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3:33 大众网-农村大众

  为了使农民朋友更全面地了解猪链球菌病,从而进行有效地防治,特做以下介绍。

  一、临床症状

  败血症型。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42℃,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左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心跳加快,眼结膜

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而快。部分病猪在发病的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可见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天。

  脑膜炎型。多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与水肿病的症状相似。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5~10天。

  关节炎型。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呈现关节炎病状,表现一肢或肢关节肿胀,高度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2~3周。小部分哺乳仔猪也可发生,常常因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瘦。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淋巴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咽喉、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一般不引起死亡,病程为3~5周。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分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

  二、解剖病变特点

  病猪死后血液凝固不良呈污秽色。心冠脂肪水肿,心内外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包、胸腔积液,呈黄色,有时积液中有纤维蛋白;鼻黏膜、喉头、气管、黏膜充血或出血,有泡沫状物;肺充血、水肿;肝瘀血肿大,呈暗紫色,有时呈黄色;脾瘀血肿大,呈暗黄色,病程稍长的多为黄色;膀胱皱缩,少尿或无尿,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或水肿,有的淋巴结周围结缔组织水肿或呈胶冻样;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肠系膜水肿;神经症状严重的脑膜充血、出血,严重的甚至脑膜出血或脑膜下积液。

  三、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特征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性和慢性猪丹毒,急性猪瘟等一些败血性及脑膜炎等疾病混淆,故应以实验室诊断为依据。

  涂片镜检:取病死猪脾脏、淋巴结制成触片或取心血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双、短链球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分离培养:取心血、肝、脾等病料无菌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肉汤、厌气肉汤培养基,染色37℃恒温培养24小时,在血斜面出现灰白、圆形小菌落。肉汤均匀混浊、管底呈絮状沉淀。培养物涂片镜检,菌落涂片可见大量成对和3~5个排列短链球菌。肉汤涂片可见3~5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置长链状排列球菌,均呈革兰氏阳性着色。

  动物接种试验:用小鼠或小兔数只皮下注射前述病料乳剂(病料肝、脾、脑与无菌生理盐水1:10研磨而成),每只0.2毫升,小鼠(兔)于24~72小时死亡。取死亡鼠(兔)肝、脾、心血分别制片,均见成双短链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四、治疗及预防

  1、病猪立即隔离。圈舍、用具用3%苛性钠溶液、0.3%过氧乙酸、菌毒灭交替喷雾消毒,粪便污物堆积发酵。

  2、对病死猪进行深埋或焚烧。

  3、药物治疗。

  脓肿性的处理皮肤伤口,对脓肿切开排出脓汁、消毒药冲洗后涂抹5%碘酊。

  本病多为急性和最急性,必须早期用药,药量要足。若拖延或药量不足则疗效不佳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结果及药敏试验确定。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是:青霉素G钾400~800万单位,维生素C4克,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四天;头孢氨苄15~25毫克/千克,每天两次肌注,连用4天;氧氟沙星0.2%拌料,连用5~7天之后改用复方新诺明0.1%拌料,连用5天,一般均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应当注意的是:本病对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容易产生抗药性。

  4、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加高产床并及时清除床下积粪;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含量。

  五、防治措施

  1、预防接种。平时可用链球菌多价苗2~3毫升于仔猪出生后7日龄接种。若有发病,则可采集病死猪病料制备自家菌苗,于停药5~7天后紧急接种,可以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2、加强生猪收购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凡宰前检出病猪应隔离治疗,恢复后两周方能宰杀。宰后发现可疑病变者,应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急宰猪只应另设急宰间进行,防止污染健康猪肉。凡急宰猪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准出售,屠宰场的泔水必须煮沸后才能喂猪。加强屠宰场的消毒卫生制度。

  3、加强猪苗市场的管理和防疫消毒制度,防止相互接触感染。

  4、注意阉割、注射和接生断脐等的消毒,防止人皮肤破口感染。(王成立)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