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入门不难,提高不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6:52 人民网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同志问我:你干新闻工作时间不短,对这一行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人民日报》工作岗位退到二线后,我继续关注我国新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写些有关方面的文字,这么说来,同新闻结缘已有一个花甲周期,时间不算短。但取得经验不多,积累教训不少,主要体会一言难尽。如果勉强概括一条,我想提“入门不难,提高不易”几字,跟同行商讨。

  我认为这几个字有历史印记,也有现实意义。

  我的新闻工作经历从1938年开始,一直没有间断。开始先在一个统一战线新闻单位工作,1940年转到共产党党报工作,直到前年离休,成为一个退役新闻老兵。

  我1939年从晋西到达太行抗日根据地。这里是人民的天下。当时党的路线正确,军民同心协力,尽管对敌斗争激烈,物质生活艰苦,但军民精神亢奋,斗志昂扬,整个根据地欣欣向荣。大敌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小到人们几乎察觉不到的程度。

  抗战期间,根据地新闻工作任务集中、单纯,主导精神是“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围绕根据地三大任务战争、生产、教育作文章。我们遵照上述主导精神,根据真实、准确的原则,着重报道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法西斯斗,与天地斗,与自己的落后思想斗的模范事迹,写批评稿极少,由于根据地军民精神高度集中,全力为争取胜利增砖添瓦,想不到也不会干什么坏事,当前人人痛恨的腐败现象闻所未闻。工作中缺点、失误是有的,或者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难以预防和及时克服,或者考虑对敌斗争得失不宜公开揭露,一般采取内部纠正方式加以解决。“批评”这个领域基本退出新闻工作者的视野。

  党挑选新闻干部,主要考虑为人正派,党性较强,文字清通,身体健康等条件。在根据地文化水平总体较低的情况下,对文字清通一条更较注意。报道上层活动较少,主要写军民群众在各条战线的斗争和工作。他们想什么、说什么,我们报道什么;他们怎么做,我们怎么写。真实第一,朴素为上。西方记者猎奇、探秘的采访方法,暗示、隐喻的写作技巧我们一概不知,更不要说学习。我们信守一条:先做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够格的革命干部,在这个基础上勉做一个够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一生曾在四个新闻单位工作,在根据地的几个单位中,职务相近的同事中只有一个大学生,没有一个人学过新闻,大家都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导,在新闻战线上不断摸索、埋头苦干,最后成为熟手。这就是“入门不难”,实际是一种低标准的说法。

  把眼界放宽一些,可以发现我们过去视野相当狭窄,工作较为粗糙。当然不能完全以今天的标准要求昨天。但是,即使在昨天的客观条件下,如果能够更好地集思广益,也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例如主旋律和多样化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十分强调坚持新闻的指导性,这当然是对的。战胜日本法西斯,在地区分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是指导,是当时新闻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新闻工作指导性,有效的方法是鲜明地提出这个主题,多侧面、广角度地阐释和烘托这个主题,可是我们比较习惯于直来直去,鲜明确是鲜明,简单确实简单,这就降低了宣传效果。1941年中秋节,《新华日报》华北版登了一条花边新闻,标题是《执戈能卫国对月不思家》,写几个战士在中秋节的豪情壮志。这篇大作出于编辑黄中坚之手。黄是我的挚友,共产党员,先在一个统一战线新闻单位与我同事,后在《新华日报》一起工作。他的古诗词根底比我深厚,我说他是我的“一字师”。可惜二十五岁黄金年华,竟在1942年5月反“扫荡”中壮烈牺牲,这条两三百字的新闻,写几个八路军战士在中秋佳节谈豪情壮志。我认为这篇短新闻的主题思想好,写得也好,标题立意以及写法都好。谁知有的同志看法相反,不说其他,只扭住“中秋”二字,所幸上纲不高,只说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当时还未发明以后的大批判,只提出今后不搞这类东西就算了,可见板起面孔说“政治”的历史由来已久,我们长期不懂得如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宣传主旋律,因此好主题有时候被说得苍白无力。

  新闻界的竞争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是很激烈的。我们在抗日根据地时此情况浑然不知,直至讳言“竞争”二字,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坏东西。在根据地里,各个新闻单位都是党委、政府的直属队,行军有人指挥,驻地有人警卫,给养按时供应,生活不必操心。我们被敌重重包围,环境艰苦,反“扫荡”时十分紧张,但因是老根据地,战斗间隙又相对平静,各个单位亲密协作,互相支援,工作、学习之外很少想到他事。

  我们与根据地以外的世界,特别是根据地以外的新闻界完全断绝联系。我们没有沾染它们的坏东西,也未接触某些应该知道的好东西,例如某些采访方法。对采访对象提问,西方记者有许多“迂回”、“将军”的方法,问得对方欲退无路,从而获得意在言外的信息。我们不用这种方法,但是应该知道这种方法。我们在根据地访问干部,是同志间的对谈,甚至商讨;访问农民,多是拉家常、在炕头上开调查会;访问领导人,实际是作记录……所谓“入门不难”,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并不包括某些知识、技能的低标准说法。

  从北平解放由根据地进城办报起,我日渐感到“提高不易”。社会知识缺特别是关于城市、工商业和知识分子的知识极端缺乏,文史知识少读书少、知识断层大,城市办报经验更是一片空白,“新闻饭”能不能吃下去成了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关于学习新事物的号召,我自己对于“不学习必掉队”的觉悟,这都鞭策我和三四个情况相仿的同志真正进行了一场不声不响的“学习拚命”。许多中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有一种共同的体会:努力工作一段时间,取得某些成绩以后,突然感到似乎停滞了,“提不高”,很苦恼。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新闻新兵一般总是先作就事论事的报道,初步涉及事物某些联系;进而掌握较大范围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就标志个人水平有了阶段性提高,显示新闻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过一段时间,似乎又“停滞”了,再总结经验,再学习思考,又可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此螺旋上升,最终成为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

  这样看,所谓“提高不易”的“提高”,是指具有阶段性质的变化。我常说:“八小时出不了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据我所知,多数新闻工作者每天工作、学习都超过八小时。只要勤奋工作、学习,每天都会有不易觉察的进步即提高,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显现阶段性的质变,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提高”。我在太行山工作十多年,这个老根据地多数时间有足可安心学习的平静环境,但我有两三年时间没有抓紧学习。我的失误在于:认识错误,竟认为书读多了容易产生“教条主义”,因而放松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实在荒谬透顶;当时即使读书,也偏于文字、写作范围,马列主义书籍不想读,文史书籍又难以找到,放松黄金年代几年时间对这些重要内容的学习,损失不可补救,至今追悔莫及。

  记者工作流动性大,但有不少“零碎”时间应该抓紧。编辑工作紧张、刻板,一稿编过想喘口气,因而流走一些时间。记者工作要求腿勤(现在比根据地时代徒步行军进步多了)、手勤、脑子勤;编辑工作要求手勤、坐功好、头脑活。这些职业特点不难适应。就我个人走过的弯路,我愿意向年轻同志提出一点建议:做新闻工作的“有心人”。记者直接接触各界人物,取得各种资料;编辑通常间接接触各界人物,能够看到更多书面资料。“有心人”随时用笔留下各种有用的资料,记下其中的问题、观点和自己当时出现的“思想闪光”,为今后研究、著述之用,靠脑袋留不住这许多活材料,而且“思想闪光”有时是稍纵即逝的。1951~1952年,我为《人民日报》总编辑会议成员、总编室主任,当时朝鲜停战谈判为世人瞩目,周恩来总理和他的助手经常(有时是逐日)电话告知交战双方态势、敌方的意图、我方的对策,指示如何宣传、表态直至标题如何制作、新闻如何安排,等等。我当然敬谨奉行,仔细处理,但不懂得(自己的托词常常是顾不上、没时间)把各种情况和宣传要旨、策略考虑记录下来,作以后学习、写作之用。我当时还以下班时办公桌上不留片纸只字自诩,事后想起来实在愚昧。五十年代中期,有了一点觉悟:应该做“有心人”,于是在工作中记大事,记系统材料,记中央和上级的指示,记个人的思想闪光……累计二十多本,十分珍贵。谁知“文革”抄家,对我们这些“当权派”专抄笔记本,把所有材料如数掠走。造反派想从中寻找“反革命”罪证,大概查来查去,对他们毫无用处,随手弃置,遂致全部丧失。我事后自我解嘲:“就当我从来没有做‘有心人’的觉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长足发展,新闻从业人员蔚然成军。老记者退到二线,有时间回顾走过的坎坷道路,总结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的经验教训。新生力量着重探索现实存在的问题,做好岗位工作之外,积极著书立说。“有心人”多起来,是新闻工作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复杂,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比过去远为科学、细密的分工,革命既要求又有条件造就更多的“有心人”。邓拓同志生前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成为“杂家”,我理解是希望新闻从业人员掌握广博的知识,是很必要的。除此之外,我认为新闻从业人员还应该力求掌握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渐成为哪个方面的专家。这个要求相当酷苛,所以我说“八小时出不了优秀新闻工作者”。我相信不少人愿意付出超出常规的努力。

  无数事实证明,上述高标准是可以做到的,不少人已经逐渐做到了。1998年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