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晚了1小时(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8:36 环球时报 | ||||
7月30日,“发现”号上的日本航天员野口宗千和美国航天员罗宾逊完成了他们3次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一次,迈出了这次太空任务的第一步。 长达6小时50分钟的太空行走在美国中部时间凌晨4时26分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称,由于两位太空行走者的准备工作作得充分,准备的时间延长,太空行走开始的时间比原计划晚了将近1小时,但行走时间并未缩短,对其他任务也没有产生影响。 在太空行走时,两名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外安放了一块绝热层底板,底板上面粘有几块裂缝程度不同的绝热瓦,以模拟航天飞机表面绝热层出现裂缝的情况。航天员随后利用类似环氧树脂的特殊强力胶来黏合裂缝。试验主要为了解在开放的太空条件下绝热层裂缝修复技术是否有效。 两位航天员太空行走时还检查了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的受损情况。他们的另外两项工作还包括:更换国际空间站出现故障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天线,并修复空间站外负责调整空间站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的供电系统。 当两位航天员执行太空行走的任务时,其他机组成员则忙着给太空站搬运更多的水和设备。他们为空间站多备了10加仑水,还增备了两台笔记本电脑。 “发现”号任务延长一天 日前,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他们考虑将“发现”号的任务延长一天,即推迟到8月8日返回。这是为帮助航天员做更多的事情,因为如果下次发射的时间拖得太长,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将很可能要独自完成太空任务。 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29日表示,尽管该局已决定在解决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绝热泡沫脱落问题之前暂停航天飞机飞行,但他仍然希望今年内再次发射航天飞机。今年的发射窗口期还有9月9日—9月24日以及11月份的几天。 存在判断失误 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30日说,“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绝热系统共有25处损伤,但这不会危及航天飞机安全返航。以往航天飞机发射后,损伤有时达到145处。格里芬承认,“发现”号升空后不久,从燃料槽脱落的材料有可能是4块,而且这些泡沫材料的尺寸也比航空航天局开始预料的要大些。 “发现”号接连出现的安全隐患引发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3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批评美国航空航天局存在判断失误,并称“发现”号发射的一连串麻烦与不顺,都是这些判断失误引起的。文章认为,如果这次脱落的时间早一分钟,机毁人亡的悲剧可能会重演。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1日 第二十四版)
作者: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李文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