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最早胶卷品牌命悬一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1: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最早胶卷品牌命悬一线(组图)
“公元”还能扛多久?

中国最早胶卷品牌命悬一线(组图)
上世纪80年代的钡地生产线仍是公元的主力设备。

中国最早胶卷品牌命悬一线(组图)
伏案攻关的林希之。(林传真提供)

  昔日,“公元”曾在中国感光工业史上写下许多第一:中国第一张原始性氯素相纸;中国第一张符合使用要求的黑白相纸;中国第一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连“公元”这个名字也有深刻含义,旨在开创我国感光工业的新纪元。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公元”相纸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在上个世纪,有多少老百姓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就记录在公元牌黑白相纸上永远地留存下来……

  昨天,曾诞生中国第一张黑白相纸的汕头市公元有限公司宣布停产。记者了解到,曾经为中国感光工业史写下诸多第一的汕头“公元”,近年来一直靠生产黑白产品苦苦维持,至今已连续三年亏损。

  由于难敌市场竞争,“公元”这个具有相当历史的中国著名胶卷品牌很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文/图记者 王冲寒 通讯员雨言

  现状

  黑白胶卷市场一泻千里

  昨天,已经停产的汕头市公元有限公司厂区笼罩在一片阴霾中。总经理谢郭汉告诉记者,“公元”已连续三年亏损,今年亏损额已超200万元。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方面,受市场变化影响,公元黑白产品的国内市场呈直线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国外市场亏损严重。苦寻无策,企业只能决定全面停产。

  黑白市场萎缩“公元”盛名难再

  其实“公元”的停产早现端倪。去年底,因与世界最大胶卷制造商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强强联合,乐凯得以入主柯达公司位于汕头的基地。短短六年间,“公元”经历两次易主,一是美国柯达,一是国内胶卷生产商乐凯。相形之下,汕头“公元”,这只曾经的中国感光行业“领头羊”早已盛名难再。

  时间再往前推至1998年,在国内感光行业与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进行合资合作谈判的背景下,负债48亿元的汕头“公元”以1.8亿元的价格将彩色生产线转让给柯达公司。翌年,“公元”经过脱胎换骨成功地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依靠品牌的知名度以及黑白相纸、胶卷和蓝相片三大传统产品,公元仍占据着国内黑白市场的30%,改制第一年公元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近年数码技术迅速兴起,传统的黑白感光市场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萎缩。

  谢郭汉告诉记者,目前黑白产品主要用于制证工作,农村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另外还应用于医用X光、印制板。但留给黑白产品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去年以来,数码IC卡技术更给黑白市场以致命的打击。

  黑白市场的一泻千里使得国内外同行业出现同步萎缩:世界一流黑白胶卷生产商英国伊尔福近年已全部改行;国内的无锡感光厂改行生产聚酯薄膜;汕头“公元”也无法幸免。

  悬念

  老“公元”生死难卜

  凝聚着半个多世纪几代人心血的老品牌难道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工作了近40年的总经理谢郭汉告诉记者,单单公元品牌这块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无可估量。

  昔日的“公元”,曾在中国感光工业史上写下许多第一。直至今天,仍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摄影者对公元牌黑白胶卷情有独钟。

  谈到企业的未来时谢郭汉说:“最合理的途径是先保住公元这块牌子,再等待复活再生机会。”针对国内市场萎缩的形势,“公元”近年把眼光瞄向国际市场,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对黑白产品有市场需求,公元产品的出口量近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另外,近期“公元”正在加紧研制第二代防水喷墨纸产品。

  时代在变,老品牌也要跟着求新求变。目前横亘在“公元”面前有三道“坎”:一是技术脑袋跟不上现代化,目前这个企业的职工平均年龄达50岁左右,大部分技术人员已届退休年龄,严重缺乏创新力量;二是缺乏必需的改造资金;三是沉重的历史包袱。

  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宗玲表示,许多人念念不忘“公元”品牌所承载的背景和文化,但需要注意,当年深受“公元”品牌影响的忠诚顾客(尤其是终端顾客)未必就是今日市场上的主流顾客群体,换句话说,作为品牌价值内涵的顾客价值有可能已经大打折扣。前路坎坷,老“公元”生死难卜。

  出路

  “老字号”须接受市场经济洗礼

  徐教授认为,“公元”品牌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对策有密切关系。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国内品牌及其所代表的民族工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尽快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要保留这一品牌,一要坚守该行业自身,但要专注于若干市场细分的经营;也可以利用品牌影响力向有发展前景的新行业转移。

  记者从汕头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像“公元”这样的部分老字号和老品牌生存发展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一组数字可以表明:1983年实施《商标法》时,汕头已有商标200多个,到1993年有续展的只剩下60多个,到目前更是寥寥无几。

  老品牌为何风光不再?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一些老品牌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老化、机制陈旧、负债累累。

  “老字号”如何才能获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适者生存,除此别无生路。

  历史档案

  1949年6月2日

  :我国感光材料工业先驱者林希之在位于汕头市德兴路86号简陋的化学实验室里研制出中国第一张原始性氯素相纸。

  1952年10月:

  我国第一张符合使用要求的黑白相纸诞生了。林希之与伙伴们给实验室和相纸起了个别致的名称———公元,志在开创我国感光工业新纪元。

  1953年4月:

  中国第一家感光材料生产厂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成立,并以公元为产品商标。当年全厂职工只有15人,生产设备仅有一台土法上马的13英寸木制小型涂布机,采用最古老的石灰干燥方法,产品只有单一的黑白印相纸,年创产值6.2万元。

  1958年:

  公元黑白胶卷(胶片)投产。

  至上世纪80年代

  :公元的主要产品已发展至黑白相纸、人相胶片、胶卷、X光胶片和印刷制版胶片等五大类42个品种,相纸产量居全国首位。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亚、非、拉、欧等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感光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1986年

  :由国家投入9亿多元巨资,公元引进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彩色线投产不到一年就陷入停产、半停产困境。

  上世纪90年代

  :负债达48亿元人民币。

  1994年:

  国务院作出决策,包括“公元”在内的我国部分感光材料生产企业与美国柯达公司进行合资合作谈判。公元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彩色生产线转让给柯达。

  1999年:

  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和部分公元职工集资参股成立一个全新的股份制企业——汕头市公元有限公司。

  2005年8月

  :汕头市公元有限公司因为连年亏损宣布停产。(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