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的风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6:58 人民网

  新闻记者总是写别人,很少人写新闻记者,特别是健在的新闻记者。我觉得这不公平。现在新闻队伍很大,新闻工作对革命的贡献为党和人民所肯定,为什么不能写写其中的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经验呢?刘生章同志的《中式新闻学——论林里的新闻作品》(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相当全面地分析、研究、介绍林里同志的新闻作品及其为人,我觉得是填补了这方面一个空白。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

  我和林里相交五十多年,自认为很了解他。看了《中式新闻学》,发现不对了。林里的不少重要文章我没看过,他自述内心活动的文章我看得更少。我在第一线时,日常工作总是火烧眉毛;退到第二线后,各类文债仍然逼得很紧,应该补看的许多东西还不能看。《中式新闻学》给了我进一步了解林里的机会。

  依我多年的观察和这本书的启发,我发现林里性格上、工作中有个“韧”字最为突出。看准正确方向,不显山,不露水,锲而不舍,埋头苦干,明枪暗箭不畏惧,闲言碎语不动摇,一定干出个样子来,最后常常干成功。这在他新闻工作后期进行深圳经济特区报道时表现得最明显。

  林里有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十分宝贵的“本钱”,正像他所想的,“贫农成分,工人出身。心底无私天地宽。想到这里,我终于得出结论:根本不理那一套。”这是他在进行正确的批评报道受阻以后头脑里发出的亮光。

  批评和自我批评,本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之一,就是擅长压制批评的干部也常常挂在嘴上,当代新闻记者工作受阻犯难也往往由于这个问题。很有些不大不小的“官”,“爱吹不爱批”,听到批评一触即跳,任谁都得让他三分,最后吃亏的总是记者。同林里比,我就差得很远。我出生于剥削阶级家庭,学生出身,被迫“识时务”,亦即没出息。林里在1948年就敢批评解放区一个县的土地改革“左”,又不肯“纠偏”。对这种事,我不要说做,想都不敢想。我深知出身好的同志如果办错一件相关的事,说错几句相关的话,有人或许说他“丧失立场”。一般不会有大事;我如果办了同样的事,说了同样的话,在“左”的气氛下就可能被认为是“阶级本性”,了不得。同一事物的性质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四十年代,土地改革初期,我曾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署名检讨一种“右倾”错误,但五十多年后我还想不清当时所犯“错误”的性质。虽然当时我并非有意“迎合”,而是发自内心的检讨。

  林里不同,他的“闯”字为骨,“韧”字为用的风骨值得大大提倡。他对“以反官僚主义为中心内客的‘新三反’,连个总结也没有,便悄悄地退到幕后;或者说,官僚主义没有反成,倒把反官僚主义的记者整了一通”深为不满,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但方式、方法需要调整,“不能公开批评,便写内参;不便在中央报纸上批评,就请地方报纸发表;不便在报纸批评,就请书刊杂志刊登;不便直说,就写报告文学;不便点名,就泛指。”但“我相信,歌颂人民,鞭挞邪恶,是永恒的主题”。这种灵活前进的“韧”劲来自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来自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恕我直言,这种气概相当多的新闻工作者在“左”的气氖中是不具备的。

  机遇在我们社会同样存在,对一个革命者来说有时候还很重要。60年代初,林里调到广东工作,遇到陶铸等务实的领导,经常跟着他们下乡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满足了学习实际、反映实际的夙愿,得以参加写作著名的《西行纪谈》。陶铸认为当时广东省新闻报道存在一些缺点,“一曰不敢提出问题,二曰缺少建设性的批评,三曰体裁格调单一化”。林里持这种与自己反“左”、纠“左”的观点相通的思想参加写作《纪谈》,难怪笔下生花。这大概是林里一生中工作最顺心的时期。

  “文革”无处不在的动乱当然使林里在劫难逃。该受的罪他都受了,但毕竟因为出身、成分好,无历史问题,工作、生活没有纰漏,所以较早解放、结合,工作一段后,又调回《人民日报》,当了采访、报道深圳特区的特派记者,现在非议特区的论调不多了,特区开创初期那个乱劲也看不见了,十多年前可不一样。林里到了一个新环境,以比以前深沉得多的眼光看待一切,但有一点不变:千方百计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对特区建设初期那种“糊涂爷爷”进行善意的又相当尖锐的批评。内容决定形式,林里使用新闻记者的“十八般兵器”即各种新闻体裁,充分显示了他运用文字的才华。1998年6月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