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化工厂10多工人血液铅超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0: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化工厂10多工人血液铅超标(图)
  一工人到职业病防治医院检测,结果显示为铅含量超标,但在该厂组织的体检中却合格。顾展旭摄

  本报讯

  (记者胡利) 近日,在广州市黄埔区某化工厂上班的10多名工人,由于平时不断出现身体疲乏、记忆力渐次降低等问题,就去多家医院进行体检,结果竟发现血液里的含铅量超标不少。可就在几个月前,由工厂组织的体检结果却显示工人们都很正常,并没有出现血铅超标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该工厂有关负责人承认工人自己体检的结论有效,并表示一定会为工人开展治疗。

  工人:自行检测没人不超标

  昨日中午,记者见到这些工人,他们年纪在30岁上下。他们纷纷拿出体检报告单,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他们所在的化工厂组织他们到某医院,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血铅年检。检测结果表明,其血铅含量都为正常。按规定,血铅的正常参考值为<1.93umol/L,而他们所得的数字都远低于此数。但是,由于他们所在的化工厂包装和生产一种涂料,这种涂料里含有氧化铅。而有些工人长期在此涂料车间上班,不时出现疲惫、记忆力降低等情况。面对“大家都正常”的结果,他们决定自己掏钱去再次做体检。在省、市的几家医院包括职业病防治院等,得到的检测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有工人的血铅含量高达3.262u-mol/L,其余的人都大大地超过了正常参考值,无一人没有超标。目前,拿到检测结论的工人,共计有11人之多。

  工人们还指着由工厂统计的“2005年血铅检查结果”表格说,比如工人林×聪,在工厂提供的检查结果表上显示为0.574umol/L,但他自己去检查得出的结论竟是3.175umol/L;工人黄×喜,工厂检查结果是1.163umol/L,自己去检查的结果是2.342umol/L……这样一来,令工人感到不解的是,为何工厂组织的体检结果,与工人自己去搞的体检结果大不一样?

  工人们称,他们曾带着自己去医院里做的检查结果,找到工厂有关负责人那里,要求工厂就血铅含量超标的事给个说法。可是,厂方不相信他们的检测结果是真的,以他们没有在工厂的指定医院做检测为由,不承认其结论的权威性。为此,他们又各自找到工厂指定的医院做了检查,证实也是超标。现在,有的工人陆续去做检测,少部分人的检测结果会在近几日出来。

  据悉,与工人林×聪、黄×喜一起在同一车间干活的,总共有20多人,与该车间相邻的一个车间,也有工人几十名。有的工人在该化工厂干了将近10年,有极少数在此处干了不到一年。至于他们是否都存在血铅超标,一时不得而知。

  工厂:将报销工人体检费用

  该化工厂负责生产的刘副总经理说,不存在工厂不相信工人自己掏钱的检测结论事。工厂将报销工人去医院检测的所有花费。

  有工人们还反映,化工厂在组织他们检测后,并没有把检测结果逐一告诉他们,只是把所有工人各自的血铅值,印在一张表格上给他们看看了事。工厂相关负责人就此向记者解释说,这是工厂在工作上的失误,但绝对不是故意的,希望工人谅解。

  昨日上午,工厂召开会议,决定从“体检情况要随时、客观地公布”等十个方面处理好此事,让血铅含量超标的工人,分批去做休养治疗。一旦发现工人已中毒,将进行有效“排铅”。等工人治疗回来之后,工厂便将其调离原来的车间。对那些邻近该车间的工人,也会通知他们全部去检测身体。

  医院:确实检测过工人血铅含量

  记者对工人在工厂组织下去的那家医院采访时,该医院专门负责检测的医生说,他们确实对该工厂的工人检测过血铅含量,可是就具体的检测情况不愿意做正面回答。工厂是否把那次检查的结果单给工人,医院一点也不知情。

  铅中毒危害知多少

  铅的危害性很大,是一种高度有毒物质。日常生活中过多吸入汽车尾气,并经常接触油漆、涂料、铅尘、土壤、旧水管、陶瓷和水晶器皿、塑料拖鞋等,容易接触铅。同时,一些玩具、文具、食品中也含有铅,松花蛋、爆米花、过期罐头中也含有铅。有关专家表示,儿童中重度铅中毒并不多见,实际上多为无任何症状的轻度铅中毒,家长们无需过度紧张。

  重度铅中毒表现为牙质出现黑色铅线、肚子疼、结膜高度充血;而轻度和早期铅中毒出现的症状往往属“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发育迟缓、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脾气急。专家建议,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可到医院选择适当的方法检测,较早预防控制,铅中毒并不可怕。

  根据中华医学会提出的儿童铅污染及防治常规,一至三级血铅水平的患者属轻度铅中毒,应该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法包括经常洗手、经常清洗玩具及学习用品、定期家庭扫除、讲究个人卫生、少吃含铅食品等等。专家说,驱铅药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会络合掉体内的二价矿物质,所以不是三级以上的铅中毒,无需服用。 (邱瑞贤)(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