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颁布实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9:56 中国环境报

  日前,从沈阳市人大传来消息,《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近日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的实施将对沈阳市的企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及个人浪费能源行为的制裁提供法律依据。

  与此同时,沈阳市环保局向全市发出“节约能源、杜绝浪费、合力建设节约型沈阳”的倡议,号召广大市民从淘米做饭、浇花洗衣等12件生活琐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构

筑节约型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的消息总是令人振奋,对沈阳来说更是如此。作为我国工业重镇、一个曾经的重污染城市,沈阳一度以无度的粗放式发展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当“粗放”一词再不能承担沈阳未来发展重任之时,沈阳果断提出以“循环”促发展,以“节约”立市的目标,再一次把自己推向了改革发展的前沿,结果值得我们期待。

  背景:

  资源匮乏挑战经济发展

  不可否认,过去数十年沈阳以大烟囱为标志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今天经济实力的基础。然而时过境迁,原来的“大烟囱经济”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那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其中隐含着减速、停滞甚至倾覆的巨大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2004年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我国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资源消耗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新中国长子的沈阳更是如此。以沈阳冶炼厂为例,该厂始建于1936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500家大型企业中排名第69位,1949~1999年,上缴国家利税累计达20亿元。然而,它所产生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这个厂每年向天空排放的二氧化硫为7.4万吨,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42%,铜冶炼系统和铅冶炼系统平均排放量,分别超过省级排放标准的6倍和9倍。危害最重的属于重金属排放,每年的总量达到66.8吨,其中铅排放量占据全市总量的98%。污染同时给周边环境和市民带来极大的危害,该厂男性职工有许多失去了生育能力,全市儿童中约有半数成为铅污染的高危人群。

  据专家介绍,沈阳平均每年消耗1200万吨标准煤,其中80%以上的能源依赖外购;全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高达27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此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为沈阳今后的发展套上了一个看不见的枷锁。

  按照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建设新型工业城市,未来几年,以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必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0年,全市能源消耗将增加50%,工业用水量将增加30%,生活垃圾排放将增加60%。目前,沈阳已经面临着资源难题——

  水资源短缺严重,全市人均年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全省的1/3,年缺水14.5亿立方米;

  能源消耗中,一次能源消耗高达70%以上,全市年耗煤量高达1000万吨,能源利用效率不足50%。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一方面是日益加剧的资源短缺形势,这给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严峻挑战。据资料显示: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预计到2010年,全市工业污染物总量将增加40%左右,大大超出环境承受能力。

  变化:

  循环经济成发展新主线

  为了彻底消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间的矛盾,沈阳市积极寻找对策,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6月,有“世界循环经济母版”的丹麦卡伦堡市环境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腾森,在对沈阳市铁西区详细调研后,赞叹地说:“沈阳市铁西的循环工业,和丹麦的工业共生体系理念已经一致。”

  短短几年时间,沈阳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步从“粗放”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转变。其中作为重工业城市沈阳的代表,铁西区所形成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向丹麦的卡伦堡市50年形成的工业共生系统发起挑战。

  由线性到反馈性经济模式,铁西区正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科学规划。目前,铁西区正着手将47家企业构建成9条工业生态产业链,构建工业生态系统、消费生态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促进生态工业循环和消费生态循环,在全区主要企业和行业间,构建合理的“废物——再生原料——产品——用户”的循环利用网络。据有关专家介绍,铁西生态工业园区完全建成后,用东北制药总厂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废弃物,与热电厂剩余的粉煤灰结合,生产出复合肥料,将会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不仅在铁西区,沈阳正着手建立苏家屯区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等12个以上工业或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园区内循环使用。据了解,在12个大产业共生系统内部,完善着各式的循环经济细节,包括城市中水回用系统、工业废物循环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等。

  沈阳的经济转轨能否成功,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对整个城市消耗成本的控制。目前,沈阳市已经着手建立整个城市的循环系统,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调整。有关专家指出,沈阳在未来的循环经济实践中,将涉及3个不同而又有序衔接的层面:一是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二是铁西工业区等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三是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即整个城市都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相关法律,制定各种规则、规划。

  目前,沈阳已经完成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搬迁中心城区污染企业,一环之内率先建成无污染区域;到2007年,全市所有行业全部完成现代化改造,除铁西、张士、浑南三大产业区域外,搬迁中心城区所有污染企业。同时,划定医药化工等污染行业开发区域,建立印染等工业园区。

  另一方面,沈阳正在积极开凿第二个城市水源,解决城市的用水危机。一个节约型、生态型的中水时代,离沈阳近在咫尺。7月下旬,记者在北部污水处理厂了解到,沈阳的中水利用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每天33万吨处理后的中水,分别注入卫工明渠与浑北灌区。厂长孙钦敏表示,北部污水处理厂正加紧备战,建立一个设计标准为15万吨的中水输送站,同时铺设120公里的超长导水管路,以便输送给未来的康平坑口电站以及卧龙湖等湿地。

  中水已成为一些企业的“第二水源”。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沈阳的一家用水大户,该公司投资新建了循环水系统和工业废水(渣水)回用系统,实行中水回用后,水的循环利用率已达到90.3%。如果中水使用介入洗车等行业,前景将一片大好。据不完全统计,沈阳个体洗车业有1000多家,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如果这些企业改用中水洗车,每吨水会由10元降为1元,而且减少了0.3元/吨的排污费。目前沈阳已建成5个污水处理厂,一年处理后的中水达3亿多吨。

  目标:

  形成资源循环经济体系

  今年7月,沈阳迈向节约型城市的一个标志性条例——《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开始施行。根据条例,沈阳市300余家耗能大户将受到严格监管。沈阳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此迈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条例”明确指出,未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标识不符合产品实际情况的,除处罚款外,还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伪造和冒用标识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拒绝、妨碍节能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增加全民监督、管理的意识,沈阳市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市民可以通过拨打22715606对浪费能源的现象予以举报。

  与此同时,沈城还将首次展开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建筑施工单位也要办用水证,拒不办理者要追加水费,停止供水甚至进行行政处罚。

  据相关专家介绍,沈阳市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沈阳在出台“条例”,强化对资源节约硬约束的同时,还将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项目建设。

  记者了解到,沈阳的资源节约型项目已经相继开始投入建设。在集中供热方面,沈阳将继续推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建、扩建19座大型热电厂。加快浑南的煤化电热四联供项目建设,使全市集中供热率在2010年达到80%。新建34座加气站,年内使1.1万辆出租车、1500辆公交车全部实现油改气。

  同时,新建日处理15万吨的张士污水处理厂,将仙女河污水处理厂从目前的20万吨日处理量扩展为40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在年内达到71%以上。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使全市的节水灌溉面积年内达到190万亩。

  此外,沈阳将在开发区等新建区域建设相对独立的城市雨水污水分流管网系统。在市内的几大公园、较大的城市广场、大专院校、政府机关,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并逐步在住宅小区内推广。今后,两万平方米以上的酒店宾馆、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都将建起小型污水处理厂,安放中水回用设备。

  记者在沈阳市财政局获悉,沈阳市下半年将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确保生态工业链条的形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和清洁化水平。

  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沈阳经济增长方式将得到切实转变,资源循环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潮流:

  12件“小事”身边做

  作为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市民在构建节约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沈阳市环保局面向全市市民发出做好12件“小事”的倡议,号召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入到保护资源的行列中来。

  这12件“小事”包括:用水完毕后或发现龙头滴水现象,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在家洗菜、洗餐具应做到尽其所用,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绿化用水要尽量使用洗米、菜后剩余水,也可根据天气预报用雨水浇灌,尽可能利用废水绿化;避免使用自来水冲洗车辆;在常用水地点(如卫生间)尽量使用设置环保节水型设施;加强日常监管,保证用水设施完好,减少不必要的水源流失;在家时间,尽量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提倡使用节能灯具及家电,离家较长时要随手关灯;家中有电视机、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如需长时间待机或工作完成时,要及时切断电源;避免贺年卡、纸巾、方便筷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选择可多次使用的充电电池,减少一次性电池的使用;节约每一粒粮食,在家中尽量避免浪费现象发生;在外就餐时应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杜绝“剩菜剩饭”现象;日常生活中应将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合理倾倒。

  据沈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此时,广大市民更应该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理念,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一个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沈阳贡献一份力量。

  在发出全民节约倡议后,记者第一时间来到了沈阳市环保局,亲身感受到了政府机关的节约意识。

  刚进大厅,记者并没有感觉到骤然下降的温度变化,28度的气温与外面根本没有什么不同。幽长的走廊中,没有一盏灯是亮着的,办公人员身着简洁却又不失大方。在一个办公室内,记者看到高挂的空调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取代它作用的是敞开的窗子。一位工作人员微笑着告诉记者,“以往不管室外气温如何,空调始终都是开的。现在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能源的可贵后,过去的情景基本很少出现了。现在,我们已经习惯‘自然风’了”。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环保局在向社会发出倡议前,已经对全市环保职工发出倡议,不仅要在单位做到节约,回到家中也同时要注意能源的节省。

  同样的追求,不一样的人群,在市民王先生家中,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沈阳人的节约意识。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中有两口人,每天都要洗澡。但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节省不少水。“洗澡尽量少用浴缸,多洗淋浴。冲洗时用活塞将浴缸堵住,这样浴缸就相当于一个大水桶了。过后,我用盆把洗澡水淘出来,用来擦地和冲厕所。此外,洗澡时省水关键在于快。在洗澡前就应该调节好冷热水比例,别到时候现调而延长洗澡时间;涂香皂、搓身时,先把淋浴关上;洗澡时动作要利索。如果平时出点汗,最好用淋浴的小水流冲半分钟到一分钟,不用太长时间,这比用湿毛巾擦身还能省点水。”王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在做饭的过程中,王先生每次淘米的时候都把水留下,用淘米水泡蔬菜可以去除农药,然后再用来洗碗去油,这样再用清水冲洗的时候就可以缩短时间和减少次数了。

  采访结束后,王先生的一席言语使记者再一次平添了钦佩之情,“很多家平均一口人每月用水3吨多,但我家一口人用不到1.5吨。虽然1吨水只收1.9元,但沈阳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城市,最起码,咱们得给子孙后代留点水吧。”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