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卖官书记”马德案中的李刚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21:53 人民网

  震动全国的“马德卖官案”近日在北京一审宣判:因收取17人贿赂603万余元,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人们从有关庭审报道中,又“认识”了一个贪官的丑恶嘴脸。

  这样的宣判可以说没有悬念,纯属意料之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蒺藜者得刺;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古来如此。稍稍让人有些意外——也属意料之中的是,此次马德卖官

案的“连环案”:“10余个行贿官员被判刑”。解剖这类“标本”,也许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

  典型的是绥化下属绥棱县的李刚。有关报道披露,2000年6月,李刚为了升任县委书记,趁马德在京开会之机,将一个写有“马芳”名字的30万活期存折交到马德妻子手中。4个月后,李刚如愿以偿当上了一把手——县委书记。以后,李刚又先后向马德行贿1万美元及2万人民币。

  李刚只是垂涎县委书记这顶乌纱帽来满足虚荣吗?李刚是想当上书记为民谋利施展才华吗?也许他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无情的事实却给我们提供了如下材料:“李刚上任后变本加厉地卖官敛财,和妻子一起收受下属百余人贿赂,价值200多万元财物,后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妻获刑15年”。

  原来如此。现在看清楚了:买官卖官,成为一个“生物链”,一个“内循环”,一个“封闭系统”(也许是“开放系统”)!这,才是最为可怕的。大贪官收中贪官的贿,中贪官收小贪官的贿,正应了那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古谚。问题是,这官官相贿的钱从何来?他们的收入有那么多吗?显然没有。这些年查、判贪官,常有一个“财产来历不明”之说。钱从何来,无可奉告。这就蹊跷了!审马德案,我们看清楚了,这个行贿受贿“连环套”中,“财产来历”可谓一目了然。

  不止于此。追根寻源,那些贪官手中的钱,又都是贪污民脂民膏得来。此次审马德,检察官审讯时有如下一段可谓语重心长的话:“马德,你知不知道,李刚所任职的绥棱县全县有1.5万多名下岗职工需要就业,3500多户贫困户亟待解困,有70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64个村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你知不知道,你提拔的干部李刚任职期间,该县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下滑了45%、财政收入下滑了29.8%、农民人均纯收入下滑了25.9%,GDP大幅度缩水,当地的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大幅度倒退了。”换句话说,马德也好,李刚也罢,贿赂之财,是以人民的贫穷、困窘乃至血汗、血泪为代价的!他们的贿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的黑钱啊。

  也许有人会说,不尽然。商官之贿,交易中的钱就没有人民的血汗,就完全是商人从自个儿兜里掏出来的。是这样吗?我说,这也是一个误解。比如李刚,若给他行贿者中有商家,那么,可以想见,这商人八成是奸商,这商人的钱,怕是会有相当多克扣工人、压榨剥削工人的成分在内。

  抓贪官,好,好极了。然我觉得,此次的马德案的处理,更是大快人心。这便是:不是孤立地、机械地抓一个贪官,而是刨根究底,抓其“链”,揪其“网”,一网打尽。这,才是真正下决心,才是真正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如果贪官案只是孤案,又应另当别论。

  作者:朽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