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被拐儿童回家20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0:47 南方日报

  新闻追踪

  本报记者 郭文君 欧雅琴

  7月13日,本报B07版报道了东莞市公安局将在打拐工作中找到的两名被拐儿童王朗和詹晨送回亲生父母怀抱的新闻。孩子们归家20多天后,记者回访了这两个家庭,听他们讲述

当年的失子之痛、如今失而复得的喜悦。在他们略带忧伤的回忆之中,在他们合家团聚的天伦之乐里,记者发现,这两个家庭当年的不幸和如今的幸福竟是如此相似。

  儿 子

  王朗:

  和刚回家时像换了一个人

  回家20多天,王朗变得又白又胖,脸色非常红润,和记者初见他时像是换了一个人。“是不是爸爸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是,以前叔叔阿姨(指养父母)家没有那么多好吃的。”王朗一边剥龙眼一边回答道。

  20多天前采访王朗时,可能因为没有见过那样的场面,他显得非常拘谨。据王朗的父亲说,王朗刚回家的几天也是不怎么说话的,对一切都感到很陌生。没过多久,他就回复了活泼的本性,采访过程中,他简直一刻也没停下来:玩玩爸爸新给他买的玩具推土车,和姐姐嬉笑打闹,给爸爸扮个鬼脸,一会儿又对摄影记者的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过了一会,他又把几张扑克贴满全脸,学着电视里的化妆品面膜广告说:“脸上又白又滑。”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王朗以前就是这种活泼好动的性格,但不像现在这样调皮,父母说什么他都是听的,现在就不是了,让他做什么好像都一副不大愿意的样子,非要大声点、凶点他才听话。和姐姐玩老喜欢摆出老大的样子,要命令姐姐。而且不知道怎么搞还养成了挑食毛病,肉不怎么吃的。”父亲老王的话语里听不出多少责备的意味,反倒是疼爱与纵容,“孩子说养父母对他不好,以前一不听话,就要挨打,可能孩子就是这样被打‘皮’的。”

  老王夫妻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卖肠粉,这两天,王朗也起得很早,跟爸爸妈妈一起到摊子上去。老王每天早晨都会给儿子做上一个大大的肠粉,加足了料。“我最爱吃猪肉和火腿,还有向爸爸要钱买的冰豆浆也喜欢喝。”王朗乐滋滋地说。

  老王一家是罗定人,原来王朗说的都是粤语,被拐到潮州两年多之后,王朗改了乡音,现在只会说潮州话和普通话,但粤语他还基本能听得懂。在一家人的饭桌上,就出现了这样奇怪的场面,父母、姐姐、爷爷说粤语,王朗不时用普通话插几句进来。

  当记者问王朗长大想做什么时,他一开始说不知道,后来听姐姐说想当医生,因为医生治好了她的病,他像是受到启发地说:“我想当警察,因为警察叔叔很厉害很威风,他们救了我,对我又很好,还给我买好吃的东西。”“那你敢不敢抓坏人呀?”“现在还小不敢,等长大就敢了!”

  詹晨:

  两边的爸爸妈妈一样亲

  与其他被拐儿童相比,詹晨可以说是幸运的。他被拐卖到潮州后,一天晚上看电影时与人贩子走散了,当地的派出所把他寄养在一户人家中,养父母几年来对詹晨关爱有加,詹晨至今还管他们叫爸爸妈妈,“我有时不听话了,爸爸妈妈都不舍得打我”。但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情,和养父母分离时,可以想像他心灵受到的创伤也很大。“警察叔叔来和爸爸妈妈说了很久的话,然后就要带我走,我不知道要去哪里,一点也不想走。”

  公安带走詹晨时,养父母把他的衣服、书包、课本、玩具都装进了大包,有詹晨喜欢看的七龙珠漫画,他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小小的书本已被他翻得有些破旧了。临行前,养母还偷偷地往包里塞了一大瓶詹晨最爱吃的话梅。詹晨说自己一直舍不得吃,后来发现话梅被福利院其他小朋友偷吃了,他还伤心了很久。在福利院时,詹晨俨然是孩子的“头领”,因为他上过一年级,他就扮老师,教其他孩子写字。养父母还给了詹晨50元钱,他有时也会拿出来向其他小朋友炫耀。

  詹晨回家当天打电话向养父母报了平安。不到一星期,养父母就开车从潮阳赶到大朗来看他。一见面,养母哭成泪人,詹晨懂事地安慰说:“妈妈你不要哭了,以后我会去看你们,你们也要来看我。”看到这一幕,詹晨的亲生父母也很感动。

  养父母走后没几天,詹嫂带詹晨回潮州老家给亲戚们报平安,也带着他到养父母家看望。因为共同疼爱的一个孩子,两家人俨然成了亲戚。记者问詹晨,“爸爸妈妈和养父养母谁好?”“都好。”“那你以后长大挣了钱要给谁花?”“谁都给。”更加巧合的是,养父母家孩子和詹家孩子的名字都是“泽”字辈,而詹晨在两家的名字读音也十分相似,两家人都认定这是一种缘份。

  父 母

  老王:

  走到哪里都牵着儿子的手

  2年前的失子之痛让30多岁的老王看过去比同龄人沧桑许多,他说儿子返家前自己都没有真正地开心过,而是一直处于没有好好看住孩子的自责之中。老王在常平土塘市场外做肠粉生意,其实当时市场附近已经有一个孩子被拐,老王当时也提醒过老婆,没事少让孩子出去玩,夫妻俩做生意时尽量把王朗带在身边。可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003年五一长假期间,老王摊上的生意特别好,市场内外人也特别多,王朗就在不远处和小朋友玩耍。老王说,当时一个不留神,回头就找不到孩子了。老王立即意识到孩子被拐了,当天他就报了警。

  老王也在尝试自己寻找儿子。寻子的过程中,他发现电视、报纸上和路边有一些寻子启事,他开始和这些与自己遭遇相同的人联系上了,组成了媒体报道过的“寻子联盟”。老王说,他们当时组织了20多个人,大家集体行动来寻找失踪的孩子,并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上更多的人群来帮助他们找回孩子,同时彼此安慰。“我们现在都成了朋友了。”老王说。此后,他们的“盟友”里陆续有10多人的孩子被公安解救回来,孩子回家了,大家都会打电话相互告知,算是对其他“盟友”的一种鼓励。王朗回家以后,老王照例也给“盟友”们打了电话,还有“盟友”上门来看看王朗。

  采访中,王朗抱着老王的腿嬉戏撒娇,老王也一直笑个不停。到公安局认领孩子那天,尽管儿子被拐时才5岁,但王朗后来说,自己第一眼就认出了爸爸,这让老王备感欣慰,觉得苦寻和等待都是值得的。王朗跑出家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同玩耍,他们之中有些是王朗被拐前的好伙伴,他回家没几天又跟他们“混”熟了。老王立刻叫了女儿跟上去,半分钟后,他不放心,自己也跟了出来。远远地看着王朗的调皮劲儿,老王幸福地微笑着。邻居们说,下午老王不做生意了,就带着王朗到市场周围逛逛,走到哪里都是紧紧地牵着儿子的手。

  詹嫂:

  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

  詹晨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最得詹嫂疼爱。詹晨丢了3年,詹嫂哭了3年。詹晨被拐之前10多天,詹嫂卖菜档口对面一个广西人的孩子被拐,她就很担心,说不要让孩子到外面去玩了。詹嫂还记得詹晨被拐那天是农历十月十四,前一天晚上,她说觉得自己好像有预感有坏事要发生,那个晚上很早就带着孩子睡了,早上起来也是不放心,特地让儿子多叫了自己几声妈妈。

  儿子被拐后,詹嫂躲在房间里哭了几个月,也不吃饭,也不说话,后来家人慢慢跟她解释,她才接受了现实。之后,原本性格温柔的她变得十分暴躁,老是发脾气,一个不顺心就要骂人,其他几个孩子都没有好日子过。詹晨的照片也被家人收起,不敢让詹嫂看到,怕又让她伤心。

  “妈妈本来就没有心事做生意,现在小弟回来了,生意她更是放到一边不管了。”其他孩子打趣母亲。詹嫂原来和丈夫、女儿在大朗市场卖菜,詹晨回家以后,詹嫂干脆连菜场也不怎么去了,每天就守着儿子,他走一步就跟一步,晚上也是搂着孩子一起睡觉。“这几年来,我都没有睡得安稳过,儿子回来以后,抱着他一起睡觉,我就像是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詹晨原来讲一口潮州话,虽说他后来的几年也是在潮州生活,潮州话能听也能讲,但他现在一般都和人说普遍话。这让詹嫂觉得既不适应又挺自豪:“他普遍话说得很正很标准,跟电视上的差不多”。

  图:

  本报7月13日B07版报道了这两名被拐儿童的故事。

  终于见到孩子,母亲特别激动。何建文 摄

  有过一段经历,王朗贴得父亲更紧。何建文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