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描绘社会巨变的风情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2:33 新闻晚报

  ———解读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雄时代》

  随着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茅盾的家乡乌镇圆满落幕,备受关注的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应该是尘埃落定的了。对于从评奖结果公布以来对奖项的争论和不同意见,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浙江桐乡举行的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作了正面回应。

  陈建功首先评价说,茅盾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他认为,获奖的五部作品均为主旋律作品,本次评奖结果充分显示了这一标准。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分析获奖原委

  对于名家落选和新人入选的争议,陈建功表示,初选时全票通过,终审时落选实属正常。由于初选是要求评委选出30部作品,终审只要求选出5部,落选作品是因为没有达到14票的三分之二票选。本次评选也有他本人非常欣赏的作品未能获奖,对此他只能表示遗憾。他说:“我只能保证不鱼目混珠,不能保证没有遗珠之憾。”而茅盾文学奖对于不同的文学流派、文学主张就是要采取包容、宽容的态度,保护文学的多样化,特别是保护关注现实的创作。”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答本报记者问

  相对很多之前呼声很高的作品落选,而《英雄时代》在最后一轮才被提名闯进入围名单,却幸运地捧奖而归,记者采访了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

  《英雄时代》的参评过程完全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规程,获奖完全是走了合法程序得到的结果,终选票数在三分之二以上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对《英雄时代》的获奖,他是不是感到意外呢?

  杨扬告诉记者,“我参加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初评工作。按照当时的分工,当时23位初评委分4组。每一组阅读相关的作品,推荐给其他组的评委,然后交流阅读。这项工作进行了整整15天,非常辛苦。杨扬认为,对真正的作家而言,不是靠得奖来支撑自己的写作。柳建伟能够得奖,反映了茅盾文学奖终评委的集体意志,对他本人来说,当然是一种鼓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异议的。”

  谈到《英雄时代》得奖,柳建伟总结了四个核心竞争力:直面现实的勇气;作品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性”;是提名的现实题材作品中生活面最宽广、人物最多的作品;较好地继承了以茅盾的《子夜》为代表的文学传统。作为评论家,杨扬对这部作品有什么看法,他同意作家的自我评价吗?

  杨扬对记者表示,“柳建伟《英雄时代》得奖,我个人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从作家的写作能力来看,故事的叙事还是有特点的。至少还看得下去。另外,部队题材本身很敏感,哪怕一点点的触及,都会引来不少麻烦。而这部作品触及到了一些当今部队内部的问题。我们不能对这一题材领域有更高的要求。”

  在肯定了《英雄时代》的价值后,杨扬同时指出,柳建伟看重自己的作品,这是作家对自己劳动的珍视,但作品的好坏还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尤其是一部作品的成功,必须经历时间的考验,这是最重要的。从得票情况看,还是有很多终评委喜欢《英雄时代》这部作品。

  茅盾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本次评奖结果充分显示了这一标准。对文学奖项的评选结果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关键看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一:《英雄时代》简介

  《英雄时代》是柳建伟继《北方城郭》、《突出重围》之后,耗时三年写出的力作。小说以西南省会城市西平为中心展开,通过史天雄和陆承伟这一对有着共同的革命血缘的异姓兄弟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描写了他们的情感经历和商战中的风云变幻。

  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广泛地描画了当代中国经济生活场景。具有作者一贯的理性精神和盛世忧患的品格。

  二:柳建伟称,《英雄时代》是茅盾奖的“婚生子”

  面对部分读者对柳建伟获奖而莫言落选的疑义,柳建伟对媒体表示,《英雄时代》是茅盾文学奖的“婚生子”,其“血缘”上的“合法性”不容置疑。

  柳建伟说,《英雄时代》的参评过程完全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规程,此次获奖完全是走了合法程序得到的结果,终选票数在三分之二以上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英雄时代》可不是什么“私生子”,而是茅盾文学奖“合法婚生的孩子”,应该得到承认。柳建伟觉得,如果有谁对这个方面有疑惑,那只需要去学习一下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规程就可以了。对于文学评论方面的争议,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无法避免。作者:撰文王雪瑛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