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谈·潘集阳:粤人热衷看中医多是心病作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9:34 金羊网-新快报
  人物:潘集阳,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精神科学会会员,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会员,广东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时间:2005年6月4日

  地点:广州市童心路5号聊斋吧

  田炳信

  前沿思考

  美国一项调查称,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早晚要得精神疾病

  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老兵,听到汽车爆胎会大喊“卧倒”

  台湾派去海啸灾区的医疗队里,有3个人是精神科医生

  我认为邓小平有两个长的基因,他三起三落都没事

  广东人有个特点是喜欢看中医,其实很多都是心理障碍
深谈·潘集阳:粤人热衷看中医多是心病作怪(组图)
  俗话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谁都想有钱,谁都想没病,但想归想,有归有。

  有钱不一定是真事,有病一定是真事。古人为此总结出4个字:生老病死。这是一个人完整的人生写照,一生就老,一病就死。人的一生就那么点事,就那么回事,区别就在于,有的人那么点事当成了事,有的人那么点事不当成事;有的人认认真真地活了那么一回事,有的人糊里糊涂地活了那么一回事。

  认真也罢,糊涂也罢,命是拦不住的,病是挡不住的。而且,身病有办法,心病没办法。

  身病和心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古人把心看成形而上的东西,把病看成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也好,形而下也好,全看一个人的悟性有多宽,有多深。全看一个人的意识有多神清骨秀,有多回肠荡气。

  《第一滴血》主人公兰博 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典型

  田炳信:精神病的界定其实弹性很大,但现在似乎有一种趋势———社会越发达,精神病患者越多。美国新近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一个调查结果,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早晚要得精神疾病。当一个社会中超过半数的人可能患上精神疾病,这意味着什么呢?

  潘集阳:一方面是社会对人的关注程度在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界对于精神病和正常的精神波动之间的划分界线,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田炳信:也就是说,很多过去不认为是精神病的现在也列入范畴了。广州人常以“黐线”一词形容人得了精神病或做出不正常的事。

  潘集阳:精神病是指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广州话的“黐线”原意是指重型精神病。其实精神学科包含的范围大大超出了“黐线”病的范围,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各种儿童障碍症,如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多障碍、进食障碍等。

  田炳信:贪吃?

  潘集阳:贪吃也是一种精神病,与之相对的就是厌食症。有些女性因怕发胖而有意识地控制饮食,久而久之会病态地见到食物都不想吃,吃了也要反吐出来,造成营养不良,就是进食障碍。这个问题在西方很普遍,中国人也有,但病人一般都跑到消化科去求医,以为是肠胃出了问题导致的营养不良。

  另外一种是应激刺激障碍,是人因遭受某种打击而出现的情绪障碍、精神紊乱,专业术语叫“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越战时,很多美军士兵经历了血腥的场面,晚上被偷袭或踩到地雷,“嘭”的一声战友就惨死了。他们回国后,脑子里仍经常浮现出那种残酷的场面。

  田炳信:条件反射?

  潘集阳:有的是,有的不是。他们有的人脑海里经常会有机关枪“砰砰砰砰”的响声;别人汽车爆胎,有的人就会大喊“卧倒!”;晚上做噩梦;平时多不愿谈及过去这些事情。我们国内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提到过,很多身经百战的老将军都不愿谈过去的事情,其原因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田炳信: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潘集阳:这种症状还是轻的,比如电影《第一滴血》中的男主角兰博,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病现在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很多人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派了医疗队去灾区,台湾也派了医疗队去,但两支医疗队的组合不同,我们派的医生都是搞传染病、流行病学和外科的,台湾的医疗队中却有3个是精神科医生。为什么?因为劫后余生的人对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刻骨铭心,家也没了,亲人也没了,他们比死去的人还要痛苦,有的一见到水就害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就是我们日常所欠缺的。

  再说我们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多,生活中遭遇类似车祸等交通意外的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我就碰到过这么个例子,有一批人租了一辆汽车去山上旅游,车开到山上不小心翻下去,一半人当场死了。从此以后,活过来的这些人都不敢坐汽车,一坐心就发慌,这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后来他们把那家公司给告了。另外还有其他如家庭、婚姻、经济等各种突如其来的刺激,还包括网络成瘾。

  上网成瘾类同吸毒 实质是一种强迫症

  田炳信:我有这么一个观点,可能有点激进。我认为海洛因是第一毒品,比海洛因更毒的是权力,比权力更毒的是网络。有材料说,目前世界上有大约6%的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心理障碍,青少年因为依赖性强、自制力弱等原因成为易发人群。北京、成都等地已有网络瘾君子因精神分裂发作而自残的事情发生。

  潘集阳:这种由上网引起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强迫症的一种,它和吸烟、吸毒以及病态赌博狂类似,患者本人有强迫性心理潜质,被某一事物激发后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不加控制最终可能导致精神分裂。

  田炳信:长时间上网其实对人的大脑也是一种伤害。

  潘集阳: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

  田炳信:上网成瘾和吸毒是不是很相似?

  潘集阳:对。昨天广东省戒毒研究所也来找我,希望动员全省科研力量来解决毒瘾这个大问题。其实吸毒,包括吸大麻和海洛因,直到比较轻的吃安眠药成瘾,这些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这个学科是很广的。

  田炳信:改革开放以来这26年,应该讲国家财力增长,人们的政治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比以前大很多,很多人也富裕了,但精神病人也有增加的趋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说,中国现有精神病患者1600万人。调查还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当前中国各年龄段中感受压力最大的人群,而在企业中,中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排在第一位。另外,官职越大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就越低。

  潘集阳:像广州话所说的“黐线”,即重型精神分裂症,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发病概率大概都是8‰左右,差别不大。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像失眠、焦虑、抑郁还有药物、网络成瘾的病人的确也越来越多,在西方国家,所有这些病都统称为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而在我们的学科里,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为了迎合我们中国文化的需要,就把它分成了心理疾病和精神病两个部分,目的是要把那些症状轻的病人吸引来看病,而那些“黐线”患精神分裂症的,就叫精神病。

  田炳信:送到芳村去?

  潘集阳:对,重症的就送到像芳村精神病院那样的专科医院去,与焦虑、抑郁、失眠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区分开来,因为如果你把这些叫做精神病的话,人们就不好理解了,比如说我因为失眠去看精神科,你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你周围的人难免会猜疑,这家伙去看精神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田炳信:是不好接受。那刚才说的那1600万人属于重型精神障碍吗?

  潘集阳:应该是重型精神障碍,但有精神疾病的远不止1600万人。1990年美国睡眠基金会在全美做过调查,发现有33.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9%-10%是长期慢性失眠。2002年我国也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五大城市做过调查,发现睡眠紊乱的人达到41%。

  田炳信:我们比美国高?

  潘集阳:标准不一样,我们的标准比较松,但我想慢性失眠的人也不会低于8%。8%乘以13亿人,那数目就很巨大了,过亿,还没包括抑郁、失眠、焦虑、成瘾等等。

  小平一生百折不挠 或与遗传基因有关

  田炳信:失眠的状态是指什么?

  潘集阳:一种是晚上上床后超过半小时不能入睡或夜间易醒、多梦等。失眠的轻重程度与抑郁焦虑症的轻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当病情严重时,睡眠的时间极度缩短,但白天并无明显睡意,只感到极度疲劳和失落。第二种是早醒,主要表现为早上比平时早醒超过3小时以上,醒后不能再入睡,脑海里反复浮现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对前途忧心忡忡,或者凌晨一两点钟就醒来,难以继续入睡。

  田炳信:长期失眠对人体影响如何?

  潘集阳:影响严重。失眠1年以上的人大概60%伴有抑郁症、焦虑症,大约90%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会有失眠症状。这些失眠无法通过服用安眠药缓解,如果不找精神科医生治疗,很容易出现自杀等问题。在治疗方面,若把抑郁焦虑导致的失眠当成单纯失眠来治疗,不仅会贻误病情,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田炳信:造成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潘集阳: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饮酒、夜生活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失眠的发生。另外,疾病、不良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及个人和家庭生活上的重大变化等,也可导致睡眠不好。在中国,失眠是继头痛之后精神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田炳信:你碰到这类的病人多吗?

  潘集阳:比较多,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有一天傍晚突然胸闷、呼吸急促,心好像要跳到嗓子眼里。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观察了一晚上,什么事都没有。过了不到两周,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又送去抢救,如是者折腾了几次,医院相关的科都走遍了,都没发现器质性问题。这位董事长最后弄到不敢跟妻子同床,每天晚上就叫司机陪着他睡,万一发病好立即送医院。最后,他找到了精神科医生,医生的诊断是“焦虑症惊恐发作”。

  田炳信:这是一种什么病?

  潘集阳:“焦虑症惊恐发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场所恐惧。场所是特定的,在那些曾经经历过恐惧的地方,他们从此不敢踏进。比如有的人不敢待在酒店,有的人不敢过桥。二是非常敏感。患者对电梯、地下室等过敏,一进去就觉得气促胸闷。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这些人对空气中氧的含量特别敏感,一旦到地下室等氧含量有改变的地方,就可能会惊恐发作。

  田炳信:现在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的转型,阶层的分化,机构的重组、兼并、整合,公司的沉浮、衰落、破产等,变化太快了,我们过去学习的东西在新环境里往往用不上、不够用,这时人的心理就容易失衡、焦虑、浮躁,然后就是心里烦恼、睡眠不好等等。

  潘集阳:对。2003年,世界医学在抑郁症研究上有一个很大的发现,就是抑郁症是病人自己的生物学遗传基因和外面的刺激因素结合而导致的病。以前我们简单地认为这个人遇到了刺激后他就会得抑郁症,但为什么大家在同一个环境里经历了同样的事,这个人有事,那个人就没事?这里面除了外界刺激之外,还有一种叫血清素的物质,这个物质有两个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如果这两个基因都长的话,那么这个人即使遇到很强的刺激,也很难得抑郁症。像邓小平,我认为他就有两个长的基因,他人生里三起三落都没事。

  田炳信:他不敏感。

  潘集阳:对,能跌倒了再爬起来。但如果这两个基因是一长一短,尤其是两个都短的话,只要外面的因素一刺激,这个人就很容易陷于抑郁状态。接下来,这个研究又发现抑郁症的形成跟种族有关系———这使得它成了2003年医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科学家发现,一长一短或者两个都短的基因在黑色人种中占的比例最少,大概只有10%。所以你看美国的许多黑人没有文化,也不去找工作,每天就在那里闲逛,到了周末就去领救济金,但他们不觉得有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其实与人的基因有关。

  第二个是关于白人的,白人中大概25%-30%的人拥有一长一短或者两个都短的基因,高加索人也是这样,这部分人遇到刺激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第三种是我们蒙古人种,有45%-50%的人都有一长一短或者两个都短的基因。这个研究结果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会信仰儒家文化,做事讲究中庸之道,以防御为主,文学作品也都是些忧郁形象。而西方文化却崇拜强者,举个例子,两个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为了她而决斗,西方的女孩会选择那个胜者,而中国女孩可能会选择那个被打败了的人,因为她怜悯、同情弱者。现代竞争遵从的是强者规则,这点中国文化很吃亏。而站在医学的角度讲,既然有这么多人的基因具易感性,一旦社会变革,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不公平以及各种外来因素夹杂在一起,发生心理疾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儒家文化强调忍耐 心病转成身病求医

  田炳信:真那样医院岂不都爆满了?

  潘集阳:也不是,这有几个原因值得探讨:第一,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要忍耐,有很多问题也要强忍着,这才是道德高尚;第二,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足够发达,特别是像内地一些地方还很穷,当温饱还成问题时,治病这事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尤其是精神疾病。

  田炳信:人们有时都不把精神病当做病,只会说那个人有点怪怪的。

  潘集阳:对,我们的文化里有一种独特的东西,这就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一位精神病教授在湖南医学院做了6个月的访问学者,院里两位水平很高的主治医生看完病人后,再让他看一下。他当时把这两个主治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人按美国的标准重新再诊断一次,发现83.6%的病人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他分析认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包括中国的台湾、香港都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儒家文化强调忍耐的美德,同时不承认情绪上的问题,于是那些心理上的问题就通过另一种这个文化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躯体化症状,比如头痛、腰痛、胃痛、拉肚子等等。比方说你是老总,你的员工说“老总我请假去看一下胃病”,你肯定批假,如果他说“我要去看心理疾病”,你批不批?你又会怎么看他?所以,这个病在人们的内心里就自动作了一个转化,事实上内科、中医科有1/3的求诊者是查不出任何躯体病的,就是心理障碍。

  田炳信:有这么一种说法,人的肚子是人的第二大脑,很多人焦虑、紧张、抑郁、压力过大的时候,首先便反应在肚子上,如肠痉挛、胃痉挛。比如你今天挨了批评,高考没考好,很快躯体上就有了反应,很多学生都是这样。但对于这种压力情绪转化到某一部位的显现,我们却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潘集阳:是这样。像我刚才谈到的失眠问题,每到岁末年底,类似的病人就会多起来,他们常常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情绪不佳,缺乏愉快感,对任何事情都兴致索然,丧失了对生活、工作的热情和乐趣,或是无任何原因的精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还有些人慢慢出现了头疼、胸闷、疲倦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脾气变得急躁易怒,严重的甚至不时有自杀的念头。

  田炳信:你从人种、基因的角度谈精神问题的切入点是对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庸,在养生上讲的也是中庸,有一首《养生三字经》说道:“莫强食,莫强酒;莫强攀,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动;莫多言,莫大笑;莫贪欲,莫怀恨;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

  潘集阳:我也听到这样一首歌谣,很符合中国文化平和、中庸的特点,歌词大意如下: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领取几许退休钱,多也不嫌少也不嫌;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旧衣新衫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喜适老友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夫妻厮守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内孙外孙同待看,儿也喜欢女也喜欢;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广东人热衷看中医 其实多是心理障碍

  田炳信:环境变化后,精神病、心理障碍这种病有增加的趋势,我给它起个名字叫“隐形病”,因为它不像肝病、胃病等是显性的,您觉得这种病有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

  潘集阳:随着这类病人越来越多,政府也开始重视了,但重视程度还不够。像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教育部就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设心理健康中心,配备相应的医生,新生入校时要做心理测试,做心理档案。但相反,卫生部门就没什么动作,那么多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散落在民间,他们都以躯体症状去求医,但医生检查后说“你没有病”,一句话就推开了,其实他们的确有病,只是找不到正确的地方去看,我们的卫生部门对此就没有相应的对策。所以,我们这个领域里的医生经常呼吁医疗机构要建立心理咨询科,起码三甲医院要设这个科,但现在像京沪穗这些大城市里也只有少量的附属医院能设这个科。美国、日本都通过国会定出了《精神卫生法》,我们的人大也应该立法。

  田炳信:我问一个数字,我们国家现在有多少心理医生?

  潘集阳:“心理医生”其实是我们老一辈专家起的名字,实际上就是精神科医生,只是怕别人听着恐惧,所以才改称“心理医生”。在中国,涉及这个专业的只有1.5万人,其中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士只有5000多人,很多都是兼职或学历不全、水平一般的。

  田炳信:发达国家有多少?

  潘集阳:美国有3万-4万名精神科医生,而全美总人口才2.7亿。

  田炳信:精神科医生在医生队伍里的收入、受尊重程度处于哪一个层次?

  潘集阳:这个问题很复杂,总的来说,精神科医生的名声不是很好,因为它最初是专治精神分裂症的。在美国,医学院学生也不太愿意搞这行,收入在美国是中等,比外科医生差,但比儿科医生强。我国的情况总体上比美国更差,但在大医院里由于避开了重型精神病人这一块,只从事睡眠、抑郁症及焦虑、成瘾的研究,相对也就轻松多了。

  田炳信:一年下来看病的人有多少?

  潘集阳:一个科有上千人吧,病人的实际数目在连年增加,中国的总人口也多嘛。

  田炳信:实际上的病人比这个数目多多了。

  潘集阳:对,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普通科的医生没有这个概念。我在外科会诊过一个男孩,他有进食障碍,他父亲把他送到外科去,怎么查也没问题,就给他插管进食。过了几天病情仍没改善,那位外科医生就感觉这个病人恐怕有心理问题,于是请我去会诊。其实那小孩是典型的抑郁症,在未出现进食障碍前就曾两次开煤气自杀,家里人都不知道。后来经过抗抑郁治疗,小孩就好了。这些临床上做胃镜、做心电图都是查不出来的。

  田炳信:它是个无形的东西。

  潘集阳:对,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大力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别说是老百姓,就是临床医务人员都不一定知道。广东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看中医,中医门诊量很高,因为大家估摸着自己也没什么器质性的问题,就想去找中医调理调理。广州某大中医院的门诊量高峰期可以达到1万人次/日,一位医生私下跟我说,有2/5的人其实是心理障碍。

  田炳信:心理障碍要不要吃药?

  潘集阳:要吃。药物可以调整神经界质的平衡,使你的情绪恢复过来,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的也不能完全恢复,同时还有副作用,所以就需要心理治疗,所以现在强调要在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治疗。

  田炳信: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一个知心朋友必须具备两个功能,一是精神的餐厅,二是精神的洗手间。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两种功能?

  潘集阳:可以这么说。第一,应该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个性、智商、与人沟通的能力都要具备。第二,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但现在中国这两方面的人才都很缺乏。

  田炳信: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潘集阳: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体验不到乐趣。你过去的一个月当中,有没有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缺乏愉快快感?如果有,高度怀疑有抑郁症,准确率达到92%。

  中国文化的底蕴讲的是中庸、平和。社会讲平等,家庭讲平和,身体讲平衡。一平贯天地。

  清才子宋湘写了一副《沧海感怀》的对联,悟出了养生的安闲和快乐。联曰:世事茫茫,光阴冉冉,留不住朱颜玉貌,带不去白璧黄金。富者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今何在?劝君放下忧思,来几盘将帅车马,遇快乐时须快乐;青山迭迭,绿水融融,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海。智如周瑜,勇如项羽,乌江赤壁总成空。请子且坐片刻,听几句说今谈古,得安闲时且安闲。

  消极中透露出一种大定气,悟透中把流出一种真天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破云喷薄的阳光洒满山坡的山是山,没有星星闪烁,漆黑一片的山也是山。
深谈·潘集阳:粤人热衷看中医多是心病作怪(组图)
邝飚/绘

  小启

  欢迎读者为本栏提供有历史价值、新闻价值的人物采访线索,并就每期内容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来函请寄:广州市天河路533号新快报《深谈》栏目编辑收

  编辑邮箱:xkbdiy@tom.com作者邮箱:bxtian@126.com编辑电话:(020)87509692-2319作者电话:(020)83591800

  (Robby/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