李小年(化名)在实验班重读一年后,如今在兴奋地等待高考录取通知书,今年他考上了广西财经学院。他在实验班的同学陈冬(化名)已是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一年级学生,两年前他曾是出了名的小混混,刚上高中就因闹事被学校勒令退学。

  阳乐(化名)曾经是一名“打架王”,被学校开除后父母将他送到刘志人的实验班。弄清他的“底细”后,刘志人对他说:“打架不是好办法,忍得一时就过去了,有问题找老师解决。过去学校说你是个坏学生并不实事求是,你也有好的一面,我相信你会变好,将来肯定能有一番成就。”

  有一次,阳乐与普通班的同学发生口角,对方抽出一块铁板朝他打去。第二天,消息传来,学校一口咬定阳乐打人,不少人认为“这个打架王,改不了”。刘志人找来阳乐、围观的同学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为阳乐洗了冤。事后,阳乐说:“如果学校处理了我,我可真要打架了。”

  从此,他再也没打过一次架。入学时只有初二水平的阳乐2004年考上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玉林实验班的祝全(化名)说起过去的打架、逃学的“光荣”历史,挠挠脑袋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了吧”。他原来在玉林一所重点中学念初中,中考时学校领导劝他们差生别参加考试了,考也考不上。他们听了都很伤心。“在过去的老师眼里,我们都是一帮学习有困难的差生,可是我们并不笨啊!”他说,在实验班,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能得到老师公平的待遇。他去年考上了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对待“问题学生”有没有绝招?实验班的老师范容涛说,关键是待学生公平,才能让他们认同自己。在实验班,他与学生同吃同住,很快就与学生打成了一片,这群“问题少年”个个都听他的。

  刘志人的教学模式能否推广

  刘志人的“问题学生”中,有些从小父母娇生惯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些犯了一次错误后,便自暴自弃;有些受了老师或家长不公正的待遇后,破罐子破摔……如何真正转变他们,让他们从遭人唾弃的差生变成充满自信的好学生,其实非常艰难。“只有让学生从奉命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他们真正埋头专心地做一件事时,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回来。”刘志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法,想尽方法让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信心。他常常对学生说,来到实验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刘志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实验班的老师中,有教师和辅导员两种,老师是上大课的,辅导员是给单个学生“开小灶”的。因为有些学生成绩太差,需要另外给他们补课,主要是补初中没学好的内容。刘志人招进学生后,先进行一个月的教学试探,试探每个学生的知识量、接受能力,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进度。

  据了解,2003年柳州实验班130多名学生有9人考上了本科,60多人考上了大专;2004年玉林实验班86名学生有57人被全国25所本专科院校录取。

  尽管如此,刘志人的快速教学法自始至终备受争议,一些教育界人士批评,他的快速教学法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时好时坏,且不利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因而不宜推广。

  只有广西财经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莫光政博士始终支持刘志人。他算了一笔账,每年广西有1万~2万名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任何的升学希望,刘志人的教学模式至少可以让他们继续读书,而且有希望考上大学,而不是过早地走向社会。本报南宁8月1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甘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