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糕粑 “黄金粑” 清镇“刘姨妈”的生意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0:58 贵州都市报
黄糕粑“黄金粑”
  黄粑(又名黄糕粑),在贵州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成份是粘米、糯米、黄豆、白糖等几种简单的原料。公认出好黄粑的有三个地方:贵阳的清镇、毕节的黔西县城、遵义的遵义县城。清镇做黄粑的作坊最多时有几十家,但真正做大的只有“刘姨妈”。

  “刘姨妈”的负责人是34岁的吴茂云和32岁的代全凤夫妻俩。厂房在市区内一个稍显偏僻的地方,环境整洁,采取的还是古老的加工方式:放进大蒸笼里蒸,蒸熟后消毒杀菌包装(如图)。

  谈起“刘姨妈”的来历,吴茂云笑了笑,“其实因为我妈姓刘,做黄粑好吃在清镇小有名气,多年来,别人都叫她刘姨妈,后来我们决定就以这个名字来注册商标,觉得这个名字注册小吃很亲切!”

  正式创业是从2001年开始,开始的产品只有单一的糯米黄粑,后来他们调查了不少消费者,发现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口味差距较大,于是对传统产品进行了改进,在保持黄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时加入五仁、糯玉米、鲜肉等,于是有了现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荞、八珍、鲜肉、熏肉、黑糯米、猪叶粑等10来个品种。到现在,“刘姨妈”在遵义有了一家分厂,在全省有100多家专卖店,另外,大超市都在代销他们的产品。通过他们对市场的开拓,近几年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餐馆引进他们的黄粑,切片蒸熟后作为一道点心上给客人,很受欢迎。吴茂云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年能销出150万斤左右,销量还在不断增加。

  2003年10月,代全凤到都司路诺玛特超市去了解自己黄粑的销售情况,发现可以放置100多个黄粑的柜台上只有40来个,而且很凌乱。她对楼层经理说明情况后,经理对此反应十分冷淡,而且,她进入仓库看到,不少黄粑都过了保质期,但超市从来没有通知她及时来换货,这让她十分生气。一气之下,代全凤决定撤走货物。本报2003年10月2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后,不少供货商打电话给代全凤:“真的佩服你,给我们出了一口气。”

  谈到将来的打算,吴茂云显得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租别人的房子作厂房,比较挤。我们已和政府签了协议,准备在清镇市高科技产业区征地20亩,修建自己的厂房。我现在考虑的是,黄粑比较粘手,外省餐馆作为点心上时需切片蒸熟不方便,很快我们会采用专门的工具把黄粑切片包装,主要发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另外,我们正在委托公司为我们设计专门的半自动生产线,到时候,工厂将会有更强的生产能力。我们还会调整产品结构,我想好了,以后我们会对更多贵州的小吃进行开发。” 作者:林灵杜佳王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